栏目列表
您现在的位置是:首页>>新闻资讯>>《田园报》>>文章内容
那些命中注定的相遇——《田中故事》选登
发布时间:2015-09-06   点击:   来源:   录入者:柏晓峰

时间过去了五年。

记忆开始慢慢朦胧:第一次走进田中那天,是什么样的场景,遇见了谁,怀揣着什么样的心情;记忆也有些模糊:曾经的班级落在哪个角落,教室的课桌是什么颜色。所有关于高中生活的印象,就像泛黄的胶片,一幕幕定格在脑海中,唯独那些情谊万千的田中人,色彩光鲜地驻存于我的心中。

同济桥安然地退出了历史的舞台,桥下的田中却依旧是离开时的那个模样。和田中的光荣传统“低进高出”不同,我是属于“高进”的那一类。但因为一条桃园路联系着家与学校,于是那个青涩的夏天,我不假思索地选择了田中,期待着那些动人的相遇。

高中三年,是我意识觉醒的时期。许多反叛开始出现在我的日常中,我开始学会抵抗和质疑,超出书本范围的思考奠定了我今后走向媒体、成为评论员的契机。那时候,一个重要的人出现在我的生命中——王静老师。

放眼学生时代,在我身上下功夫的老师,为数不多。王老师作为我两年的班主任,给我的,给所有她的学生的,除了知识上的浇灌,更多是一种宽容,一种鼓励,一种发自内心的呵护。她的勤奋、她的真挚,连同所有田中教师的敬业奉献精神,成为我生命中最重要一课。

就像一匹四蹄无措的小马驹,我肆无忌惮地在自己的世界里成长,那些年少的思绪眼看就要冲破围栏,王老师和其他老师们,不仅没有给我系上束缚的缰绳,而是给了我充分的信任,任由我发挥,甚至是顽皮地耍赖。他们只是在适当的时候,把我指引上正确的前路,然后告诉我应该怎么奔跑、如何飞翔,尽管我时常跌落,但日后飞速成长的我,证明了他们为师者的不凡。

我还记得我的数学蒋涛老师,在我进入高考考场的最后一刻,在我身后高呼“加油”,我没有回头,只是高举右手,握紧了双拳——他信任着我,就如同我信任着他日日夜夜的教授。监督我背诵的任课老师们,我的任性、我的自大在你们看来,也许不是让你们最头疼的,但你们的给予我的宽容和鼓励,铸就了我今天的成熟与坚定。这一切,都发生在了田中的那三年里,波澜不惊,却又是美得动人。

这是一段美妙的奇遇。虽说,从文青到愤青,再在从愤青走向真正的理性,这个过程是在大学中完成,但田中那自强不息的口号常常在耳边响起,温柔的人们好像从未老去。然而,这只是故事的一部分。

2015年1月,我从死神的魔爪中挣脱,醒来后看到两封信,一是新华社记者的,二就是王静老师的。熟悉的笔迹,写在田中的信封上,一长串动人的话语,那是第二次相遇。我能感受到,田中老师们再一次助我跨越难关,他们从未走远,他们就在我的身边。

后来我才知道,田中第一次对已经毕业的学生动用了爱心基金,为我进行了捐款。这一次,我终于能够享受到“低进高出”的待遇,在无数田中人的眷顾下,我终于能够恢复健康,重新回到我所热爱的新闻事业中。

一路过来,我要感谢很多人,田中和田中人也是其中之一。我相信这些奇妙的相遇,都不是偶然为之,冥冥中定会有其存在的意义。因为那些温暖的人,我对田中才深深眷恋着,并以之为傲。总有一天,我也会力争成为母校的骄傲,并带着属于自己的骄傲,荣归故里。

在田中90校庆之日,谨以此文送上我对母校,那最诚挚的感恩和祝福。(2012届毕业生: 沈文迪)

附件:
    关闭窗口
    打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