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是:首页>>辅助栏目>>栏目备份>>田园党建>>党性教育>>文章内容
解放思想 改革创新 全力推动常州教育科学协调可持续发展
发布时间:2008-10-17   点击:   来源:   录入者:

 

——在2008年暑期校科级干部研修班上的讲话

常州市教育局   韩  涛

(2008年7月22日)

同志们:

改革开放尤其是进入新世纪以来,常州教育勇立改革潮头,精心谋划发展,全力实施“科教兴市”战略,教育规模及整体实力得到长足发展,教育质量、教育效益显著提高,逐步构建了现代国民教育体系和终身教育体系,形成了各级各类教育基础更加雄厚、特色更加突出、优势更加明显的良好发展态势。但与常州经济社会的快速发展相比,与人民群众日益增长的教育需要相比,常州教育亟待进一步优化品质、提升效益、强化服务。当前,是我市整体推进教育现代化建设、打造全国一流的教育强市、率先基本实现现代化的关键时期,摆在我们前面的迫切问题就是要进一步解放思想、改革创新,深入、科学地分析经验教训和现实形势,寻求破解事业发展难题的新对策,开拓促进事业发展的新路径,从而实现常州教育的新突破、新跨越。下面,我讲三点思考意见:

一、全面回顾,科学总结,常州教育业绩辉煌

(一)教育现代化建设全面推进

1.教育布局结构日趋合理。改革开放以来,我市紧紧把握行政区划调整、城市功能重塑和产业结构升级等契机,充分调动各级政府办学的积极性,在全省率先实施布局结构调整,按照每1-3万人1所小学、每3-5万人1所初中、每10万人左右1所高中的要求,通过撤、建、并、扩等形式,不断优化教育资源配置,大专院校1978年空白、2002年13所、2008年12所,中等职业学校1978年14所、2002年48所、2008年36所(含普通中等专业学校、职业高中、成人中专、教师进修学校、技工学校),普通中小学1978年2461所、2002年627所、2008年403所,幼儿园1978年130所、2002年235所、2008年177所,特殊学校1978年2所、2002年4所、2008年5所,各级各类学校规模、条件、水平、质量、特色、效益都有很大提升,教育布局结构基本符合经济社会发展的需要,基本符合常州地区人民群众对教育的需求。

2.重点项目建设强力推进。据不完全统计,“十五”以来,全市教育系统超亿元基建项目建设规模达107.9万㎡,投资总额达24.1亿元。金坛市投资1.2亿元,建成金沙高级中学。溧阳市投资3.2亿元,建成省溧中新校区、溧阳市外国语学校。武进区投资8.4亿元建设淹城初中、武进职教中心、武进电大和新湖小学。戚墅堰区投资1亿元完成戚墅堰实验中学迁建。局属学校在重点项目上共投资9.3亿元,目前,北郊中学新北校区、省常中整体改造工程全面完成,旅游商贸高职校迁建,旅游商贸高职校二期工程基本完成,刘国钧高职校迁建全面启动。近五年来,局属学校新增教育用地1千多亩,相当于直属学校原有占地面积。重点项目建设对于教育布局结构调整、对于增强办学实力和发展后劲发挥了巨大作用。

3.区域教育现代化建设取得重大突破。1993年,江苏省教委出台《关于在苏南地区组织实施教育现代化工程试点的意见》,率先在全国提出教育现代化建设。1994年,我市召开全市教育工作会议,明确将启动教育现代化建设作为中心议题,在全省较早提出并高举教育现代化大旗。到2002年,我市100%的乡镇和99%的直属中小学实现教育基本现代化,66个乡镇获教育现代化省级先进乡镇称号。2005年市委、市政府颁发《关于深入实施科教兴市战略,率先基本实现教育现代化的决定》,明确提出到2010年建设全国一流的教育强市,率先基本实现教育现代化。2007年11月,市委、市政府召开全市教育现代化建设推进大会,以目标责任书形式向辖市(区)下达我市“十一五”期间教育现代化建设两个阶段主要目标:第一阶段,各辖市(区)确保三年、力争两年内实现区域教育基本现代化,全面达到《江苏省县(市、区)教育现代化建设主要指标》的各项要求;第二阶段,各辖市(区)在实现区域教育基本现代化的基础上,确保2010年前全面实现常州市“十一五”教育现代化目标。2007年底,金坛、溧阳、武进接受省区域教育现代化评估,并基本通过验收。2008年,新北、天宁、钟楼、戚区准备接受省区域教育现代化评估。在教育现代化建设过程中,我市始终坚持统筹实施、区域联动、整体推进,极大地调动了乡镇投入教育的积极性,极大地提高了全市教育发展整体水平。

4.教育装备条件极大改善。教育装备是制约教育发展的物质基础,长期以来,我市坚持推进教育装备为学校主动发展服务、为课程改革深入发展服务、为师生自身发展服务,着力促进全市中小学现代教育装备水平的整体提高,并努力提高现代教育装备的使用效益。到2007年,全市中小学计算机由2000的1.36万台增加到6.01万台,生机比由2000年的35:1提升到10:1,100%中小学实现“校校通”,其中224所中小学建成市一级校园网,占比64.7%,省中学一级图书馆由2000年的4所增加到47所,占比13%,市示范图书馆由2000年的56所增加到268所,占比77%,省标准化实验室由2000年的26个增加到70个,占比20%,市实验室管理先进单位由2000年的78所增加到142个,占比41%。教育装备条件的极大改善,为我市推动新课程改革提供了坚实保障,为实现全市教育的均衡发展做出了积极的贡献。

(二)教育均衡水平稳步提升

1.教育投入稳定持续增长。“十五”以来,我市教育经费投入呈稳步增长趋势。全市教育经费总收入2002年21.09亿元、2003年26.16亿元、2004年28.44亿元、2005年31.88亿元、2006年34.52亿元、2007年41.60亿元,2007年比2002年增长97.25%。全市预算内教育财政拨款(含城市附加)2002年10.61亿元、2003年12.29亿元、2004年15.06亿元、2005年16.87亿元、2006年19.96亿元、2007年25.64亿元,2007年比2002年增长141.67%,各辖市(区)预算内教育财政2007年均比2002年增长超过120%,其中戚墅堰区超过272%。教育经费保障对于改善条件、稳定队伍、提高质量、均衡发展发挥了至关重要的作用。

2.优质教育资源不断放大。随着经济社会的高速发展,人民群众对优质教育的需求日趋强烈。我市紧扣教育惠民指针,大力扩大优质教育资源,把人民享有良好的教育机会作为教育现代化的根本标准,努力为广大人民群众提供更高水平、更加优质的教育。到2007年,全市省优质幼儿园110所、占比62.15,省级实验小学由2000年的23所增加到102所、占比由2000年的3.96%上升到43.59%,省级示范初中由2000年的12所增加到73所,占比由2000年的9.09%上升到56.59,三星级以上高中由2000年的13所增加到32所,占比由30.95%上升到80%。全市共有国家级重点中等职业学校8所、省级重点中等职业学校7所、省级职教示范专业21个、省级课程改革实验点12个、省级实训基地10个、国家级社区教育实验区2个、省级社区教育实验区3个、省级农科教结合示范基地7个、省级乡镇社区教育中心7个、省级社区教育培训学院3个、各类社会力量办学机构近500家,100%乡镇建成成人教育中心。目前,我市普高职高学生比稳定为1:1,省级优质中小学比例56%以上、就读学生比例64%以上,省优质职业学校比例73%以上、就读学生比例88%以上,职校生一次性就业率和中级工达标率分别在96%和98%以上。

3.城乡教育差距进一步缩小。1992年启动实施金边工程,从政策倾斜、经费补助及物质保障等方面,全面加强对城郊薄弱学校的扶持。2005年9月启动实施春晖工程,共拍录省、市优质课760多节,武进区、天宁区、钟楼区建成精品课拍摄基地,100所辖市(区)学校被确定为项目学校,配送“春晖工程资源包”超过100 G。2006年启动实施农村中小学合格学校建设工程,辖市(区)共投入配套经费1亿多元,全市所有中小学达省装备三类标准,271 所学校达省装备二类标准,占比78%以上。2007年启动实施城乡学校结对工程,170所城区优质学校与农村学校结对并签订三年帮扶协议书,结对工作实施绩效纳入辖市(区)教育工作考核指标体系。目前,已基本实现“家门口的学校都精彩”的目标。

4.不同群体的教育权益得到有效保障。大力实施“蓝天计划”,让外来孩子接受和本地孩子同样优质的教育。从2003年起,通过不断加大公办学校吸纳力度、加大政策保障力度、加大经费投入力度、加大一体化管理力度、推进民办蓝天学校与公办学校“一对一”帮扶结对等举措,到2007年,全市10.4万名流动儿童少年100%由教育部门安排接受义务教育,其中78%以上在公办学校就读。大力实施特殊教育,让残疾智障儿童享有平等教育权利,2007年,全市共有特教机构6个(含一所自闭症儿童康复机构),普通学校附设特教班5个,残疾儿童入学率达99.8%(市区为100%),并全面实现免费教育。大力实施帮困助学,不让一个孩子因贫困而失学。2006年秋学期起,全面实施城乡义务教育阶段免费教育,年均投入1亿元专项经费;2007年起,全面实行中等职业教育助学金政策,每位职校生每年人均补助1500元;2008年起,全面启动教科书免费、循环使用以及高中阶段政府助学金工作,新增2600万元用于发放免费教科书。

(三)教育发展内涵进一步深化

1.主动发展勃发学校活力。2003年起,我市全面启动实施学校主动发展战略,到目前为止,我们全面完成第一批学校主动发展试点学校总结性评估和第二轮三年发展规划论证工作。学校主动发展战略已由试点探索阶段转为全面推进阶段,所有辖市(区)均启动学校发展规划的制订和实施工作。从学校层面来讲,主要取得了五方面成效:一是学校办学的积极性、主动性和创造性得到了较大发挥;二是学校干群的主动发展意识和能力有了较大提高;三是学校的教育质量和办学水平实现了新的提升;四是学校办学实力进一步增强,文化建设、内涵建设、队伍建设、课程建设等软实力不断增强;五是学校办学特色进一步彰显,一大批典型性、示范性及带动性较强的特色项目脱颖而出。从机关层面来看,职能和作风有了进一步转变,处室服务基层的意识和水平有了新的提高。

2.队伍建设打造人才高地。改革开放以来,我市将教师队伍建设视为促进教育发展的根本策略,在教师培训、考核、引进、资格认定等方面大力促进教师学历提升和专业成长,到2007年,普通高中学历达标率由1983年的50.63提升到96.44%,普通初中学历达标率由1983年的44.66%提升到98.28%、本科学历及以上由1983年的11.30%提升到71.87%,普通小学学历达标率由1983年的28.28%提升到99.79%,幼儿园学历达标率由1983年的43.83%提升到98.81%,且各项达标率均高于省均水平。同时,优秀教师队伍不断壮大,中小学“教坛新秀”、“教学能手”、“骨干教师”、“学科带头人”、“特级教师后备人才”五级阶梯人数达3403人,占比10.85%,高级教师3722人,占比9.63%,硕士研究生610人,占比1.58%,特级教师47人,教授级中学高级教师10人,名教师工作室26个。

3.教育质量领跑全省同行。到2007年,学前三年教育普及率由1983年的43%上升到99%,小学毕业生升学率由1983年的88%上升到103%,初中毕业生升学率由1983年的39%上升到99%,高等教育毛入学率达60%,高于全省23个百分点。2008年,在高考人数减少的情况下,本科上线人数由2007年的9590人增加到10593人,本科进线率由2007年的39.84%增长到44.39%。

4.办学思想凸现人本关怀。学校的差别不仅仅在办学条件上,重要的是源于学校并植根于学校的思想和理念。近年来,全市广大中小学在办学的探索和实践中逐渐明晰科学的办学思想和办学理念,为学校发展提供了强劲的内驱力。溧阳市南渡高级中学坚持“发展教师来发展学生,以师生发展来发展学校”,着力促进学校内涵发展、师生均衡发展,2008年学校成功晋升四星高中,教育质量实现新的突破高考本二以上上线率突破50%,一本人数比2007年增加30%。常州市田家炳中学坚持“自强不息,和谐发展”的办学理念和“文化立校、科研兴校、特色强校”的发展思路,学业水平测试连续四年一次合格率达100%,高考升学率连年攀升,达到91.4%,逐渐形成“低进高出”品牌。新北区新桥中学坚持“全面发展,做人第一”的办学理念,按照“严格管理,培养习惯;积极引导,增强动力;注重过程,关注细节;深化课改,讲究方法”的管理思路,在近几年高一入学成绩600分以上只有十几人的情况下,实现了高考本科达线人数的一次次飞跃:06年70多人、07年141人、08年178人,08年高考本科达线率近40%。武进区横林中学坚持“人文至善、和谐发展”的办学理念,利用三年时间完成初高中分设、初高中互换校址、高中扩建、创建成四星高中,教育教学质量不断攀升,2007年全校本科达线261人,2008年普通类本二以上达线400人。常州市北环中学坚持“让每个学生都拥有成功机会,让每个教师都拥有创新舞台,让每个家庭都拥有回报的快乐”的办学理念,大力加强以“和文化”和核心的学校文化建设,“正德启智、负责向善”的学校精神逐渐形成,班级文化建设、社团建设、综合实践活动课程等校园文化特色日益彰显。常州市勤业中学坚持“勤谨教学、乐业善思、和谐发展”的办学理念,与南师大合作尝试院校合作的办学模式,成立学校理事会、勤业社区教师发展学校、学科发展中心,在提高办学质量、加强队伍建设、实施课程改革等方面取得了显著成绩。溧阳市后六中学坚持“办好一方教育,服务一方百姓,成就一代孩子”的办学理念,实行“常规+细节+过程=奇迹”的管理模式,追求常规抓“好”、细节从“严”、过程求“实”,走出了一条低耗高效的成功之路,形成了引起全国教育界关注的“后六现象”。金坛市岸头实验学校:坚持“创超常的教育质量,办人民满意的教育”的办学思想,致力于“全面实施素质教育,为农村孩子提供优质教育服务”,坚持走“轻负高效”之路,力争“不让一个学生掉队,不让一个家庭遗憾”,教育教学质量大面积提高,普高录取率最高超过了82%,成为一所农村品牌学校。

5.特色办学催生发展内力。特色化是现代教育发展的一个重要趋势。不少学校在把握自身学科、资源等优势的基础注重特色发展,形成了很多明显优于同类学校的特色项目。如:江苏省常州高级中学学校重视优秀学生培养,鼓励学生参加学科竞赛,发挥学生的个性特长,实现全面发展基础上的个性发展,2005年-2007年分别摘取58、59、93枚全国学科奥赛(江苏赛区)金牌。今年,3名学生在第二届亚洲与太平洋地区信息学竞赛中获得一金二铜的优异成绩。常州市第一中学学校始终把开展青少年科技教育放在学校工作的重要位置,每年在科技教育上投入不少于30万元,建成电脑机器人、科技创新、探究等实验室,成立少年科学院,设立金牌教练奖,近三年来共有60多人获得省一等奖以上奖项,2007年取得FLL世界锦标赛联合对抗冠军。常州市第五中学将艺术教育作为学校发展的着力点和助推器,注重文化与专业的协调发展,科学安排高一至高三的文化、专业课时,在抓好专业班的基础上积极将艺术教育向学科和环境渗透,努力提升全校师生的艺术素养。2002年以来,共有653人被本科艺术院校录取,音乐班、美术班已成为全市乃至全省的艺术教育品牌。天宁区解放路小学立足提高学生动手能力、熏陶学生团队意识、培养学生钻研精神和创造性思维,大胆引进并大力推进集动手、动脑、想像、表演、艺术于一体的头脑奥林匹克竞赛(Odyssey of the Mind简称“OM”)。今年3月,在中国上海第21届头脑奥林匹克创新大赛暨第29届世界头脑奥林匹克中国赛区决赛荣获小学组第一名。今年6月,代表中国参加在马里兰大学举行的第29届世界头脑奥林匹克比赛,在800多支队伍中脱颖而出,获小学T型结构组冠军。

改革开放以来的成功实践,提高了领导教育科学发展的水平,更为今后发展积累了宝贵的经验。主要表现在以下五方面:

第一,各级党委政府高度重视,正确领导,是教育事业发展的前提。政府对教育的责任关键在保障、在政策、在投入,常州市委、市政府始终坚持把“科教兴市”作为常州实现现代化的重要战略,把人才资源作为第一资源,相继出台了一系列的政策措施,有力地保障了教育改革发展。我市各级党委和政府高度重视教育工作,认真贯彻落实教育优先发展战略,在加大教育投入、改善办学条件等方面积极实施政策倾斜,为各级各类教育发展创设了良好的条件。

第二,坚持科学发展、协调发展,是教育事业发展的关键。我市各级教育行政部门始终以邓小平理论、“三个代表”重要思想和“两个率先”为指导,以科学发展观统领教育工作全局,以率先基本实现教育现代化为目标,坚持正确理念、坚持面向全体、坚持均衡协调,大力实施教育现代化、均衡发展、内涵发展、主动发展四大战略,积极破解布局、规模、质量、内涵等发展难题,积极构建学习型社会和现代教育体系,有力促进了全市各类教育全面、协调、可持续发展。

第三,坚持解放思想,改革创新,是教育事业发展的动力。常州教育当前和今后面临很多新问题,这些新问题用旧思维无法解决。审视近年来各地、各校取得的成绩,背后的根本原因就在于立足现实厉行创新。全市各级教育行政部门和各级各类学校,科学认识和正确把握新形势下教育工作的特点和规律,坚持把农村教育改革、新课程改革、人事制度改革、办学体制改革作为教育改革的突出重点,坚决冲破一切妨碍发展的思想观念,坚决改变一切束缚发展的做法规定,坚决革除一切影响发展的体制弊端,用改革的办法解决发展难题,以创新的思想和理念推进教育跨越,创造性地开展各项工作,在全省首创学校主动发展、坚持城市教育设施配套费、探索区、局共建公办股份制学校等创新举措,切实增强和激发了教育发展的动力和活力。

第四,坚持统筹推进,均衡发展,是教育事业发展的保证。全市教育系统以“创一流教育,让在常的所有孩子都接受良好教育”作为制定政策、推进工作的基本出发点,充分兼顾到不同类型人民群众的教育需求,大力促进教育体制多样化、教育类型多样化、办学模式多样化、评价标准多样化,统筹各级各类教育发展,统筹城乡、区域教育发展,统筹公民办教育发展,有效保障了受教育者的机会平等和教育的公平性。

第五,坚持以人为本,为民服务,是教育事业发展的根本。全市教育系统坚持以学生为中心,面向全体学生,优化育人模式,全面实施素质教育;坚持以教师为本,建立健全优秀教师脱颖而出的良好机制,形成了尊重知识、尊重人才、尊重创造的良好氛围;坚持从最广大人民群众的根本利益出发,为人民办教育,办人民满意教育,把提高人民群众物质生活和精神文化需要作为教育发展的根本目的,提高了人民群众对教育的满意程度。

二、深刻反思,理性剖析,常州教育挑战严峻

(一)从教育外部来看面临的挑战

1.教育投入亟待进一步加大。一是重点项目建设资金缺口较大。据不完全统计,全市教育系统在建重大项目建筑面积达102万m2,投资总额达22.3亿元,资金缺口达8亿元。2007年以前,财政从未安排建设专项资金。2007开始,市财政对有关重点项目分两年投入2000万,但建设资金欠缺问题还没有根本性解决。二是教育债务化解压力较重。全市义务教育阶段负债1.97亿元,高中教育阶段负债12.43亿元,总计14.4亿元。其中,义务教育阶段债务将于今年化解到位。三是教师待遇收入相对较低。要看到我市教师待遇在不断提高,且提高幅度较大,但也要看到和发达地区相比、和公务员相比教师待遇还有待进一步提高。目前,市政府已明确,教师待遇从2008年开始将有明显增长,连续增长三年。四是幼儿教育、社会教育保障力度不够。幼儿阶段教育属非义务教育范畴,政府财政投入严重不足,基本靠民间资金运作,条件设施较为落后,幼儿教师严重缺编,待遇普遍偏低,且缺乏必要的培训、学习机会,同时社会对幼儿教育的性质、功能、目标、内容的认识还存在一定的偏差。社会教育属终身教育体系,财力投入、政策保障、舆论认识、工作队伍等方面都存在不少问题,从2007年起,我市才在社会教育上投入少量财政专用经费。五是教师编制严重不足。以市教育局直属学校为例,按规定共需配备4544个教师编制,但目前缺编543人,缺编比例达12%。

2. 管理体制亟待进一步理顺。当前,我市教育管理体制存在的问题主要是条块分割,管理不畅。一是在高等教育层面。高等教育分成省管、省市共管、市管三种体制,省市共管、市管高校有很多政策无法落实。主要表现在:江苏省、省教育厅或者是常州市,对省市共管(市属)高校的建设发展规划没有统一指导,学校的各个五年规划或者其他事业发展规划等基本处于自发状态;省市共管(市属)高校的办学经费目前主要由常州市按照省属高校的标准予以划拨,其余部分由学校利用学费、创收等途径解决,但多年来省市均一直没有专项的基本建设经费,省市共管(市属)高校办学经费与省属高校的收入相比尚有差距;目前省政府已经对化解省属高校贷款问题进行了部署,并且有些省属高校已经解决了一部分贷款问题,省市共管(市属)高校同样存在较大的贷款压力,但省、市均没有将化解学校贷款列入其考虑范围;省市共管(市属)高校在评奖、项目等各方面都容易被“忽略”或边缘化;省市共管(市属)高校中级职称评定由市有关部门介入管理,不利于高校发挥自主权;省市共管(市属)高校学校设备采购必须纳入政府采购,而省属高校不需纳入。二是在职业教育层面。职业教育类型不一、多头管理、政出多门的问题长期存在,极大地影响了职业教育的档次和社会认可度,同属职业教育却有职业高中、职教中心、技工学校、中专学校、高级技工学校、技师学院等多种名称或说法,教育类型和规格无法统一,人才培养要求也不一致,没有统一的概念,这是由教育、劳动、文化、建设等分部门管理造成的。条块分割造成办学重复、专业重叠、资源浪费、效益不高,统筹力度不够,同时区域范围内的布局调整、资源整合不能有效进行,资源整合的效益不高。三是在基础教育层面。《中华人民共和国义务教育法》规定“义务教育实行县级人民政府为主管理的体制”,但目前我市市、区两级义务教育管理体制尚未全部落实,经费投入得不到保障,教育费附加分层征收、分层使用不到位,一批初中、小学由于历史原因长期隶属市教育局直接管理,这既与国家法律法规有所违背,又削弱了县(区)政府应当履行的办学职责。

3.社会舆论亟待进一步引导。一是社会对教育的要求与教育发展的现状脱节。一方面,社会对教育的要求有其不合理性,没有考虑到教育发展的现实,另一方面,说明常州教育的发展水平还亟待提升。二是社会对教育的要求与教育现行体制、机制脱节。教育事业涉及千家万户,人民群众不愿意孩子输在起跑线上,希望孩子既能轻负担,又能取得好成绩,这与当前的教育评价机制存在一定的矛盾。三是新闻媒体对教育的了解、理解还不够全面。各类新闻媒体对教育问题很关心、很重视,但往往误解、曲解教育。个别媒体记者更是从猎奇的角度出发来看待教育问题,只看到问题和缺陷,看不到优点和成绩。

(二)从教育内部来看存在的问题

1.以人为本的教育发展观有待进一步强化。以人为本的观念虽然逐渐在认识层面得到强化,但在实践层面往往得不到有效落实。主要表现在:一是教育宗旨意识不强。部分地区、学校置国家法律法规于不顾、置人民群众利益于不顾、置教育形象环境于不顾,做出教育乱收费等与民争利的行为。二是办学目标界定不清。办学目标是以人为本观念的具体体现之一,部分学校的办学目标还没有体现以学生发展为本,或者存在讲一套、做一套,言行不一,表里不一的现象。三是法律法规意识单薄,令不行、禁不止的现象屡有发生。四是全局、大局观念不够,部分地区和学校在招生等一些问题上存在地方保护主义。

2.区域教育现代化建设有待进一步强势推进。一是教育布局调整有待进一步到位。当前,重点是要加快推进职业学校布局调整和普通高中在部分区域的布局调整。二是教育投入有待进一步提高。要想方设法提高各级政府对优先发展教育重要性的认识,要千方百计争取各级政府加大教育投入。三是优质教育资源有待进一步放大。

3.学校管理的科学性、规范性有待进一步增强。一是教育行政部门迫切需要进一步转变职能、作风,提高工作效能,更好地为基层服务、为师生发展服务、为广大人民群众服务。二是学校迫切需要处理好民主与集中、干部与群众、制度化和人性化管理的关系。三是学校在发展过程中还存在不少与课改要求貌合神离的做法,迫切需要构建一套适应、服务课改和素质教育要求的管理体系。

4.课程改革有待进一步深化。我市课程改革经过实践检验,已经取得了较为明显的成绩。但还存在一些不足:选科、指导、科目、模块设置、难度、进度等方面把握得还不到位;教学方式转变不到位,教师对学生自主、探究、合作学习指导得还不够;校本教研极不平衡;教师对学生的分层教学、分类指导不到位;一些重点、难点问题迫切需要集中全市教研力量攻坚突破。当前,各地、各校重点是要科学、系统、深入地梳理、总结和反思实施课程改革以来的经验教训和得失成败,分析深层原因并明确下一步的发展路向和整改措施。

5.教师专业发展水平有待进一步提高。主要表现为:教师的素质、能力、水平与课程改革和学生发展的要求相比还存在较大差距;教师的工作负担和心理压力日益加重,要在新形势下探索增强教师职业幸福感的途径和方式;教师培训的内容、方式、考核、评价等方面还需要增强科学性,市、区两级教育人事部门要很好地研究改进措施;教师评优、评先、晋升职称等激励机制还有待进一步完善。

三、解放思想,攻坚克难,常州教育前景广阔

当前,常州素质教育的全面实施正处于攻坚克难的关键时期,学校正处于从规范化阶段过渡向特色化阶段的转型期。常州教育要实现新跨越,关键是学校的发展能不能从内涵上提档升级,能不能在理念、目标、文化、管理体系等方面强化发展特色。在这个过程中,我们领导干部承担着艰巨的历史责任。我们只有增强信念,努力实现常州教育的新跨越,将常州教育带入一个崭新的时期,带入一个全盛的时代,我们才能对得起党和政府的托付、人民群众的期望和自己的良心。下面,我就全市教育系统如何解放思想、攻坚克难、促进发展提五点要求:

(一)以人为本,确立科学理念

以人为本的教育发展观包括三个方面的内涵:

1.以人民群众为本。为人民群众服务是教育的根本宗旨,教育要对老百姓负责、为老百姓造福、让老百姓称道。当前,关键是要解决两个问题:一是要提供优质服务,努力改善和增进人民的福祉,提升人民群众的幸福感。二是要体现公平正义。我们的广大教育工作者要努力深化对教育公平的理解和认识,努力提升思想境界,做到有教无类。

2.以学生终身发展为本。我们的教育要在科学发展观指导下,改变影响我国教育现实的国家主义、经济主义和工具主义的教育价值观,坚持以学生的发展为本、以学生的终身幸福为本的价值取向,坚持素质教育的全体性、全面性,围绕学生生命发展的需要开展教育,努力实现学生的素质养成和个性张扬,真正做到一切为了学生的发展,一切服务于学生的发展,为学生的终身发展奠定坚实基础。

3.以服务经济社会发展为本。教育不仅是经济增长的“加速器”、科学技术的“孵化器”,更是促进社会公平、和谐的“稳定器”和“平衡器”。教育发展要坚持服务经济社会发展的根本目标,当前要加快构建服务型教育体系,提高和增强教育服务经济社会的能力和水平,为经济社会发展提供坚实的人才、智力支撑和优质的学习服务,实现教育与经济社会发展的和谐联动,既为我市教育事业带来巨大的发展潜力,更为经济社会发展注入强有力的发展后劲。

(二)总结经验,坚持改革方向

1.继续强化学校德育不动摇。一是拓展内容。在开展传统的民族精神教育、革命传统教育等同时,拓展生命教育、科技教育和公民教育。二是注重实践,打破传统德育教育普遍存在假大空现象,鼓励学生积极参与,在实践中加深感悟,在体验中实现提高,逐步内化为自身素质。三是改进方式。德育工作与文化建设相结合、与学校特色发展相结合、与校本课程开发相结合、与心理健康教育相结合。四是创新激励。如何使学生在受教育、自主发展的过程中感受成功的喜悦,并不断激发出发展的信心是德育工作的一项重要内容,涌现出诸多创新元素,如“感动校园之星”。

2.继续深化课程改革不动摇。全体干部和教师的课改意识进一步增强,对课改的宏观背景、主要精神、主要内容、工作重点等方面有了更深入的认识;教育教学方式进一步转变,不论是义务教育还是普通高中课程改革,德育工作方式、课堂教学方式、学生学习方式等都发生了可喜的转变;校本课程开发力度进一步加强,具有鲜明学校特色的校本课程不断涌现;评价体系进一步完善,并在改革探索的过程中不断进行调整,对全面实施素质教育发挥了良好的作用。

3.继续推进主动发展不动摇。在总结经验的基础上,继续把学校主动发展作为促进我市教育快速发展,提升我市教育影响力的重要抓手,积极开展研究,总结和探索学校主动发展的经验和理论,完善学校主动发展的策略,进一步提高主动发展战略的实效。

4.继续坚持均衡发展不动摇。教育均衡既是教育发展目的,又是教育发展的手段;既是教育发展的任务,又是促进教育发展的战略举措。重点是要做好:发展农村教育,促进城乡教育均衡;实施金边工程,促进城区校际之间教育均衡;实施“蓝天计划”,促进本地儿童与流动儿童之间的教育均衡;实施教育扶贫,保障每个儿童不因贫困失学。

5.继续狠抓队伍建设不动摇。教育发展成败的关键在队伍,要把师资队伍建设作为推进教育现代化战略的重点,以师德建设为核心,建立和完善奖惩和考核相结合的师德激励机制,进一步提高我市教师职业道德水平;以专业发展为目标,大力改革和创新教师培训形式、内容和方法,加快教师专业成长;以骨干培训为重点,积极完善中小学教师专业成长五级阶梯建设和名教师工作室建设,充分发挥骨干教师的引领和辐射作用。

6.继续完善布局结构不动摇。要把教育布局结构调整作为壮大优质教育资源、促进教育均衡发展和教育现代化建设的重要抓手,根据教育发展的形势和规律,根据经济社会发展和培养创新型人才的实际需要,科学规划、大胆实施布局调整。

(三)审时度势,明确攻坚重点

1.着力优化结构。各级教育行政部门要进一步增强责任心和紧迫感,抓住事业发展的大好时机,以推进区域教育现代化为契机,切实加大教育布局调整尤其是高中教育布局调整力度,确保尽快调整到位。

2.着力提升内涵。重点是加强学校文化建设和队伍建设。先进的办学理念具有导向、提升、凝聚和激励功能,体现着学校的领导力,在学校文化建设上,中小学要深入提炼、设计经得起时代考验、既体现现代教育理念、又切合学校实际的办学理念,并将办学理念贯穿于学校工作的方方面面,努力形成学校的核心价值观。职业教育要以面向常州、面向长三角来服务经济社会发展为目标,努力寻求学校的高水平发展、专业的高水平发展和学生的高水平就业。在干部队伍建设上,要进一步优化挂职锻炼的内容和形式,为干部尤其是年轻干部提供更大的平台和更多的机遇。在教师队伍建设上,要研究教师专业发展举措,探索建立新的机制,努力增强教师的专业追求。

3.着力深化课改。当前,关键是要增强对课程改革的领导力。首先是要增强洞察力,即增强对课改的理解能力,对对地区、学校实施课改状况的认识能力,对成绩问题的分析归因能力,以及对对未来走向的把握能力。其次要增强决策力,要善于在纷繁复杂的种种现象中看到问题本质,掌握规律,把握主要矛盾,要敢于直面关键问题、重大问题,要敢于改革、敢于创新、敢于拍板,并要增强决策的科学性,不能遇到困难绕着走,遇到问题等着瞧。再次是要增强实施力,要能够调动广大教职员工的积极性、主动性,注重凝聚和发挥广大教职员工的集体智慧,激励他们自发投入教育教学改革。

4.着力提高质量。应试水平与素质教育二者并不对立,更不能割裂。我们反对的应试教育是指用不科学的、违背教育规律的方法,牺牲长远、全面去追求短时“质量”。用陈旧的、不科学的、违反规律的方法不仅对素质教育有害,而且也无法提升应试水平。秩序混乱、水平低下、粗放式野蛮管理的学校根本不可能取得高质量,只有讲究科学、遵循规律又规范管理、敢于创新的学校才能优化水平、提高质量。

5.着力打造品牌。我市教育发展水平虽然有了长足的进步,在全省乃至全国都处于前位,但却缺乏在全省乃至全国具有影响力的品牌。各地要深入梳理本地区教育发展现状,明确本地区发展优势,选择适合本地区实际情况的发展项目加以整体推进,并帮助学校确立适合学校实际的发展项目,并努力提供政策、条件等方面的帮助和支持,打造本地区的教育品牌和一批学校品牌。同时要进一步创新优秀教师发展机制,在遵循教师专业发展规律的基础上,搭建有力于优秀教师脱颖而出的多元化平台,尽快形成一批教师品牌。

6.着力彰显特色。学校要坚持走特色化发展之路,要理性审视学校传统、教育现实形势和学校发展需求,通过制定发展规划、创建强势项目等途径,将学校特色建设融汇进学校的办学理念、办学目标、文化愿景和管理等各个方面,加快形成学校独特的、优化的、相对稳定的、区别于其他学校的教育特征、风采和风格,进一步增强学校的核心竞争力。

(四)解放思想,创新发展思路

坚持实事求是思想路线,突破发展瓶颈,直面困难挑战,把握新形势,解决新问题,从而实现常州教育大发展、大提高、大跨越。要着力把握好五大原则:

1.理论与实践相统一原则。改革创新、攻坚克难要有理论指导,理论又必须与实践密切结合。与我市蓬勃发展的教育事业现状相比,与高位推进课程改革的要求相比,我市基层学校干部的理论功底还不够厚实,实践中往往因为缺乏理论的指导而产生偏差,或者存在理论与实践相脱节的现象,因此要加强理论学习,在理论学习中开阔视野、拓展思路、寻求发展的途径。

2.主观与客观相符合原则。在推进教育发展和学校发展的过程中,常常会出现规划、方案行不通或者中途而废的情况,其根本原因就是良好的主观愿望与客观实际相背离。教育工作涉及的面比较广,要坚持实事求是和一切从实际出发,善于听取各方面的意见和建议,善于判断分析各种有利和不利因素,善于吸取别人的经验教训,善于整合利用各种资源,来改进、提高、完善自己。

3.稳定与发展相一致原则。稳定是发展的前提和基础,发展必须有稳定的政治和社会环境。教育事业应该在稳定中发展、以发展促稳定,二者相辅相成,不可分割。各地、各校要善于统观全局,精心谋划,从整体上把握发展与稳定之间的内在关系,把加快发展的紧迫感同实事求是、循序渐进结合起来,充分考虑经济、社会各方面的有利条件和教育自身可能出现的困难,做到保持教育秩序稳定与促进教育发展相互协调、相互促进。

4.继承与创新相协调原则。继承是基础,创新是发展。现在提倡改革创新不是断然否定过去的一切,相反要很好地继承一切好的传统、经验,并且和现实需要相融合。但绝不能墨守成规、泥古不化,不能在前人的经验中迷失自己,要努力开拓创新,养成开放式思维和创造性思维,将继承与创新和谐地结合在学校的新发展上。

5.依法治教与人文关怀相结合原则。制度管理和人本管理是教育管理的两种基本形态,各有其优点和不足。管是刚性的,理是柔性的,刚柔相济才是治校之道,要将刚性的管与柔性的理有效结合,做到宽严相济、宽严有度。管多还是理多,刚多还是柔多,宽多还是严多,必须根据学校的实际情况和实际成效来进行选择。

(五)塑造形象,寻求广泛支持

1.从塑造形象来讲,一是要强化宗旨。要时刻牢记为人民服务的根本宗旨,牢记以人为本的跟班理念,经常检讨、反思自己的宗旨意识。二是要规范行为。要坚持服务基层、服务师生、服务老百姓的行动准则,不做政策法规禁止的事、不符合规律的事和老百姓不认可的事。三是要提高素质。通过理论学习、实践锻炼、总结反思切实增强自身综合素质和办事能力,明确自身工作要求,切实履行好自身工作职责。四是要优化服务。要学会换位思考,改进服务态度,多站在老百姓的感情和立场上想问题、办事情,体谅基层和群众的苦衷,做到满腔热情、做事诚信。五是要扩大宣传。充分认识新闻宣传的重要性,既要加强教育方针政策的宣传与引导,又要突出教育的发展与改革成就,树立教育发展与改革中的先进典型,更要如实反映教育发展过程中的实际矛盾、困难与教育工作中存在的不足。

2.从寻求支持来讲,一是要寻求政策支持。当前,优先发展教育、建设人力资源强国已经成为普遍认识,但很多不适应快速发展的教育形势的政策还在实践层面上制约着教育的又好又快发展。二是要寻求物质支持。教育投入不足是当前教育发展的最大瓶颈,一方面要争取政府增加预算内教育经费拨款,另一方面要通过各种渠道、利用各种方式增加社会对教育的投入。三是要寻求舆论支持。要努力使社会各界加深对教育的了解、理解和认可,努力营造有利教育发展的良好社会舆论,促动和激发社会各界和广大人民群众通过各种方式为教育发展提供更多的物质帮助和精神支持,形成教育发展蒸蒸日上的良好态势。

附件:
    关闭窗口
    打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