栏目列表
您现在的位置是:首页>>文化德育>>温馨班级>>文章内容
高一(6)班第二学期班级建设计划
发布时间:2015-03-20   点击:   来源:   录入者:管理员

常州市田家炳高级中学  朱丹丹

在学校和年级部领导的殷切关心和悉心指导下,高一(6)班同学在高一的前一半时间内实现了初中生往高中生的过渡,班集体也日渐形成了一定的集体凝聚力。一转眼,高一的下学期又拉开了帷幕,本学期我计划要再让学生确立新的目标,让他们在新鲜的管理中得到自律,在不断的规范中找准定位,在明确的方向中看到希望,让每个同学在过去的基础上能有更好的发展,整个班级力争在建设温馨班级的道路上越走越稳健。

一.进一步做好班级环境布置

在上学期的基础上改进了班级部分功能区的布置,如:卫生洁具的摆放、饮水机的位置等,目的就是更合理、更温馨,让每个身处其中的同学有像对家一样的熟悉感,而且每个同学都要有意识的去维护。此外,在班级文化氛围的建设上,字画的悬挂以及读书角的设计也要更加重视,本学期除了同学自带的书籍以外,计划增添一些学科需要的课外读物,作为同学课内学习的有效补充,也是班级学习氛围营造的一个有效环节。当然,作为班级宣传的主要窗口,黑板报和教室前后的宣传栏也要特别重视,就其内容来讲要加以指导,使其更好的为班级建设服务。

二.继续狠抓习惯养成

习惯的养成应该贯穿于学习的始终,对于高一年级尤其如此。纵观一个班级的学生,每个人身上都存在或多或少的,不利于他们成人成才的不良习惯,有的甚至已经根深蒂固,对于我们老师来讲,一定要以非同一般的耐心来对待这些问题,既不能漠视问题的存在,也不可因为一时问题的棘手而大发雷霆或滋生放弃心理。

日常行为的关注重点依然是迟到、校服、胸卡、整理物品、值日等方面。学习成绩的取得,并不完全决定于聪明智慧,很大一部分因素都在非智力方面。学习搞不好的学生,基础差只是表面现象,深层次的问题是没有进取心、没有好习惯。但习惯的培养有不能完全从学习上去做,因为在学习找不到成就感的学生已经麻木了,已经对这方面的教育充耳不闻了。从日常生活中培养学生良好习惯,再引导其将能力迁移到学习上,不失为一种有效措施。

学生问题较多而老师时间也有限,这就决定了这一系列的养成教育必须分步进行,每次一个重点,解决一个再进行下一个。为此,我决定最短每周解决一个问题,解决完一个,找一个负责人,继续执行着。保证劳动果实继续保有的基础上,稳步前进。积少成多,逐渐把问题解决,逐步让学生成为完善的人。

在教育方式上,班主任有效引导的基础上,要充分挖掘学生的潜力。教育,不是每一个学生都能接受的,所以在了解学生的基础上,做及时的沟通和引导就变得很重要了。本学期,要保持和学生建立比较和谐的师生关系,不要仅以施压的方式进行教育,多沟通,促发展。

三.重视班级良好风气的形成

高一的第二学期,同学们已经对学校、老师、课程相当熟悉,又没有迫切面临的考试压力,因此容易滋生问题,这需要我们平时留心观察、善于引导。另外,给学生一些阶段性的活动或学习主题也是必要的,比如结合学科学习的竞赛、读书活动或作业展览等,利用教师内的宣传阵地,在班级内做好宣传,树立榜样,帮助学生形成正面的形象。

注重激励的力量,利用日常教学的点滴时间、每日点评总结时间或每周班会活动时间,对班级出现的好的现象加以肯定和褒奖,不足之处加以指出和勉励,在班级内部传递正能量。

四.积极开展德育活动促进学生成长

结合德育处本学期工作意见,组织开展体验式德育主题活动,比如为弘扬田家炳精神而举行的“情满校园”爱心拍卖义卖活动,围绕“田家炳励志精神德育课程资源开发实验研究”,精心设计2015年的生命教育主题活动等,通过活动开展引导学生尊重生命、增进责任意识,开展“自律、自省、自信、自觉”为主题的演讲比赛,积极组织参加第四届“双十佳学生”评选活动等。

此外,为进一步契合学校德育工作意见,促进学生自律意识,我计划在班级内组织主题讨论如何成为更好的自己,并以此为中心展开一系列活动,打算以个人自省为主,结合小组竞争的形式,阶段性地总结成果,促进个人成长,以点带面、同伴互助、共同进步,力争使每个人都能更大程度的完善自我,让自己的青春不留遗憾。

 

附件:
    关闭窗口
    打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