栏目列表
您现在的位置是:首页>>辅助栏目>>栏目备份>>国际理解>>交流动态>>文章内容
韩国之旅—中韩建交15年交流活动
发布时间:2008-10-20   点击:   来源:   录入者:

韩国——世界潮流引领之国,很多人梦寐以求,却求之不得,而我却有幸去了韩国。
在去韩国之前,对韩国充满了无数美妙的幻想,一切都是那么美好,可事实上并没我想得那么完美,有些事让我感到遗憾,但总的来说,我们玩的还是挺开心的。
首先,在这次韩国之旅中,我很高兴认识了许多同龄的外市的同学,在四所学校带队老师的引导照顾下,大家互相帮助,气氛融洽,在分手之前还互换联系方式。使这次韩国之行充满了和谐美妙的音符。
其次,就韩国方面来说,他们对我们很热情,尽心尽力地为我们安排住所、就餐、游玩等各个方面。有好几次晚餐时,全罗南道教育局的领导都来参加。我们去了当地的三所学校,这给我的印象十分深刻,我认为韩国学校与中国学校最大的不同之处是教育方式。韩国学校显得更自由些,张扬学生的个性,但个性并不是任性,他们的校规同样很严,甚至是更严。
最后,谈一下遗憾吧,韩国的泡菜确实不好吃。唉!有几顿我们都没有吃饱。
总而言之,这次交流很成功,大家都很尽兴

 

结束了七天的韩国教育交流旅行,现在回过头来谈感受,恐怕说不清楚韩国给我的全部印象,
从硬件设备的角度来看,其实韩国是比不过中国的,并不止是比不过上海,北京这些大城市,甚至于说,家门口新建的常州市政府比起我所到的光州,丽水,木浦等韩国城市的标志性建筑更美,但是从踏上韩国国土的那一刻起我就感受到了不同于中国的气息,或许这就是各个民族不同的内涵,是一些可以跨越物质表象的民族气质,是可以让我忽略掉那些硬件设备上差异的情愫,虽然韩国在历史上曾是中国的附属国,日本的殖民地,但是从他们的博物馆不难看出韩国的人民正确面对了历史的影响,又不屈不挠的向着未来迈进,韩国的文化有很多中华文化的特征,也有更多比中国注重的细节,如果说儒家学说发源于中国,那么韩国则是更好的继承了儒家学说, 韩国人热情,疯狂,直率,却不随便,在外国语学校参观的下午,我的韩国搭档陪我参观学校的时候,身边经过的韩国学生总是会很有礼貌的停下步伐点头用韩语向我打招呼,学生陪我进老师办公室的时候也是先轻轻敲门,鞠躬问候,然后经过允许再进入, 并且在韩国对于食物的珍惜,不浪费米饭,对于社会其他的成员的尊重的重视也令我为之感动,可见,在韩国老尊晚卑的礼敬谦让,大尊小卑的顺从等礼仪,虽饱受现代风尚冲击,但其古老传统仍根深蒂固.
对于韩国的自然风光,其实不用刻意去感受,在旅行车上您只要看着窗外就可以感受到韩国的美,连绵不绝的小山上总是有郁郁葱葱的树林,隐匿其中散落的民居像点点星辰,也会有在深山中不停流泻的清澈小溪,自然也少不了站在蔚蓝深邃的海边所感受的浩瀚与伟岸.抑或是天黑时分在山顶捕捉到都市星火灿烂的瞬间,或者只是在NOBLESSE HOTEL的窗口领悟到飘荡在高楼间的灯火浪漫.或许这不算什么,但是你想像的出在世界首屈一指的造船厂和炼铁厂能见到超过40%的绿化面积是什么样心情吗?激动却又渐渐漫上平静,所以 在韩国美景确实无处不在!,
韩国,离我咫尺,却探寻到许多未曾体验的异国情调,无论在乡野,还是都市,哪怕品一碟小菜,听一则传说……闲情与激情的体验随时都在一路旅程中感受。 这就是一个真实的,简约明快的,风情万种的韩国。和所有人相约在2012年韩国丽水世博会再次相遇!

 

它,不同于中国,它拥有着它自己的历史,它拥有着属于它自己的魅力。
来到韩国,让我印象最深的是参加他们的光阳炼铁厂,不仅仅是因为它的炼铁技术,使我感叹的是那公园式的厂地。为什么光阳炼铁厂能挤身于世界前列,相比都是从细节做起的,他们花了大量的资金用于厂内环境保护,植物生存,大面积的绿化不禁让我与中国对比起来,中国有些开发地为了赚钱而不惜污染环境,于之韩国不惜一切搞好环境,环境保护与经济共同发展,我认为中国人至少在这一方面有必要向他们学习,厂内完全的人性化管理,完备的设施——有小学、中学、超市、工人公寓等都令我感叹。
韩国人的热情同时也让我们此次赴韩加深了印象,在全南外国语高中学校,我们与中文系的学生们进行交流。据说目前学校学中文的同学远远多与学其他语言种类的学生,这让身为中国人的我感觉到骄傲,韩国学生们给我们介绍了他们的学校,韩国文化,并且中韩还开展了一次才艺大比拼,积极地促进了中韩之间的友好关系,大家还互相留电话希望以后可以经常联系,记得一个韩国学生最后对我们用不算很标准的但却充满不舍的中国话说了一句:“这是悲伤的道别。”在场的同学们无不动容。
想说的太多,感动的太多,却让我一时语塞。
这是一次意义非凡的旅行,这是一次终身难忘的旅行。
参加成员:桂亚东(老师),何御宇,周煊达,陈方圆,
郑早,蒋蕴,陆贝尔。

 

 

 

 

附件:
    关闭窗口
    打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