栏目列表
您现在的位置是:首页>>德育课程基地>>合作交流>>文章内容
踏上红色之旅,寻访革命家足迹——记常州田高中党性教育专题实践活动
发布时间:2015-10-18   点击:   来源:   录入者:团委

 2015年10月15日至16日,常州田家炳高级中学全体在职党员及全体中层干部一行前往江苏省历史文化名城淮安市开展“三严三实”党性教育专题实践活动。
  我们的第一站是参观淮安市周恩来纪念馆,深切缅怀一代伟人波澜壮阔的革命人生和他为党、国家和人民做出的丰功伟绩,真切感受周恩来总理忠诚于党、坚定信念,坚持真理、百折不挠,鞠躬尽瘁、服务人民,艰苦奋斗、厉行节约,廉洁奉公、大公无私的高尚品格和崇高精神。活动中,全体党员教师在讲解员的带领下,先后参观了展厅内陈列的珍贵遗物、图片,认真聆听了讲解员对周总理一生为党、为国、为民鞠躬尽瘁的感人事迹的介绍,大家边听边记,时而驻足感悟,时而啧啧赞叹。我们还观看了专题教育片《周恩来的严与实》,生动感受到了周恩来总理“既严以修身、严以用权、严以律己,又谋事要实、创业要实、做人要实”的朴实而又光辉的一生,领会到了周总理讲严求实、严实相济的优良作风和精神品质。在周总理的汉白玉像前,我们怀着崇敬之情,列队,三鞠躬,并敬献了花篮。整个过程认真严肃,秩序井然。
  通过参观周恩来纪念馆,大家真切感受到,周恩来总理一生是为党尽责奉献的一生,是为民尽心服务的一生,是全体党员和全国人民学习的楷模。在他的整个革命生涯中,周总理始终与人民群众同呼吸、共命运、心连心,始终相信群众,心系群众,时刻把群众的冷暖疾苦放在心头。
  紧接着,我们又来到了淮安市楚州中学,参观了中共中央华中分局旧址纪念馆。我们了解到:两淮解放后,遵照中央指示,我华中地区党、政、军机关和部队进行了整编,撤消原苏北、苏中、淮南、淮北区党委、行署和军区,于1945年10月,在淮安(今楚州区)成立了中共中央华中分局,由邓子恢担任书记。当时,华中分局和华中军区机关均设在校园内。华中分局在成立不到一年的时间内,遵照中央的指示,为争取和平民主发展,准备自卫战争,进行了大量的工作,从思想上、军事上、物质上作了充分准备。在中央的战略计划指导下,新四军华中野战军发起了苏中战役,粟裕、谭震林组织和指挥战斗,从淮安到苏中前线,先后共打了七个大胜仗,这就是著名的苏中“七战七捷”。不仅如此,华中地区党、政、军机构建立后,为保卫华中人民的胜利果实、巩固和建设民主政权做出了巨大贡献!
  “红色之旅”,是一次生动的教育实践活动。我们重温革命先烈们的光辉事迹,就是要时刻信守共产党员的承诺,时刻牢记共产党员的职责,时刻保持共产党员的作风,时刻按共产党员的标准严格要求自己,旗帜鲜明地反对形式主义、官僚主义、享乐主义和奢靡之风,贯彻落实中央“三严三实”要求,在平凡的教育教学工作岗位上,不断锤炼自己的党性修养,努力做一名无愧于国家、无愧于人民的优秀党员教师!(作者:高丽)
























践行“严”与“实”  提高党性修养
                                         ——参观周恩来故居有感

 

 


  迎着秋日暖阳,氤氲着丹桂的阵阵清香。我们来到了淮安市北门外桃花垠,体验周恩来总理光辉而伟大的一生。
  纪念馆坐落在绿色草坪的基台上,象征着周总理是中国人民忠实的儿子,他将永远扎根在祖国的土地上。四根花岗岩石柱支撑着四坡屋顶,看上去可使人联想起古老江淮平原上提水灌田的牛车棚,寓含着周恩来的一生是为人民服务的一生。
  大厅内设周总理全身汉白玉座像一尊,连基座高4.7米。纪念厅的蓝色天棚可以让阳光直接射到四米多高的汉白玉坐像上,雕像的四周由鲜花、长春盆景簇拥,寓意着周恩来是一位顶天立地的伟人。在雕像前,我们鞠躬,鞠躬,再鞠躬。这里,没有动人的湖光山色,但观流如潮,没有人发出任何的号令,但现场一片静默。
随后,我们观看了专题教育片《周恩来的严与实》。该影片从多个角度充分展示了周恩来总理对党忠诚、一心为民、讲严求实、严实相济的优良作风和精神品质。周总理在工作中和生活中处处是奉行“严”与“实”的原则,是每一位党员的行为标杆。
  工作中最让人震撼的“哈达表”,那密密麻麻的数字,长长的表格,已是洁白的哈达所不能比。每一个数字都能脱口而出,那是一种怎样的工作精神。这种精神源自什么?那是时刻把人民放在第一位的忧国情怀,对自己事事严、处处严的高尚品格。在延安写的长达5万字的反思,就是周总理对自己严格要求、做任何事情都踏踏实实的物证。
生活中,周总理对自己的家人也严格要求,即使是挚爱的妻子邓颖超也不例外。每次外出时,办公室的钥匙总是贴上封条,这一小小的生活细节,彰显了周总理“严与“实”的工作作风。严格要求自己,严守国家机密,严守党的政治纪律和政治规矩,为己、为身边人立规矩,即使身边最亲最爱的人一样不能逾越政治规矩的红线。管好自己的同时,管好自己的亲属及身边的人,潜移默化,润物无声般感染旁人。
  主馆前的广场上,半圆形的草坪上有一圆形水泥平面,广场如半月,圆形的水泥平面似一轮红日,寓意周恩来光辉业绩与日月同辉。纪念馆主馆为花岗岩贴面。色彩简洁明快,外观庄重肃穆,与四周的清波绿水交相辉映,象征着周恩来的博大胸怀和平易近人的高尚情操。屹立在广场上的铜像,是60年代初周恩来与工人、农民亲切交谈时的习惯动作:双手叉腰,面带微笑,显现出周恩来平易近人的风范。
  纪念馆珍藏着一幅林散之的书法作品,这幅作品是以悼念周恩来为主题的五言诗,字字句句显露出对周恩来总理逝世的哀痛之情,作品上的斑斑泪痕至今仍清晰可见。悼诗全文如下:
  戾气延中夏,苍茫落大星。天维折一柱,地脚踏长城。八亿人民望,三千世界情。妇孺齐痛哭,遗爱见生平。化悲为力量,将此报英灵。饿溺吾同奋,安危公独膺。松摧风肃肃,月堕泪冥冥。一滴千行下,诗成哀夜灯。
  参观完纪念馆,不知道什么时候眼泪已悄悄滑落,为周总理勤俭朴实、严于律己、踏实做事的一生而真诚地感动着,久久不能平息。(作者:刘美足)

 

缅怀革命先烈,践行“三严三实”

 

 2015年10月15日、16日,我校全体党员和干部前往淮安市的周恩来纪念馆和中共中央华中分局旧址,开展了一次生动的党员教育实践活动。我有幸参加了这次活动,有很大的收获。
  在周恩来纪念馆,我们参观了各个展馆,观看了周总理的生平介绍、照片及生前用品等文物资料,并参观了仿中南海西花厅的办公场所、起居室、会客厅等。所到之处,我们驻足观看,细心体察。周恩来总理的一生,是亲身恪守“三严三实”精神的一生。习近平总书记指出:“像周总理这样的一代楷模,真是我们现在人尤其是党政干部学习的榜样,特别要学习他做人的风范,首先是做人,其次是做个模范共产党员,再就是做一个革命家。”从求学到走上革命道路,再到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后的外交生涯,周总理的丰功伟绩无不震撼着全场的每一位人。他不但为中国革命和建设作出了卓越贡献,同时也以高尚人格把共产党的性质宗旨、精神境界、务实作风生动地展现在人们面前。他讲严求实、严实相济的优良作风和精神品质,影响和教育了一代又一代共产党人,也为我们今天践行“三严三实”提供了价值典范和行为标杆。
  “中共中央华中分局旧址”位于淮安市淮城镇的楚州中学校园内。整个现代化校园因这座被保留完好的历史旧址增添了一份厚重与责任。旧址纪念馆保存并展现了大量实物和照片,直观再现了华中分局当年在艰苦卓绝的条件下,艰苦斗争建设政权的情况,是抗日战争胜利到解放战争爆发这一历史转折期,我党、我军在华中地区领导革命斗争的一处重要革命旧址与实物见证,也是我们今天进行爱国主义教育和革命传统教育的重要阵地。通过参观学习,我们深深为革命先烈卓越的斗争艺术和不屈的斗争意志所折服,对党的光荣历史有了更为深刻的理解和认识。
  这次实践活动,为缅怀老一辈无产阶级革命家的丰功伟绩和光荣历史,传承周恩来总理“三严三实”的工作作风,进一步激发全体党员的奋斗激情提供了契机。此外,我们还与楚州中学德育基地开展对口交流活动,为进一步推进我校“田家炳文化”德育课程基地建设,促进我校德育课程建设的精品化和特色化发展提供了保障。(作者:刘菲)
 

附件:
    关闭窗口
    打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