栏目列表
《怀念红狐》教案
发布时间:2017-11-17   点击:   来源:   录入者:课题研究

 《怀念红狐》教案

常州市田家炳高级中学  高二语文组  王佳

2017-11-10

 

教学目标:

知识与技能:在品读文章的基础上掌握一定的品味散文语言的方法技巧。

过程与方法:在问题探讨的过程中,训练思维,学会从多个角度分析问题。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寻找一份感动,培养平等善待世间万物、尊重生命的审美情趣。

教学重难点:学生在问题探讨中提升思维。

课前预习:

 

时 间

地 点

情 感 变 化

母 亲

父 亲

初次遇狐

 

 

 

 

 

 

再次遇狐

 

 

 

 

 

 

三次遇狐

 

 

 

 

 

 

 

教学过程

一、              导入

   今天我们的课堂和平时的课堂有点不同,同学们发现了吗?坐在后面和我们一起来分享这堂课的是高一时教过我们的语文老师,在我们看到他们的那一刻,会想起很多过去的事情,而那些特别有意义、令人感动的事情,才会在我们的脑海中刻下印迹,在心中留下无尽的回味和怀念。

 

二、检查预习

当代作家刘志成在很多年前也有一件令他特别怀念的事。哪位同学给我们说说这个故事?

明确:“我”一家抓了偷鸡的红狐的幼崽最后又放了的故事。

 

三、              问题探讨

(一)   我家条件不好,抓狐崽可以弥补缺失的学费,可是为什么抓了又放了呢?

 

明确:1被红狐的母爱感动

问:文中哪些地方可以表现红狐的母爱?找出来,读一读,说一说。

①偷鸡是为了补充体力,养育狐崽,不顾危险。

②在沙丘上和“我”较量,企图引开“我”和爹,以免狐崽被发现。

③护崽不成,流泪祈求,不顾危险,尾随我们。

④乞求未果,哀鸣着伏下前腿,跪求,放下尊严。

⑤外形的变化:瘦了许多,双目黯然无神(和水漉漉、水灵灵对比),表情呆滞(和“我”周旋时的狡黠机敏对比),眼角隐隐有泪痕(说明眼泪哭干了)。

这段文字你会联想起鲁迅小说里哪个女主人公?祥林嫂。为什么?这是祥林嫂惨遭丧子之痛的打击而又难以表达的外在表现,红狐的表现与她如出一辙。

⑥不顾吠吠的犬声和大狼狗的进攻,不顾一切。

问:做出释放狐崽的决定是在最后,前面也做了铺垫和暗示,在和红狐、狐崽的相处过程中,我一家对红狐的态度也有一个变化的过程。是怎么变化的?

①“我”(孩子):火、不服气——心一软、犹豫、矛盾——自责——心一紧、开门、流泪

②父亲(一家之主):烦闷、压抑、发愁——掩不住喜悦,置狐的凄楚不顾——抱住狗(仇人-守护者)

③母亲(普通母亲):无奈、担忧——精心喂养——轻轻地放

一个普通的母亲,为了尽力培养自己的孩子成长,把解决儿子求学的希望寄托在一只花母鸡身上,而母鸡横遭不测,无比无奈的情况下,面对仇人的孩子,却能以独特的母性的仁慈细心照顾一群狐崽。而当看到痛失做子女的红狐跪求的凄惨场面时,更表现出为人之母的伟大、博爱情怀,毅然放走了狐崽,让它们母子团聚。因为她自己也是一位母亲,更能理解红狐。

问:人被红狐的母爱深深打动,情感发生改变,狐崽本身有没有什么值得我们做出释放这个决定的因素?

       可爱的外形:圆乎乎的蜷成一团像小绒球,亮亮的眼珠子,扑扇扑闪地望着我们。

通体雪白,只有鼻头和尾巴发红。

       弱小的生命:只有一个多月,还没断奶。被抓时颤抖。

 

(二)狐崽可爱、弱小,唤醒了“我”一家的怜悯之心,红狐伟大、无私、超越众爱之上的大爱,打动了我们一家,激发了我们内心善良的情感,化解了仇恨,促使我们一家人放了狐崽,很多年过去了,“我”还清晰地记得,而当我试着将那份感动讲给一些城市的朋友分享,他们却一脸漠然,文章最后说“我知道一种东西在生活中已经走了,再也不会回来了”,那么一种东西是什么呢?

明确:人类身上本身具有的美好情感(悲悯、宽容、善心)

      对生命的关怀、尊重、平等对待每一个生命

      人与自然的和谐

     

四、布置作业

发挥想象,为下文续写一段话。

红狐迫不及待地叼起狐崽看了看我们,便飞快地蹿出,消失在了茫茫的夜色中。一个月后,我又遇到了那只红狐……

提示:细节描写,抓住红狐的神态、动作来写。(想象要合理)

 

五、板书设计

 

 

                        红狐:母爱

怀念红狐                “我”一家的转变                 一种东西?

      刘志成            小狐崽可爱、弱小

附件:
    关闭窗口
    打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