栏目列表
郑邦锁工作情况介绍
发布时间:2011-03-23   点击:   来源:   录入者:
郑邦锁,男,1966年1月生,1985年毕业于安徽师范大学数学系,中学高级教师。自参加工作以来,爱岗敬业,爱生爱校,服从工作需要,教学成绩突出,连续20年教授高三数学。
郑老师虽是“老教师”,但对教学常规不敢有丝毫懈怠,研究教材、研究大纲、研究“考试说明”,分析学生、分析学情、分析学习背景,选择题目、选择教法、选择课堂形象,设计作业、设计考试、设计课堂艺术,反思成功、反思失败、反思教学理念,总结经验、总结教训、总结教学规律,指导解题、指导应试、指导学习方法,培养学生的学习习惯和生活习惯、思维能力和思维方式、健康的心理和积极的人生态度。
       为减轻学生的学习负担,提高学生的学习效率,郑老师一方面在课堂设计上下足工夫,在课堂艺术上动足脑筋,努力实现“快乐的课堂、高效的课堂”的追求,努力用他的课堂培养起学生对数学的兴趣、学习数学的热情和主动性,因为我们都知道学生才是学习的主体,没有学生的主动参与,任何形式的教学都注定是低效的;多年来的不断摸索、尝试、积累,郑老师已经逐渐形成了以“轻松高效”为特色的教学风格,受到历届学生的追捧;另一方面郑老师对学生的要求也很严格,宽松和严格是管理中最难把握的一对矛盾,但“不审时则宽严皆误”,对教学而言,所谓“审时”即一切为了学生的成长、一切为了学生的发展、一切从“爱”出发,毕竟“不以规矩,无以成方圆”,郑老师从抓习惯、抓规范、抓细节做起,努力培养学生既有个性,又守规则;既基础扎实,又思维活跃;既有素养,又能应试;既立足当下,有着眼未来。
为使教学更具针对性、实效性,更具艺术性、感染力,更能适应素质教育的要求和新课程理念,郑老师一方面仔细钻研教学大纲、考试说明等指导性文件,并在此基础上,对近年来各地的高考试卷结合相关材料进行了深入细致地研究,广泛阅读教育教学理论书籍和专业教学杂志,积极参加各种培训、讲座、研讨,虚心向校内外的名师、普通教师甚至年轻教师学习,并和他们进行坦诚而深入的交流,因为郑老师坚信“三人行必有郑老师师”、“他山之石可以攻玉”,唯有博采众长方能别具一格;所有这一切努力都将自觉或不自觉地以各种方式融进他的课堂,以最精彩的形式呈现给学生。教学是师生的共同活动,了解每位学生的情况,是备好课、上好课的重要前提;虽然郑老师是一个“老高三”,对历届高三学生在学习数学的过程中普遍存在的问题、困难了然于胸,但郑老师更知道“年年岁岁花相似,岁岁年年人不同”,只有走近学生、走进学生,才可能了解学生、理解学生,才可能把显性的如听课状态、作业情况,学习的难点和存在的问题等浑然天成地转化为有的放矢的教学措施,收到事半功倍的效果。
作为高三数学备课组长,率领组织全组教师进行日常的集体备课和校本教研。在集体备课中讲究实效、不走过场,积极组织全组教师研究教材、研究学生、研究教法、研究教与学的过程中出现的各种问题;精心组织教师分工轮流说课,编制教案、学案,编拟作业、试卷;认真组织教师开课、听课、评课;定期组织教师反思、总结;主动向有关教科研部门申请课题,带领全组教师开展课题研究;努力使全组教师由经验型逐步向科研型过渡。随着年复一年的充实、修订,我校高三数学组编写的“高三数学总复习系列教案、学案,作业、试卷”、“高考数学必读100条(又名:高中数学要点重温)”、“高三数学回归课本(分“基础知识篇”和“基本技能篇”)”、“高三数学课外阅读”等三十余万字的教学辅助材料日臻完善;特别是其中的“高考数学必读100条(又名:高中数学要点重温)”在网上流传甚广,在市内有较大影响。
培养青年教师是郑老师的另一项重要任务。由于学校近几年正处于大发展时期,每年都有数量不等的“新手”上高三,他们虽然有了若干年的教学积累,但对于高三教学还很陌生;开始阶段要详细指导他们备课、上课,要为他们上示范课,帮他们解决高三教学中遇到的各种困难;有的年轻教师甚至持续一年跟班听课,但郑老师从未说过一个“不”字,始终热情、耐心;同时郑老师还一直坚持每周至少听一节同组教师的课,特别是年轻教师,和他们共同探讨课堂得失,共同解决疑难问题。在郑老师的影响下,高三数学备课组形成了刻苦学习,热衷科研、互相帮助、共同进步、老带新、新促老的良好氛围;青年教师在这个氛围中得了到较快成长;朱洪亮、徐亮、郭东华、沈佳、盛茜、吴健、朱鸿等都逐渐成为学校的教学骨干。
水无定深,天无定远,学无止境。郑老师在教学中,以提高学生素质为宗旨,认真探索教研教改的新路子,针对高三学生的学习和心理特点,总结出“优化复习方法,注重能力培养”的指导高考教学方案,建立了题组化教学复习模式,对高三复习教学进行了全面改革。在复习课教学中,为提高学生知识能力,针对学生个体的不同,采用了分层次教学法。首先学生分层,根据学生的知识和能力水平,将学生分成A、B、C三个层次;其次确定分层目标,确定与三个层次学生的实际水平相协调的教学目标;三是分层施教,采用并进式、分点式、独立式教学法。从试题的选配上分为基础知识、巩固理解、综合运用三步走,从而使较差的学生经过努力够得着,中等学生进步提高有目标,优秀学生稳扎稳打有提高,教师主导作用和学生主体作用得到了充分发挥,大幅度提高了教学质量;为学校高考成绩的逐年攀升、形成“低进高出”的教育品牌作出了应有的贡献。
教学工作之余,郑老师还积极申请、组织、参与课题研究,2005年9月至2008年5月参与中央教科所“田家炳基金会学校德育研究与发展计划”项目的研究课题“利用传统道德资源增强中学道德教育有效性的行动研究”课题,期间发表论文《宽容的困惑》、《感动的随想》、《中学数学的德育价值》;该课题获得田家炳基金会学校德育研究与发展计划“优秀德育课题”。08年9月起参与江苏省教育科学“十一五”规划课题、重点资助课题“高中新课程中提高探究性教学的适切性的行动研究”,并负责子课题“苏教版高中数学适合探究性教学的课程资源”的研究。同时,郑老师还积极总结自己的教学经验,反思教学得失,几年来,在全国、省、市报刊上发表论文余篇(其中在《学习报》开设高中数学知识梳理专栏“知识要点重温”,连续撰写26期专题文章),并承担“名师导学”的《立体几何》部分的电视讲学,受市教研室委托分别作“高二数学《导数及其应用》教材分析”、“高三数学复习的思考与做法”等专题讲座;领衔成立“田家炳中学高中数学助学工作室”等。40
    当然,郑老师的工作离不开学校领导的关心和支持,离不开配合和协助;同时也得到了他们的认可和肯定,先后获得 “安徽省优秀团干”、“第二届皖东优秀青年”、“常州市学科带头人”、“常州市优秀教育工作者”、市教育局“三等功”等荣誉称号,年度考核多次优秀并数次受到局嘉奖。
 
附录:近年来发表论文
1.《线性规划问题的若干变式》                《数学之友》2006、5
2.《高中数学应用题解题分类例说》            《课程与教学》2006、2
3.《反思——数学教学中不可缺少的一环》      《高中数学教与学》2006、6
4.《数学题中的“陷阱”》 (约3000字)      《黑龙江教育》2007、4
5.《数学解题中的“陷阱”》 (约10000字)    《高考》2007年5、6期合刊
6.《概率背景下的递推数列》                  《中学数学教学》2007、3
7.《例说函数不动点》                        《数理报》2007、7、24
8.《千万不要误入“陷阱”》                   《数学周报》2007、8、1
9.《辨别由Sn到an求解》                     《数学周报》2007、8、22
10.《平面向量与三角形重心》                 《数学周报》2007、9、19
11~36. 《知识要点重温》(约80000字)        《学习报》2007、7、1——12、30
37. 《三角问题中的“陷阱”》                 《学习报》2008、8、15
38. 《一类类别不显明的试题探析》            《数学之友》2008、21期
39.《三角函数“三兄妹”》                    《哲理》(中国高考)09、2
40. 《数学课堂的文化视角》                 “师陶杯”二等奖;省教育科学研究院,07年12月
41.《算法——中学数学的一个新的知识交汇点》 《福建中学数学》09、10
 
附件:
    关闭窗口
    打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