栏目列表
您现在的位置是:首页>>新闻资讯>>《田园报》>>文章内容
芳晖岁月里的耕作奇迹(程蕴箴老师口述熊彦整理)
发布时间:2015-03-10   点击:   来源:   录入者:戴年陶

                   “芳晖”岁月里的耕作奇迹
                                程蕴珍老师口述   熊彦整理
 
                         真像一所农业学校
  1956年,一位地理教师从外地调来。到校不久,他发现我校一个奇特现象,一到课后,只见学生三五成群,兴意盎然,扛水浇菜,锄地松土,捉虫除草,套种嫁接,一片繁忙景象;而十多亩的园地郁郁葱葱,果实累累。他叹道:“真像一所农业学校。”其实,女中既不是一所农业学校,也不是一所农村学校,之所以出现这般景象,只因“米邱林”生物研究小组——“星星园艺场”的前身——在学生中间起了作用。
  “米邱林”小组取名自前苏联生物学家“米邱林”。1953年暑假学校南迁,校园扩大,划出十亩土地供园艺试验之用。这年秋,在学生中间建立起“米邱林”生物研究小组。在生物老师张仲和的带动下,全校生物研究工作积极开展起来了。1954年春,又建立起来实验鸡场。一开始组员7人,五年后,增到300多人。1956年小组扩建为青年米邱林生物研究协会。1958年在党支部直接领导下,学校成立了“星星园艺场”。1960年试验场一度与茶山农场合作,使学校教学科研工作走出校门,投向社会。
  从“米邱林”小组到“星星园艺场”的十四年岁月中,学校上下掀起了一场生物研究实验的热潮,几乎全校老师和学生都投入到这场热潮中去。学校从四面八方引育良种,闻风即追,见线就拉,主动找门路,广泛建立联系。除台湾外,整个中国各省、区、直辖市都与我们交换过种子,有的甚至直接从国外引进。经栽培观察后认为可以在本地区推广的定型品种就有约三百多种。
  例如,单甘蓝一项从国外引进八个品种;南瓜种过二十四个品种,个大的如印度南瓜个重四十斤以上;既大又嫩的多福蚕豆,每粒有普通蚕豆四倍大;七尺以上的长蛇丝瓜亩产达4500斤;果园栽培了一百多个品种的葡萄,几乎囊括了所有的国内外生食用的葡萄名种。生物研究组织早在1954至1955年就成功地栽培了无籽蕃茄,在本市属于创举。试验与月光花嫁接的山芋取得大丰收,一根藤上结下山芋三十斤,最大的一个重十斤六两。先前常州种不出秋莴苣,张仲和老师认为主要问题在于高气温下种子不易发芽,经过艰苦的研究和实验,我校种出了常州市第一畦秋莴苣。
  当时,校内空地、足球场的两头、投掷场地统统种上了蔬菜。在扩大种植基地的同时,大家还努力提高单位面积产量。在一块五分六厘土地上,师生应用密植套种等方法,短短一百天内,收获蔬菜达四千七百六十斤。1959年全年供应食堂的蔬菜达三十多个品种,五万七千多斤。各班学生纷纷试种高产作物。11月间初三(1)班学生收到个重十九斤半的浙大长白萝卜,比热水瓶还高,当时送去市政府报喜,见者叹为奇观。
  后来,学校还与茶山分社合办拥地875亩的农场。秋收后,茶山分社划地七十多亩作为我校的校外农场。那年大旱,冬菜奇缺,我校却从农场收到包菜两万多斤。在那个生活条件异常艰苦的年代里,这给当时女中的老师同学们不仅带来了物质上的收获,还给了她们一段温暖的记忆。
                     红在农村的城市姑娘
  九十年过后,我们再回过头来看,女中人在如此艰难的条件下用汗水创办起来的“星星园艺场”,不由得感叹:这真是一个耕作奇迹!
  其实,他们播种的又何止是粮食呢?参加研究小组的这些女孩子们在日积月累的劳动中,思想感情也悄悄地发生了变化。
  那些经过锻炼的女中学生外出支农,得到的评语是:“这些女学生,长得秀气,没有骄气,充满朝气,干活肯出力气,真像一支能打硬仗的娘子军。”1960年,一对女中学生抬粪上农场,过缺口时粪担翻了,学生用双手把粪渣捡进粪桶。1957年毕业生高玉芳在女中四年,就参加米邱林研究活动四年,毕业后,支援淮阴地区当农业中学教师,她与学生上山开采石头,下山砌墙筑屋,以苦为乐。1960年9月18日的《新华日报》有一篇题为《红在农村的城市姑娘》的文章就专门报道了她的事迹。
  还有大批城市学生对农业生产发生了兴趣。比如1956年高中毕业生吴爱秀就考上了南京农学院,杭京南考上了苏北农学院畜牧兽医系。这一届另外七个毕业生陆曙洁、郭爱华、袁明瑛、蒋莱娣等考入了新疆八一农学院。
  毕业生们分赴各地,仍然心系母校,每次得到良种,就寄来母校。1957年毕业生马玲媛大学毕业后派到安徽马鞍山,1962年,她得到一头江猪,这是江苏少见的水生哺乳类动物,她就装箱寄来学校。
  1960年夏,中央教育部中等教育司司长与省教育厅长古楳先后来校视察指导。研究组的成员更加信心百倍地发展自己的事业,他们接受了越来越多的课题,钻研得越来越深广。 
                          不灭的“种子”
  1966年文化大革命爆发,米邱林生物研究组织遭受浩劫,一连几年园地荒芜,生物组长期积聚起来的三四百个优良品种的种子,统统成了废物。可是,这种科学探究精神的“种子”却在女中师生的心中潜藏着,等待有一天能够生根、发芽……
  今天,近一个世纪过去了,昔日女中“勤、朴”的芳晖精神发展成今天田中“志诚勤恒”的田中校训,那颗埋藏在人们心中的种子终于找到了适合它生长的土壤,再次绽放出绚丽的花朵:2001年,田中学子参加全国第六届中学生生物与环境科学实践活动,一举囊括四项大奖;学校与南京农业大学合作实施学生劳动教育项目,成功完成了大花蕙兰、香水百合、蝴蝶兰等植物的“克隆实验”……   
 

附件:
    关闭窗口
    打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