张婷婷
高二第二学期,小高考开头,准高三学期;物化班,男生是女生的2倍;住宿班,每周在校全天学习生活6天。教室是学生生活学习的主阵地,老师、同学是陪伴学生朝夕的战友,家长的关心是学生成长的能量,责任感是每个学生发展的动力。
作为班主任,新学期“温馨班级”的创建从教室环境布置、学生成长引领、携手各科老师与家长互动等几个方面来努力和实践。
首先,教室环境布置,18岁的高二学生,虽不再是童真的年龄,但他们依然在有爱的环境会熏陶出有爱的个体,因此教室后面预设“梦想墙”,定期粘贴学生的梦想(18岁寄语、大学梦、目标卡),教室空调穿上了清新的外套(空调罩),教室内绿植(风信子、吊兰、绿萝)还有装饰性花篮及定期学生活动照展。教室前后挂了2个时钟,在潜移默化中培养学生的时间意识。
其次,学生成长引领从“班会引导”与“温馨宿舍”两个方面来努力。本学期班会以“感恩-能量,责任-成长”为主题,每周由学生主持、参与完成,主要借助18岁的自己、小高考冲刺、我的大学梦、我眼中的社会等视角,采取学生演讲、讨论、分享等形式展开;温馨宿舍,建立宿舍条约,定期宿舍互评,宿舍评优,宿舍最感动人物推选等形式促进学生的服务意识与集体互助意识,班主任时刻关注学生宿舍休息、卫生情况,不定时宿舍查看等,注意学生情绪,找学生谈心,帮助学生解决生活困难等。
各科老师的良性互动,课堂是学生成长的平台,喜欢一个老师会带动学科发展,学生对老师的喜爱也促进教师的课堂引领,教学相长,因此定期了解学生课堂表现,时不时
与家长的沟通也有助于温馨班级的建设,住宿的学生在校情况定期向家长汇报,家长对学生的关爱等都促进学生的发展,因此,利用家长会让家长谈谈“他们眼中的孩子”,利用班会让学生谈谈“我们眼中的父母”,提议父母在18岁之际写一份信给孩子,鼓励学生写一份信给父母,在家长群中分享教育有关心得,时刻更新学生在校活动照片,让更多家长看到学生的成长,也让更多学生感受到父母的爱与支持。
“温馨班级”的创建是用爱做常规教育,相信高二(5)班学生、老师因为我们的爱能够度过一段愉快、充满爱与能量的拼搏时光,让18岁的他们慢慢学会担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