栏目列表
您现在的位置是:首页>>文化德育>>温馨班级>>文章内容
创建“温馨班级”计划书
发布时间:2015-03-20   点击:   来源:   录入者:管理员

高二(6)班顾亚萍

学校德育处自上学期提出创建“温馨班级”这个德育课题以来,班级活动就围绕这些方面开展。而本学期学校要求以“田家长之路为德育载体,为突破口,为活动主题,创建一个“温馨班级”。为此我思考如下:

一、就我班主任而言,充分理解温馨班级的内涵是什么?为此就我而言,我需要多研究。首先是从理论上认识其内涵。“温馨”即温暖,而“温馨班级”是指一个班级要有科学、民主、和谐且有利于学生发展的育人环境,这样的一个班级要让学生感觉在里面学习、活动是时身心是愉悦的,是自觉得,尤其是“慎独”的。每个学生都会受到老师的关注,得到尊重。学生与学生之间,学生与老师之间都会建立健康积极的情感交流。真正是一种“和谐”的氛围,温暖向上。其次理论上学习“温馨班级”有哪些创建要素呢?我觉得环境不仅能制约一个人的学习,工作的心情,更会对一个人品德的培养、习惯产生深远的影响。而教室是学生学习、活动的主要场所,因些教室环境的建设非常重要。这个环境建设包括两个方面一是硬环境建设,二是软环境建设。

二、硬环境主要是教室安全,卫生,美观,温暖,有特色。本学期教室的布置也不能一层不变,主要分为三个阶段进行布置,第一段与小高考相关的励志篇,第二段与田家炳之路相关的诚毅志仁篇。第三阶段是与迎高三相关的理想篇。让学生参与 ,让每一个角落能反应学生的思想。

三、软环境建设:主要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1、班级规章建立,共同参与,共同遵守。

2、班级集体活动的安排与组织,让更多的学生参与,共同活动,自然交往。

3、主题班会课的的规划与设计。主题班会活动以三个阶段不同目标为主题,开展活动。有学生进行设计。

4、创建竟争与合作并存的学习环境。不能让有的学生游离在学生群体的外围,成为班级边缘人物。

5、共同管理,班级管理不再集中部分同学生身上,每个人都要有一份班级责任心。轮流执行。

6、注重过程,在过程中体验与感悟,有的活动不是一下子能够起效的,要开展系列活动后,学生才能慢慢感悟。

7、创建和谐的师生关系,如果学生不愿意与班主任交流或是隐瞒什么,班主任的管理就会浮于形式化了。

四、“温馨班级”班主任的定位:

1、班主任只是学生成长路上的引路人,要能走进学生的心田,而不是用强权来压制学生。正如苏霍姆林斯基说:“任何一种教育现象,孩子在其中越少感觉到教育的意图,它的教育效果就越大。”

2、班主任管理要有策略化,这是班主任要思考的。班主任在管理中要有班级美的追求,无论是环境上的美,还是个人情操美,还是学生自身的审美能力的培养。

 

附件:
    关闭窗口
    打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