栏目列表
您现在的位置是:首页>>文化德育>>温馨班级>>文章内容
温馨班级建设之我见
发布时间:2015-03-20   点击:   来源:   录入者:管理员

高丽

温馨班级是指能够陶冶学生的情操,净化他们的心灵,在一定程度上能激发教师的工作热情和学生的学习热情的育人集体。当前社会都在提倡建没和谐社会、和谐校园,作为一名教育工作者,我也在认真思考应该如何构建温馨的班集体。

温馨班级建设是一项复杂的系统工程。具体来说,需要从以下几方面着手:

1.教育环境的温馨

苏霍姆林斯基曾经说:“无论是种植花草树木,还是悬挂图片标语,或是利用墙报,我们都将从审美的高度深入规划,以便挖掘环境潜移默化的育人功能,并最终连学校的墙壁也在说话。”教室是学生学习、生活、交际的主要场所,是老师教书育人的阵地,是师生情感交流的地方。作为一名教师,特别是班主任老师要创造最佳的教育空间,让每一个学生都真切地感受到这是一个真实的、感性的、生动的、丰富的学习生活世界。

2.人际关系的温馨

人际关系的温馨应该是指人与人之间相互友爱,相互帮助,相互尊重。班级成员各尽其能、各得其所,班级群体中有着良好的沟通气氛和人际关系,班级成员在其中感到很融洽,很安全甚至很幸福。

(1)学生与学生之间的温馨

一个班级几十个孩子,每个孩子的性格不同,行为方式不同,极易产生矛盾。因此同学之间应建立起相互尊重、相互激励、互相学习、平等互助、共同进步的同伴关系。作为同学,要敢于指出他人的错误,同时也要勇于接受他人的意见和批评;当间学遇到困难时,要伸出无私的援助之手,给受伤的心灵以温暖的慰藉,给平凡的日子以真切的感动。只有这样,学生才能感受到来自大家庭的温馨和关爱。

(2)学生与老师的温馨

教师要着眼于学生的成长和发展,引导学生不断加强“学会做人、学会学习、学会健体、学会审美和学会创造”五种基本素质。良好的师生关系是温馨班级形成的必要条件,也是教育获得成效的保证。师生之间应该彼此尊重,相互合作,分享彼此的经验、思考和知识,交流彼此的情感、体验,实现教学相长和共同进步。教师在与学生的交流中,要做到理解学生、尊重学生,宽容、平等地对待学牛,不歧视后进生,因材施教;学生更要尊重老师,虚心学习,常与老师沟通交流,缩短彼此心灵之间的距离。

(3)学生与家长之间的温馨

营造学生与家长之间的温馨,搭建学生与家长的桥梁,是班级管理工作不可或缺的一环,家庭教育是每个人受到的最早也是延续时间最长的教育。学生与家长之间温馨地沟通.就能避免出现一些孩子的情绪问题、行为问题,往往能取得双赢的效果。

(4)班主任老师与任课老师之间的温馨

教师之间关系的温馨,是不断完善教师完美人格的需要,更是实现教师育人使命的客观要求。因此,教师之间要多一些尊重,多一些宽容,多一份关心与帮助,少一些猜疑,少一些嫉妒,相互爱护,团结协作;每一个教师对自己要严格要求,多一些自律,多一些自省。努力形成见贤思齐、团结和谐、齐心协力、共同发展的良好氛围。作为班主任应该少苛求任课老师,更不要因为自己班级的成绩好坏或喜或悲,也不迁怒于任课老师。每当任课老师反映课堂纪律或学科情况时,应热心与之商讨,用“拜托”之词来表达诚挚之意。

(5)老师与家长之间的温馨

教师和家长建立起温馨合作的朋友关系,就能把学校教育与家庭教育紧密结合在一起。从尊重学生家长、虚心倾听其教育建议、主动保持联系、讲究沟通艺术等方面着手,寻求在教育要求和方法上与家长保持一致的意愿,从而促进学生愉悦、健康发展,进一步取得良好的教育效果。

3.班级管理的温馨

学生是学校管理的客体,也是管理的主体,因为“真正的教育是自我教育”:即学生能自己认识自己,自己教育自己,自觉改造自己,不断前进。学校和教师要努力实现这种管理观念的转变,大力培养学生的管理主体意识,这对于培养学生的责任感有重要意义。

4.评价氛围的温馨

建设温馨班级的最大弊病在于:过分注重班级学生考试的分数,并以这种考试的等级性、准确性把学生排队,作为奖励和惩罚的依据.这是造成不温馨班级的最大障碍。作为一名年轻的班主任,我会在以后的班级管理中尽可能把机会、荣誉让给每个学生,让不同起点、不同价值追求的学生有实现自我的机会和空间,作为老师要更多地欣赏他们,让他们付出的劳动得到认可,更多的是激励和表扬。其实教师对学生的影响,不在于教会了学生多少道题,而足在于培养他们正确的学习和生活方式,培养他们做一个诚信、有责任感的人。温馨的评价氛围,将对其他各要素产生重大的影响,它将更有利于温馨班级的形成与发展。

5.个性发展的温馨

温馨班级的构建最终还是要落实在学生身上,学生个性素质的高低是评价温馨班级构建成功与否的一个重要尺度,学生个性的全面温馨和谐发展是温馨班级的一种重要标志。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发表的权威性报告《学会生存》中指出:“应该把培养人的自我生存能力,促进人的个性的全面发展,作为当代教育的基本宗旨。”教育的过程是学生生命感受和经验体会的过程。学生在主动学习、主体实践、合作探究的过程中,获得知、情、意、行诸方面协调发展;在培养适应社会要求所必需的各种基本素质的同时,根据自身潜能、兴趣、爱好、特长等因素培养出具有鲜活个性的多样化人才,使班级的每一位学生的潜能充分发挥,特长充分展现,都能做到个性的全面温馨和谐发展。

在接下来的日子里,我将力图通过各种活动,让学生在和谐的环境中身心健康地成长。创建一种民主,温馨,和谐,高品位的班级育人环境,不仅有温馨舒适的硬环境(班级布置)建设,更主要的是温馨和谐的软环境(人际关系,班级文化等)建设.营造一个载体,为学生心理和人格的健康成长创造一个和谐氛围,使高一(1)班成为我们师生共同成长的精神家园!

 

附件:
    关闭窗口
    打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