栏目列表
您现在的位置是:首页>>文化德育>>温馨班级>>文章内容
高一(9)班温馨班级创建方案
发布时间:2015-03-20   点击:   来源:   录入者:管理员

一.指导思想

温馨班集体是指一种民主、和谐、温暖特点的育人环境,它既包括了安全舒适的硬环境建设,又包括了平等和谐的软环境建设,在这样的环境中生活和学习,每一个学生和老师都会受到关注,得到尊重,都会产生一种积极的健康的情感。

 

二.硬环境建设

1.    安全

教室里的各种教学设施、设备对于高中生而言都是熟悉的,高中学生课业负担重,人际关系还是比较和睦的,校园来访都需要登记,安全保障方面问题不大。

 

2.    整洁

整洁、美观的环境,能振奋人的精神,教室的净化是一个班级精神风貌的外在表现。努力做到地面无杂物、污渍,墙面无黑印,桌椅无刻印,门窗无积尘,卫生无死角,各种打扫工具要摆放到位。培养学生爱护教室公物和主人翁精神,树立教室是我家,卫生靠大家的思想,养成人人讲卫生的良好习惯。

 

3.温暖

教室是学生学习生活的重要场所,教室四角是同学活动的天地,要从“生活”、“学习”和“心灵”等多个方面来设计自己的教室。根据学生的爱好和班级特色,发动、组织学生自己动手,设置了“图书角”、“展示角”等。

 

三.软环境建设

1)班风学风

班风是班集体中大多数人的思想觉悟、道德品质、意志情感状态的共同表现形式,它能无形地支配班内学生的行为。良好的班风对全班学生起着熏陶感染、潜移默化的作用,是一种巨大的教育力量,推动着班集体的形成、巩固和发展。只有良好的班风,才能营造一个良好的精神环境。班主任应和任课教师一起积极营造一种温暖和谐、健康向上、积极竞争、团结一心、力争上游的班级内在精神氛围。而这种内在精神的铸就靠的是平时一点一滴的渗透,细致到老师的每一句话。有的老师会告诉学生:“孩子们,我们关起门来就是一家人,老师永远都会和大家在一起。”一句话,给学生营造了一种家的感觉,拉近了老师和学生的距离。“学习不是你自己的事情,而是我们大家的事,只要你自己不放弃,老师和同学就不会放弃你!”这既是一种集体主义精神的培养,又能使每一个孩子都有一种使命感,从而发自内心的去学习。

 

2)课堂建设

温馨课堂是师生进行情感交流和形成良好教学氛围的基础,是和谐师生关系最直接的体现。要改变教师的教育行为,教师要从单一的知识传授者转变为引导者、辅导者、组织者。在课堂教学中,教师要努力做到:多一些鼓励、赞美和赏识,让学生获取更多的自信和成功的体验;多一点关注,要从关注“两头”变关注全体学生,让学生更多地体验到被人关注、被人爱护的温暖与幸福;多一点尊重、沟通和合作,让学生更多地体验到合作学习和自主学习的成功与快乐;多一点课堂文明礼仪,实现教与学的和谐。

 

3)人际关系

温馨的师生关系首先是建立民主、平等的师生关系。其次要畅通师生沟通的渠道,研究学生、了解学生是教育学生的前提和条件,要关心学生的学习和生活,关注学生群体的新动向。第三,老师要善于做学生的挚友和导师。

 

良好的师生关系表现在:相互尊重、相互信任、相互平等。尊重是构建温馨师生关系的基石;爱是构建温馨师生关系的核心;宽容是构建温馨师生关系的催化剂。老师,用微笑去面对学生,用真诚去对待学生,用爱心去温暖学生,用灵魂去净化学生,用幽默去感染学生,让班级成为其温馨的家。教师既是学生学习的指导者又是学生学习的知心朋友。在这样的关系中,他们敢想、敢说、敢做,有利于个性的展示和发展,也有利于创新意识的形成和能力的培养。反之,“教训”、“权威”与“训斥”,就压抑了学生的情绪,扼杀了学生的创新精神,甚至会使学生走向极端。

 

良好生生关系的形成是温馨教室建设的重要内涵。良好的生生关系表现在:民主、合作、交流、团结、互助、竞争等。良好的生生关系有利于学生之间取长补短,把个人的聪明才智凝合成一股集体的合力,共同探究,解决问题;有利于学生之间遇到困难互相帮助,在学习探究中充分调动积极因素,发挥个人的内在潜能和智慧,在竞争中不断进步和健康成长。良好生生关系的思想基础是班级共同的奋斗目标、严明的纪律和健康的舆论。其实践途径是班级的有意义的教育活动。

 

克服嫉妒,积极竞争。生活在班集体中,每个学生都想自己比别人强,得到别人的赞赏,于是就形成了竞争。面对竞争往往会有不同的态度。一种是积极参与竞争,一种是消极参与竞争。而消极竞争的主要表现就是嫉贤妒能。妒忌者为求得心理平衡,常常会在背后说同学的坏话,甚至当面挖苦,这就严重影响同学关系。这时,教师就要向学生讲清竞争的目的是为了共同提高,积极的竞争是当别人比自己强时,不是设法把强者搞跨,也不是无动于衷,而是在竞争的压力下去学习别人的长处,并奋起直追。要有勇气,有信心去超强者,与强者交朋友,这样才会不断进步。学生各有所长,要开展各种比试活动,如编小报,唱歌,摄影,做手工等让学生各显神通,获得成功的喜悦。这样,既能克服妒嫉,又使学生以积极的态度投入竞争。

 

作为班集体的一员,不光自己要在竞争中取胜,更有责任使自己的班级在竞争中取胜。学校开展班级之间的竞争有三项红旗竞赛、运动会、文明班级评比、黑板报比赛等。这些竞争,单靠一个人的努力是不够的。只有人人努力,并且彼此密切合作,才能取胜。就说黑板报比赛,光靠宣传委员还不行的,“三个臭皮匠,顶个诸葛亮”,靠集体的智慧,才能设计出别出心裁的黑板报。共同的目标,集体的荣誉,才能把学生拧成一股绳,从而创造出和谐的同学关系。

 

三.建设策略

 

1.班级文化建设策略:

班级文化有三个方面:一是以教室环境为主要内容的班级物质文化;二是以班级组织与班级规章制度为内容的班级制度文化;三是以班风、学风为主要内容的精神文化。班级物质文化建设是基础;制度文化建设是反映班级主体活动规则的“上层建筑”;精神文化则是核心和灵魂。这种精神文化是“温馨教室”建设中必须具备的人文精神。

 

2.过程管理强化策略:

温馨教室的建设是个过程。是不断强化班级民主建设、学生道德发展、师生情感沟通的过程。民主管理的关键是使班集体成员形成主人翁意识,具有责任感,形成积极性和创造性。应避免班主任包办代替,独断专行,事事都唱独角戏的局面。要创建一个积极向上、民主和谐、团结奋进的优秀班级并不是一件容易的事,教师注重每一个学生发展,注重发展的全体性、全面性、主动性、差异性和持续性。班主任要尊重学生的主体地位,尊重学生的个性,加强师生感情的交流,培养学生自我管理的能力。开展民主管理,让学生做班级管理的主角,使班级管理成为学生自己的事情。

 

3.快乐活动体验策略:

温馨的内心体验是由外在的快乐活动的形式和内容实现的。因此,从温馨教室建设的问题出发,组织符合学生发展特点的系列活动。要注重活动的系列化、过程性、主体性和体悟性。

 

4.全员参与共创策略:

温馨教室建设的过程应该是师生共创和谐关系的过程。离开了任何一方的积极性和创造性,温馨教室的建设只能流于形式。在这个过程中,我们强调师生共为主体,共同努力,共同建设温馨和谐的大家庭。

 

5.家校一体联动策略:

温馨教室建设需要得到家长的支持,其外延是温馨家庭、温馨亲子关系、和谐家校关系的建设。教育不仅仅是学校的责任,父母是孩子的第一老师。孩子进入青春期后,生理和心理都产生很大的变化,独立意识增强。有些父母不懂得教育艺术,仍然还是会把自己的意见强加给孩子,造成父母与孩子的关系紧张。因此班主任老师要深入了解学生的家庭状况,密切关注孩子的思想动态,能够保持与学生家长的经常性联系,做好父母与孩子的沟通工作,搞好温馨亲子关系,这样才能更好实现建设温馨教室的目标。

 

附件:
    关闭窗口
    打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