栏目列表
您现在的位置是:首页>>专题网站>>网络图书馆>>读书活动>>文章内容
党的阳光下
发布时间:2012-03-21   点击:   来源:   录入者:
党的阳光下
“为人进出的门紧锁着,为狗爬出的洞敞开着,
一个声音高叫着: ——爬出来吧!给你自由!
我渴望自由,但我深深地知道—— 人的身躯怎能从狗洞子里爬出!
我希望有一天,地下的烈火,将我连这活棺材一齐烧掉,我应该在烈火与热血中得到永生!”
驻足在窗前,看着眼前滂沱的雨,脑中不住地叨念着这首诗。风雨欲摧,又怎摧毁得了英雄的棺椁,灰朦的天,又岂会遮蔽住党的阳光!听,雨中都在回应着“我应该在烈火与热血中得到永生!”这句话,那坚定的雨脚便是最好的诠释。
这首诗是一位共产党员的心声,但它却是是党的灵魂,读起这首诗总有光明萦绕头顶,淬炼懵懂的身体。
回忆起峥嵘的岁月,这种灵魂烙印更加深刻。从“万山红遍,层林尽染”的长沙到“黄洋界上炮声隆 报道敌军宵遁”的井冈山,党,你走向开拓;从“ 唤起工农千百万同心干 不周山下红旗乱 ”反围剿到“雄关漫道真如铁 而今迈步从头越”的娄山关,党,你走向艰辛;从“更喜岷山千里雪 三军过后尽开颜”的长征到“天高云淡 望断南飞雁 不到长城非好汉 屈指行程二万。六盘山上高峰 红旗漫卷西风 今日长缨在手 何时缚住苍龙 ”的六盘山,党,你走向希望;而当“钟山风雨起苍黄 百万雄师过大江”时,党,你踏上了成功。28年的血雨腥风,你从稚嫩走向成熟,终于看到那秋天里层层的麦浪,金灿的收获注定了中国金灿的辉煌。回忆起发展的年程,这种灵魂烙印尤为隽永。土地改革,农民翻了身;三大改造,人民翻了身;改革开放,中国翻了身。发展之路虽不是一帆风顺,更是雨横风狂,但只有这种在困苦磨砺出来成功才让人记忆犹新。虽然地震,泥石流,洪水,大雪等灾难频发,但党的阳光依旧普照,引领人民走向更加辉煌的殿堂。《囚歌》的灵魂烙印便是自强不息,便是永远坚定的朝着信仰前进。它是民族永不塌落的脊梁,是烈火与鲜血中重生的太阳。虽是战火年代的记忆,但那种灵魂烙印已经随着时代的积淀镌刻进每个党员的心——决不向黑暗低头。
而如今书华正茂的青年人,望着党的耕耘,在党的阳光下接受责任的洗礼,一步一步为民族的事业奋斗着。
想着当初春晚上农民子女稚嫩的宣言,我已然明白,党的阳光哺育了中国未来的天。梁启超先生曾言:“少年智则国智,少年富则国富,少年强则国强,少年独立则国独立,少年自由则国自由,少年进步则国进步,少年胜于欧洲,则国胜于欧洲,少年雄于地球,则国雄于地球。……红日初升,其道大光……我少年中国,与天不老!壮哉,我中国少年,与国无疆!”这是我等青年宣言。如今虽不是战火年代,但紧张的国际竞争更胜战争,我青年之责任深重。
眼前的雨未曾停歇,重重砸在窗檐,流下尘寰的伤痕,却坚挺了一代又一代人。天上的风雨来了,鸟儿躲进它的巢里。心中的风雨来了,我只躲进党的阳光里。我相信在党的阳光下,在灵魂烙印的指引下,这场没有硝烟的战争谁怕?向前去,轩然一笑,拔刀相顾,已是半世英名昭著,此战归来,便是安心处,只计后人随同路。
便垂暮之时,我也希望——我希望有一天,地下的烈火,
将我连这活棺材一齐烧掉,
我应该在烈火与热血中得到永生!
 
江苏省第四届网络读书活动 铜奖作品
                          作者 高三(10)何建雄 指导教师:沙美红
附件:
    关闭窗口
    打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