常州市田家炳高级中学
2017—2018学年
社团课程发展纲要
社团名称: “创艺”书画社
指导老师: 杨 扬
常州市田家炳高级中学团委、课程发展处
2017年 10月
一、社团课程开发论证
社团开发 背景 | 我校诞生于1925年,原名方暉女子中学。1995年田家炳先生巨资捐助,更名为常州市田家炳实验中学。1998年晋升江苏省重点中学。2005年跃上江苏省“四星级高中”的发展高位。2012年4月,因初高中分设,改名为常州市田家炳高级中学。文化传承,积淀为深厚的学校文化。个性发展,打造了鲜明的办学特色。 学校在新课程改革下,始终以教育科研为先导,在学科课堂教育基础上,注重学生个体在社团活动中所获得的个性体验和个人综合能力及素养的提升。本社团是在2008年成立的校中国画社团的基础上,进一步完善而形成的兼容中国画、书法两大国之精粹艺术的社团。社团利用教师资源、学校资源、社团资源,通过社团活动,使社团成员体验中国书画艺术的笔墨意趣,旨在锻炼学生意志品格,提升学生审美修养和艺术水平。 融民族性、时代性、创造性于一体的中国书画,有利于促进学生内在涵养的提升。同时,书画练习与创作过程的实践性、耐性、趣味性和表现的自由性和评价标准的多样性,能为学生个性发展提供相应的空间,有利于培养学生的实践能力和创新能力。这些积极的教学活动价值也正是社团所追求的。 |
社团课程 设计 | 课程目标 基于素质教育的基本理念和学校的课程改革目标,课程总设计理念为:尊重学生个体,发展学生个性特长,提高学生审美能力的同时培养学生实践、创新等综合能力。 因此,课程目标设置如下: 1、 了解中国画、书法的历史及文化; 2、 掌握中国画和书法的基本技法; 3、 通过不同形式的活动获得书画体验,提升审美能力、书画表达能力; 4、 坚持学生的自主选择、主动探究和合作学习,发展对知识技能的综合运用和创新能力,为学生个性发展创造空间。从而锻炼学生的意志,提高个人综合素养。
|
课程内容 根据总目标,“创艺”书画社团的课程主要内容包括以下几方面:1.中国画、书法的历史和文化及基本技法的训练。2.围绕中国画、书法开展一系列活动:(1)收集有关中国画、书法历史背景资料,了解中国画和书法的历史发展以及研究。(2)特邀常州文化馆书画部季旻孜同志,为社团同学进行书画技法和写生创作的经验指导。(3)参观书画展览,并利用网络资源进行书画艺术的欣赏、学习,了解中国画、书法的新发展,开拓眼界,增强自身创新意识和能力。(4)在学生书画临摹练习、命题创作练习、自主创作的基础上,形成可展示的书画成品。并以小型社团书画展的形式呈现社团活动成果。 | |
课程实施 学校在抓好美术课堂教学主阵地的同时,把书画教学向课处延伸,为在这方面有爱好和能力的同学创造更多的机会和条件,使他们得到进一步的提高和发展。在具体实施上分为以下阶段: 第一阶段:了解中国画和书法的历史发展,了解中国画和书法的基本技法,激发学习兴趣。 第二阶段:陶冶性情,通过书画技法示范与实践,掌握有一定的技能方法,并能完成一幅临摹作品。 第三阶段:了解中国画、书法的新发展(通过学术讲座、参观画展、网络资源等途径),增强自身创新意识和能力。并能进行命题创作和自主创作。 第四阶段:通过合作学习的方式,进一步完善作品,以小型社团书画展的形式呈现活动成果。
| |
课程评价 1、 评价原则: ⑴ 书画实践过程中的态度 ⑵ 书画技巧运用(规范和娴熟度)的进步 ⑶ 书画表现有创新意识的体现 ⒉具体评价方法: ⑴ 学生评价:①学生自评②学生互评③教师评价 ⑵ 教师评价与反思 ⑶ 课程评价 ⒊评价方式: ⑴社团成员书画作品展示 ⑵建立社团成员个人书画成长记录(包括学习情况、个人作品、作品的评价) |
二、社团课程审核意见
课程发展处审核意见 |
负责人签名: 年 月 日 |
学校审核意见 |
负责人签名:
年 月 日 |
说明:
1.社团周期为1学年。该表格填写先规划本学期内容。
从10月21日起,周六上午8::0—9:00,共计约11次
2、请规范填写,课程发展处将进行审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