栏目列表
您现在的位置是:首页>>专题网站>>网络图书馆>>读者指南>>文章内容
高中语文阅读课课程实施方案
发布时间:2013-03-01   点击:   来源:   录入者:图书馆

高中语文阅读课课程实施方案

田家炳实验中学语文教研组

长期以来,指导学生进行课外阅读一直被作为语文教学必不可少的部分,所谓“读书破万卷,下笔如有神”,许多语文教师也一再强调阅读的重要性:开拓视野、培养语感和思维能力等等。但在高考的压力下,每周的课内阅读课成为了语文教师的“鸡肋”,不少教师只是将教学大纲所建议阅读的书目笼统地介绍给学生,或者仅在授课过程中将一些优秀书籍推荐给学生,就不再进行有计划有目的的阅读指导;而高二高三文科班的阅读又过多过早地针对高考附加题的应试训练,大大挫伤了学生的阅读兴趣。在实际教学过程中,阅读课所起到的潜移默化的影响长期处于被忽略的地位,阅读课的开展一直是高中语文的薄弱环节。教育部颁发的《普通高中语文课程标准》中指出:必修课程包含“阅读与鉴赏”和“表达与交流”两个目标。由此看出,如何充分发挥阅读课的教学功能,让学生养成良好的阅读习惯并且读有所得,并把课内养成的阅读经验“辐射”应用于课外的阅读、学习,是目前课改中值得注意的问题。为贯彻落实教育部《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纲要(试行)》、《普通高中课程方案(实验)》和《普通高中语文课程标准(实验)》,加强和改进高中语文学科教育教学工作,推进我校普通高中语文新课程的实施,根据《江苏省普通高中新课程语文学科教学实施指导意见》、《江苏省2008年普通高等学校招生全国统一考试考试说明》和我校的教学实际,以及对近两年来我们阅读课操作实际的反思,我们特提出我校普通高中新课程语文学科阅读课课程实施方案与设想。

一、课程理念 1.全面提高学生的语文素养,充分发挥语文课程的育人功能。高中语文素养包含语文积累(文化底蕴)、知识视野、语感、阅读能力、写作能力、口语交际能力、语文学习方法、学习习惯、思维品质、文化品位、审美情趣、情感态度、思想观念等,素养的核心是知识、能力、方法和习惯。而语文阅读课是提升学生素养,培养学生能力的有利途径。 2.注重语文应用、审美与探究能力的培养,促进学生均衡而有个性地发展。课程内容要加强和学生生活经验和实际需要的联系,注重设计并开展应用性强的语文阅读实践活动。结合江苏省高考要求,在课外名著阅读与拓展阅读两方面合理结合,体现高中语文新课程全面提高学生综合素质的理念。 3.遵循共同基础与多样选择相统一的原则,构建开放、有序的语文阅读课程。语文阅读课程必须增强“多样性”和“选择性”。为了实现“共同基础”和“多样选择”的高效统一,必须建立全新的高中语文阅读课程结构。

二、课程结构:语文阅读课分为课内阅读与课外阅读两大部分。课内阅读以苏教版教材为主,以教师选择文章指导学生进行精读与研习,主要时间放在课堂内完成。课外阅读的内容包括江苏省高考考试说明上规定的24部课外名著中的10部重点篇目,以及学生喜欢并且有一定阅读价值的书刊杂志如《读者》、《青年文摘》等报刊,主要时间放在每周一次的阅读课上和课外时间完成。课内阅读按照正常教学进度进行必修与选修教材的阅读与教学。课外阅读按照高一至高三的梯度逐年进行:高一重点放在课外名著的阅读上,辅以适量的报刊杂志及个人兴趣阅读,做好积累工作,根据情况可完成6部左右名著的阅读;高二根据学生文理科的不同选择,重点有所调整,文科班侧重于课外名著的阅读,而理科班则侧重于课外报刊的阅读,目的是为写作及高考名著阅读的考查打基础,文科班根据情况可适当完成5部左右名著的阅读,而理科班除进行写作积累的阅读外,亦可进行适量的名著阅读,建议选择性地阅读四五部;高三理科班的阅读重点则完全放到考场作文写作的积累上来,而文科班的阅读重点调整到当年高考必测的几部作品的精读上来,根据高考考试说明,辅以教师的指导。三、课程目标:着眼于语文素养,引导学生在“积累·整合、感受·鉴赏、思考·领悟、应用·拓展、发现·创新”五个方面获得发展。语文阅读课程根本目的是“立人”,发展学生独立阅读的能力,培养学生个性化阅读能力。四、课程实施

(一)课程开设建议 1、课外名著的阅读重点放在高一高二进行,高三以重点篇目的重新精读与教师指导点评及训练为主。高一高二的阅读可将主要时间段安排在每周一次的阅读课上,适量地安排一些课外阅读。 2、高二高三文理科阅读的重点应明确分工,高二理科班的阅读主要放在课内的阅读课上进行,辅之以课外的适量阅读,同时与相应的练笔相结合;高三理科班的阅读应重点放在写作素材的积累上,主要放在课外进行。 3、高二文科班的阅读应以名著阅读为主,辅之以适量的阅读作业,或以读后感分析情节与人物形象为主,或以具体的相关阅读题为主,鼓励学生大胆发挥,合理想象。高三文科班应以当年高考考试说明中规定的必考篇目为中心,挖掘名著的内在资源,从适量的训练上提高学生对课外名著的理解。我们对高中三年的名著阅读提出如下建议:语文阅读课程开设建议年 级 学 段 内 容高一 第1学段 红楼梦、老人与海 第2学段 哈姆雷特、边城 第3学段 巴黎圣母院、雷雨 第4学段 欧也妮·葛朗台、高二 第5学段 三国演义 第6学段 家、茶馆 第7学段 呐喊 第8学段 西厢记高三 第9学段 重点篇目重新精读与点评 第10学段 课外自主阅读,名著复习 第11学段 课外自主阅读,名著复习 第12学段 课外自主阅读,名著复习(

二)课程开设具体操作:

1、指导学生有目标地搜集、整合阅读材料。 新课标要求学生“阅读优秀作品……根据自己的学习目标,选读经典名著和其他优秀读物,与文本展开对话”。这好比让学生在广泛的古今中外的文化作品中自主选择喜欢的阅读对象,像挖一口井一样慢慢探究下去,总会寻找到属于自己的甘泉。阅读思想健康、内涵丰富的优秀作品会促进学生形成“读好书、好读书”的良性循环。但有的学生的认知水平受年龄和环境的制约,对读物的选择缺乏正确的选择,这就需要教师注意规范学生对阅读对象的选择标准。我们认为教师在推荐大纲所建议的阅读书目基础上,还应多了解学生近期接触阅读的书籍,要有计划地推荐适合学生年龄、心理的发展的优秀的课外读物,如《萌芽》、《名作欣赏》、《读者》、《青年文摘》等具有时代感又充满人文性的期刊杂志,培养学生对社会文化信息的敏锐捕捉能力;教师还应多关注新出版的书籍,适当介绍给学生,如儿童文学家秦文君的小说,余秋雨的历史散文、以及新概念作文大赛获奖者所出版的一些作品也可以进行选择性的阅读。在注重阅读兴趣全面发展的基础上,新课标要求“重视语文的熏陶感染作用和教学内容的价值趋向”,因此,教师要注重在阅读课中对学生进行正确的引导:一方面要注重学生对诗歌、散文、新闻、传记等各种文学体裁和文学作品的学习,以书籍对学生的成长进行无声的教育,促进学生身心的全面发展,形成良好的思想道德素质和科学文化素质;一方面,对于偏好某类作品(如文言文阅读)的学生,教师可适当可鼓励其通过针对性的阅读作深入的专题研究,为终身学习和有个性的发展奠定基础。当然,由于《高考考试说明》中会明确规定部分中外名著作为高考文科班加试内容的名著阅读考查,因此在高一高二学生中应适当提前进行相当数量的名著阅读,先不要求质量,能让更多的学生都能通读一下适量的名著,从而激发起学生的阅读兴趣,然后再来涉及阅读质量的提高。因此,建议从高二开始再来就名著阅读的质量和要求进行适量提高,但不建议过早地对学生进行高考名著阅读题的训练,从而加大学生的负担,影响同学们的阅读兴趣。同时由于时间限制,阅读课一般应选择篇幅适当的书籍,不提倡在课内阅读课上进行长篇小说的阅读。或者将大部头的小说要求学生在规定期限内读完,课堂上可适量进行长篇小说的阅读,但必须引导学生重点阅读应放在课外的自主阅读上,课堂内尽可能读篇幅适当的书籍。

2、指导学生多形式地开展阅读课,树立学生主体意识。由于课内阅读课具有群体性的特点,它和学生课外进行阅读的区别之一就是处在课堂内集体学习的气氛中,而读的又是课本之外的书籍,有助于刺激学生的阅读兴趣。学生一般表现出求知欲显著增强,思维活跃,呈现出短期的兴奋状态。教师可以抓住这种兴奋状态,有计划地把研究性阅读纳入课堂,以多种手段调动学生的求知欲,启发引导学生就某些话题进行探讨,甚至可以营造师生共同阅读探讨的环境,从而形成教师与学生、学生与学生之间进行互动交流,建立新型的集体阅读模式。阅读课的模式不是僵化的,我们谨提出以下几种方式供探讨:

(1)阅读与介绍相结合:学生自由选择课外读物进行阅读,先自主阅读和思考,然后就各自不同的阅读内容向同学们进行推荐,学生通过其他同学的介绍可以了解各种风格的书籍作品,优势互补,群体优化,充分发挥“合力效应”。教师也可以从中了解学生的喜好,反过来也可以促进教师更好地指导学生对书目的选择、整合。

(2)阅读与讨论相结合:教师选择统一的内容指导学生进行鉴赏(如选择学校文学社团的期刊、名家名作等),或由某个小组成员将课前收集的专题资料(如某位诗人的作品、某个流派诗歌研究)拿来进行集体性的欣赏阅读,共同研究。阅读可以与讨论的方式结合,以搜集资料的小组为中心进行探讨,就一些有价值的问题进行争论,让学生畅所欲言,发表自己的观点和看法,在思想的碰撞中获益。

(3)阅读与直观欣赏相结合:教师可以借助多媒体等教学手段向学生介绍影视、戏剧等各种不同的文学作品样式,把欣赏画面同延展性阅读剧本优化组合,通过文字和视觉的双重冲击,启发学生作多种形式的探讨。如话剧《雷雨》、歌剧《白毛女》以及许多当代中外经典影视作品的欣赏作为阅读课的一部分,以新颖的学习方式激发学生对语文学习的兴趣。

(4)课内阅读与课外阅读相结合:高一高二每周设一节课内阅读课,教师有计划有指导地对学生的阅读做出明确规定,将阅读与交流有效结合;同时周六周日及节假日布置学生有针对性地开展自主阅读,以拓展兴趣、积累素材为主,扩大学生的知识面与阅读面。新课标要求:“尊重学生在学习过程中的独特经验”、“帮助他们树立主体意识”。因此,在阅读课上的讨论,教师一定要注意凸显学生的主体性,切忌以老师的“正确答案”为唯一结论,所谓“仁者见仁、智者见智”,鼓励阅读就是要培养学生的想象力和自学能力、表达能力,从学生个体的长远发展着眼,不能搞成“注入式教学”的另一种变种。

3、充分发挥阅读课的“辐射”作用,让学生真正获益。开展阅读课的根本目的就是“为学生创设良好的自主学习环境,根据各自的特点和需要,自觉调整学习心态和策略,探寻适合自己的学习方法和途径”,希望学生“厚积而薄发”,把阅读课上积累的阅读经验(也就是自己的学习方法和途径)应用于语文学习中,因此,除了在课堂内进行阅读、心得交流等活动外,教师还应创造条件让学生反思,强化所收获的阅读经验,将课内阅读与课外阅读、语文能力的培养等联系起来。在阅读课后,教师要求学生反思总结: 1、我今天看了一篇什么样的文章,提出了什么有价值的话题?我是怎样发现这个话题的? 2、我是怎样向同学们表述我对这个话题的看法?同学们有些什么不同的观点? 3、教师要求学生通过摘抄、写阅读心得(篇幅不限)、记录讨论内容等方式对本次阅读课进行回顾,主要是养成良好的阅读习惯,培养善于倾听他人意见和与他人平等自由交流意见的能力。 4、教师定期地和学生一起总结近段时间以来阅读的问题、讨论状况,通过集体决议和教师计划相结合的方式确定今后阅读课的内容、书目的选择,讨论的话题等。如此反思评价形成习惯,久而久之,阅读课对语文学习的功效将不可估量。

五、课程评价 1、教师评价教师在阅读活动教学中起主导作用,既具有系统的专业知识,又对学生的阅读活动情况有比较全面的了解,所以,教师的评价在整个阅读活动评价体系中占核心地位,起关键作用。无论是课堂上的评价还是作业中的评语,教师评价都应该是所有评价中的主流,教师评价可占学期总评的55%。 2、生生互评学生在阅读活动中,会产生一定的感悟;或在老师的指导下,会收获一些心得。定期组织读书交流会等活动,可以让他们在各种形式的活动中就所读材料谈谈自己的收获,或就主题思想、或就写作手法、或就精词妙句进行交流;同时组织学生互评,得出课堂表现分。组织生生互评,既可鼓励学生大胆表现自我,敢于发表自己的阅读心得;又可引导学生善于发现他人的优点,学习他人的长处,大大发挥了评价的激励作用。这部分可占学期总评的20%。 3、学生自评组织学生在阅读活动中进行自我评价,一方面可以调动评价对象参与评价的积极性,另一方面可以增强评价对象的自我评估意识和能力,有利于学生的自我反馈、自我调节、自我提高和自我教育评价。老师可以指导学生制作小卡片,自评每个阶段的表现,写上得分。学生自评可占学期总评的15%。 4、家长参评家长是一种重要的教育资源。家长评价孩子,能让孩子心服口服的不多,这是因为家长的评价中常常带有自己对孩子的期待等等不够客观的因素,容易变质为“高标准得不到满足的指责”。所以,将家长评价引向客观并导入阅读活动评价的正轨,是非常现实而又有深远意义的。阅读的“主战场”在课外,学生在家有无经常阅读,涉猎了哪些阅读内容,教师要了解是有一定难度的。因此邀请家长参与评价,有利于其积极地督促和指导学生形成良好的阅读习惯,使学生的课外阅读有数量和质量的保障。尤其是对于学生而言,在课外以培养阅读习惯为主,提高阅读水平为辅,家长评价的作用是不可或缺的。在操作上,可以通过请家长在学生的读书心得或书评上加具意见、参与讨论等形式来体现家长的评价,也可以在老师的评价表中划出一个专区,集中体现家长的评价。家长评价可以占学期总评的10% 。 5、存在困惑在以上一系列的评价体系研究中,我们发现存在的最大问题是:在中学语文阅读活动中,难以找到一个量化的、固化的、放之四海而皆准的评价标准!这也正是我们在教学研究中的最大困惑:到底我们应该努力地寻求一个科学的量化标准用来衡量所有的阅读活动呢,还是应该尊重阅读活动的主观性、多样性而采取灵活多样的评价形式呢?如果选择前者,我们该如何界定这个标准呢?这样的一个标准真的能够承担起所有阅读活动的评价任务么?但是,如果选择后者的话,那么又如何体现这种种评价的科学性与权威性呢?而体现不出科学性与权威性的评价标准,又有多大的存在价值呢?

附件:
    关闭窗口
    打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