栏目列表
水龙吟•登建康赏心亭(辛弃疾)教学设计
发布时间:2017-11-17   点击:   来源:   录入者:课题研究

 水龙吟·登建康赏心亭(辛弃疾)教学设计

田家炳高级中学  刘菲

2016-11-10

一、教学目标:

1.在反复诵读中品味词人形象,体味其丰富复杂的情感;

2.在知人论世的基础上,深味词人的悲与愤,加深对“英雄”形象的理解;

3.在对上阕的赏析中,体会作品情景相生的特点;在对典故的解读中,初步感知词人善于“熔铸典故”“以文为词”的写作特色。

二、教学重点:

品味词人“英雄”形象,体味词人复杂情感。

三、教学难点:

理解本词下阕用典的深刻内涵及用典抒情的表达效果。

四、教学方法:

1.反复诵读,读出韵味;

2.合作探究,共品形象。

五、教学过程:

【课前暖场】理科生——文科生

课程开始前给大家分享我的一个小情绪:本来当我得知我要给我们高二7班上课时,我的内心非常的忐忑不安,理科班的那群性格耿直、神经大条的男孩儿女孩们到底能不能读出词人那委婉表露的情感啊?忐忑了23天之后,我又一次感受到了生活中的小确幸!我惊喜得知高二7班竟然是我们可爱的文科班,我文科班的女孩儿男孩们的内心总是更热情一些,丰富一些、细腻一些、感性一些。今天让我感受一下你们的热情、细腻和感性!

虽然是第一次见面,能不能提出一个小要求:我说“同学们”好,你们回答“老师”“们”好!

(一)激趣导入,酝酿情绪

1.师:最近电影院刚刚上映了一部新电影《银河护卫队2》,上映不久便在国内票房突破3亿,北美票房首日坐收5600万。为什么它会拥有这么高的人气?宏大的场面、炫酷的特技、俊男靓女自然必不可少,但究其更深层次的原因,还是那些美国漫威英雄们又一次圆了每个人心中皆有的“英雄梦”。到底“何为英雄”?(板书:英雄)

2.师:“英雄“一词在每位同学心中都着不同定义,(学生自由讨论发言)你们心中的英雄是什么?

3.师:(评:你的见解比当年的我深刻多了。)大学时我也曾在一节课堂上被问及这个问题,当时我的回答现在想来非常可笑:“麦克·思科菲尔德”——这是一个为救自己哥哥舍身入狱、最后凭借自己的“聪明”的头脑和过人的“胆力”带领一群人越狱的虚构的英雄。

4.师:可是当上语文老师,在接触了更多的中国古典文学后,我对“英雄”一词有了更新、更广阔、更中国式的定义:(展示课件)

    聪明秀出,谓之英;胆力过人,谓之雄。

——英雄者,有凌云之壮志,气吞山河之势,……肩扛正义,救黎民于水火,解百姓于倒悬!

——刘劭shào《人物志·英雄》

补充:其实不管美国英雄还是中国英雄,都有着一个共同的内涵:社会责任感。不同的是,美国是个人英雄,中国更倾向集体英雄罢了。)

5.师:原来,中国人眼里的英雄除了需要具备我刚刚说的“聪明”“胆力”外,还要有一个重要的素质,那就是——对民族、国家和社会的责任担当

当然,说起英雄,我们多想起那些意气风发、功成名就的英雄。可古往今来有多少英雄空怀满腔豪情,到最后却壮志未酬空悲切,扼腕唏嘘,泪沾满襟!南宋有一位著名爱国词人就有这样一句诗:“倩何人换取,红巾翠袖,搵英雄泪?”今天就让我们走近这位伟大的爱国词人——辛弃疾,探一探他“英雄意”,品一品他的“英雄泪”。(板书题目作者++泪)(板书:意+泪)

Q:你对辛弃疾有了解吗?你印象中的辛弃疾是一个怎样的形象?(学生起来讲解,如果没有:老师给你们呈现一下我找到的他的生平资料:PPT呈现

(二)作者简介,知人论世(辅助材料)PPT

辛弃疾(1140——1207),字幼安,号稼轩,历城(今山东济南)人。辛弃疾从小就受到“忍辱待时”,伺机报国的思想的教育,“以气节自负,以功业自许”。22岁时,辛弃疾率领两千人马,加入了耿京领导的农民起义军,开始抗金救国的活动。但是,不久以后,耿京为叛徒所杀害,辛弃疾激愤万分,以五十骑人马,直闯金营,活捉叛徒张安国,突破金兵包围,驰奔宋朝。

辛弃疾智略超群,深谋远虑,当时就有人把他比作“隆中诸葛” 。但是回归南宋以后,却受到了种种的猜忌和排挤。他给皇帝上奏《美芹十论》、给宰相虞允文进呈《九议》,具体阐述复国中兴大计,均不被腐朽的南宋政府所采用。  

他曾经三次被罢官。42岁的壮年,就被弹劾去职,居住在江西上饶农村10年。52岁被起用,3年后又遭到诬陷,被迫丢官,赋闲8年。一生中宝贵的近20年的光阴,就是在“闲居”中度过的。12079月,辛弃疾在铅山故居含恨赍志而殁,终年68岁。

《水龙吟》作于孝宗乾道五年,作者35岁,时任江东安抚司参议官,距离他从沦陷区投奔南宋朝廷已经十二年过去,却一直没有受到朝廷的重用,任了一介小官。

数据:回归南宋45年,有20年被闲置,另外20年断断续续被启用中,有37次频繁调动。

PPT:(生平简介:)

20岁时,组织了两千多人的义军,参加耿京领导的太平军

23岁率部南归,做过一些地方小官,二十年间一直以抗金为己任。写过《美芹十论》和《九议》等给朝廷的书策,但朝廷置若罔闻。

42岁被罢官,闲居江西上饶10年。

53岁一度被启用,间起间免,后又闲居江西铅山8年。

64岁时再次被启用,尽心竭力,力图恢复,不到两年,被诬免官。

68岁抱恨去世。

(三)倾情诵读,整体感知(至少初读3遍)

师:要读懂辛弃疾,先要读懂词本身。那先让我们来尝试着读一读这首词。

1.自由大声朗读PPT呈现难读字音朗读要求1.读准字音2.读对停顿3.读出轻重4.读出拖音5.读出情感6. 读懂词义:结合页下注释+辅助材料】+2.译读:出色的朗读往往是建立在正确理解的基础上的。大家结合课下注释和我们下发的辅助材料,边读边理解词的内容。并把你不理解的句子划出来,可以和你旁边的同学讨论解决,也可以在读的时候过程中提出来。+3.质疑:(师生共同解决疑难问题)

【明确】可能有下列词句:

“遥岑远目,献愁供恨,玉簪螺髻”:远目遥岑,玉簪螺髻,献愁供恨。

“可惜流年,忧愁风雨,树犹如此”:流年,即年光如流;风雨,国家在风雨飘摇之中。

“倩何人唤取”:倩,请求。

2.抽读:师:哪位同学可以给大家展示下自己的朗读?男生读+女生读;点评:你读得真好!读出了千里清秋的辽远空阔,读出了落日楼头的孤寂悲凉,也读出了栏杆拍遍的苦闷悲愤。我们为你精彩的朗读而喝彩!

3.全班齐读,进入情境

(四)品味形象,体察情感

师:过渡:刚刚同学们都读得非常认真、非常优秀,想必大家从刚才的诵读中读出了很多东西。还是让我们回到刚刚那个英雄话题。你觉得,这首词中的辛弃疾是个英雄吗?又为何会落泪?他究竟有着怎样的“英雄意”?他以怎样的形象呈现呢?要回答这些问题,我们先来回答这样一个重要的问题:

我从词中到了一个_____________的辛弃疾。

(放开让学生自己说:1.你从词中哪个字或词可以看出来?2.教导解读方法)

下面展示教师自己预设的字句分析:

1.上片:(借景抒情)比喻+拟人+动作、神态描写

1)“楚天千里清秋,水随天去秋无际。”(一个满目雄浑苍凉秋色的辛弃疾)

(楚地的天空辽远空阔,千里弥漫着清爽的秋气,浩荡的江水流向天边,秋色无边无际。)

“楚天”:南方楚地的天空。  天:一碧如洗;水:(长江)一望无垠。

意向:江天;意境(特点):雄浑苍凉

【明确】1.开篇写景,营造了宏大壮阔的意境。面对这阔大的境界,词人那种磊落的胸怀让我们一览无余。2.这句话紧扣登临的地点(楚天)和时间(清秋),通过辽阔的视野,描绘出一幅气象阔大、浩渺苍凉的江南秋色。如此江天无垠的壮景怎不激起词人满腔的爱国豪情呢?而那寥落苍凉的秋色以及大好河山沦为异族之手的现状,又怎能不令人心生慷慨悲凉呢?此句是实写眼前之景,但已蕴含着深厚之情,为下文“献愁供恨”酝酿了充足的情感准备。

 

2)“遥岑远目,献愁供恨,玉簪螺髻。”(一个眼前远山重叠清秀又愁又恨得辛弃疾)

(遥望远处起伏的山岭,有的如玉簪般俏丽,有的如螺髻般回旋,向我呈献出无限的愁苦和怨恨。)

正确语序:远目遥岑,玉簪螺髻,献愁供恨。(词的特点:颠倒顺序,化零为整

意向:遥岑,特点:清秀愁恨

手法:拟人、比喻

【明确11.借景抒情。“遥岑”即远山。举目远眺,那一层层、一叠叠的远山,有的很象美人头上插戴的玉簪,有的很象美人头上螺旋形的发髻,写出了远山的清秀(为何是“小山”——江南之山),这引起词人的忧愁和愤恨2.词中没有正面交代,但结合登临时地情景,可以意会得到:北望是江淮前线,效力无由;再远即中原旧疆,收复无日。南望则山河虽好,无奈仅存半壁;朝廷主和,志士不得其位,即思进取,却力不得伸。以上种种,是恨之深、愁之大者。3.人心中有愁有恨,所见之远山也似乎在:献愁供恨。词人借远山之供献,尽情抒发内心负担。

【明确21.“玉簪螺髻”化用韩愈的诗句:“江作青螺带,山如碧玉簪。”(韩愈《送桂州严大夫》);2.祖国的江山不但有壮阔之美,而且有秀丽之美,这就更加激起词人对祖国的无限深情,但如此美好江山却已破碎,从而也就触发了词人对中原沦陷、南宋小朝廷不思恢复的“愁”和“恨”。3.作者不说自己“愁恨”,而说远山在“献愁供恨”。正所谓“江山无恨人有恨”。作者用移情之法,把自己的感情移到客观景物上,由于词人满腔愁恨,所以连那秀丽的山峰看起来也不令人愉快,而好像是充满愁恨了。(以我观物,物皆着我之色彩。真正愁和恨的是谁?)

小结:(1)(2)两句:由水写到山,视角由远观高处到远观低处,由无情之景写到有情之景,写出了秋色辽阔苍凉、蕴含愁恨得特点。这是词人身处的大背景。远观之后,视角变为近察。

壮阔山河+秀美山河——激起爱国豪情——可是山河落到异族之手——如何不悲如何不愤?

 

3)“落日楼头,断鸿声里,江南游子。” (一个落日楼头、断鸿声里的江南游子辛弃疾)

(在落日斜照的赏心亭上,在离群孤雁的哀鸣声中,流落江南的游子站在楼上瞭望。)

意向:落日:愁苦悲凉;断鸿:悲苦孤寂;意境:悲苦孤寂

【明确1】“江南游子”写出作者自己悲怆的经历,自率义军投奔南宋朝廷,原准备杀敌报国,收复国土,不料却痛遭歧视和排斥,此时登亭徘徊,已是倍感悲伤了,又何况是“落日楼头,断鸿声里”呢!同时,那落日残照又恰好是面临覆灭的南宋王朝的反映,那失群的孤雁也正好是词人的自身写照。情景交融,虚实相济,形象鲜明,含义丰富深刻。眼前是斜阳残照,耳畔是断鸿声声,有声有色的景物渲染出的苍凉气氛,更进一步写出词人的孤寂和悲苦之情。

【明确2】借景抒情。但虽仍是写景,但无一语不是寓情。1.“落日”本是自然景物,辛弃疾用“落日”而字,含有比喻南宋国势衰颓的意思,亦表达了作者的愁苦心情2.断鸿”是失群的孤雁,比喻自己飘零的身世和孤寂的心情,更加引起了作者对远在北方的故乡的思念。是呀,愁苦万种,万种愁苦都映衬在落日余晖的夕照里,应合着离群孤雁的哀鸣,使得飘无定所的辛弃疾,此刻感到了从未有过的凄清和冷寂。

3.这里的“游子指辛弃疾自己。(1词人原籍山东历城,而宦游江南,故称“江南游子”。2)辛弃疾渡江淮归南宋,原是以宋朝为自己的故国,以江南为自己的家乡的。可是南宋统冶集团根本无北伐收复失地之意,也不把像辛弃疾一样的有志之士看作自己人,对他一直采取猜忌排挤的态度,致使辛弃疾觉得他在江南真的成了游子了,内心酸楚可想而知。

小结:(1)(2)到(3)由无我之景、开阔的远景到有我之景、身边近景;镜头由景移向了赏心亭上的人;视角由远观、近察到特写。

【齐读一遍上片写景部分】

 

4)“把吴钩看了,栏杆拍遍,无人会,登临意。”(“登”与题目相照应)生活中的小片段)——一个把吴钩看了、栏杆拍遍的辛弃疾

(我仔细把吴钩宝刀看过,把亭中的栏杆拍遍,但无人能够领会我登高望远、抑郁苦闷的心情。)

【明确】神态与动作描写:1.“看吴钩”:“吴钩”本是杀敌报国的利器,看刀抚剑,是希望使用它来建功立业(“醉里挑灯看剑,梦回吹角连营”——辛弃疾《破阵子》;“男儿何不带吴钩,收取关山五十州。”——诗鬼李贺《南园》),但剑置鞘中,只作赏玩,只能看,无用武之处,这就把作者虽有沙场立功的雄心壮志,却是英雄无用武之地的苦闷也烘托出来了。英雄无用武之地。(Q:看“了”的“了”能不能换成别的词?为什么同学们自动自觉地读liao第三声?——了无事事,除了看吴钩之外,了无事事的细腻情绪。

2.“拍栏杆”:满胸有说不出来抑郁苦闷之气,悲愤至极,借拍栏杆来发泄,一种迫切愿望和愿望无法实现的郁愤苦闷通过一“拍”字穷尽其义。另外,此处一“遍”字作为形容词,补充了动作“拍”字的程度,我们可以想象出作者在多少个郁愤悲伤时刻登楼凭栏,沉吟思索,遍拍栏杆,那是多么深广的悲痛啊!(“拍遍”是悲愤至极的表现,他除了看吴钩、拍栏杆,其他啥也做不了)

(“读书误我寺始建,几回醉把栏杆拍。”——北宋·刘概。

“休去依危栏,斜阳正在,烟柳断肠处。”——辛弃疾《摸鱼儿》)

3.“无人会,登临意”:可是当时的所处环境,任你登楼凭栏,任你遍拍栏杆,却无人理解作者的满怀悲愤,和前句中的“断鸿”和“游子”照应,如果说“断鸿声里,江南游子”是从静态景物写出词人“悲愁”心境的话,那么“把吴钩看了,栏杆拍遍,无人会,登临意。”则是以动态的人物动作写出词人的“恨”,而且我们还能体会出“游子”和“无人会”所传达出的作者精神上的孤寂。

Q:“无人会”的“会”如何理解?“无人理会”还是“无人领会”?

【明确】:拍遍栏杆,无人会。他们明白诗人的豪情壮志,但他们只顾及自己,对诗人不予理睬。

作者南渡后,曾向孝宗奏进《美芹十论》,又作《九议》上宰相虞允文。作者屡次上书,提出抗金救国主张。难道不是“拍遍栏杆”?可是那些把持朝政的人对词人的北进中原热情,不仅没有鼓励,反而对其是处处打击,诗人倍受歧视冷落。怎么可以说没有领会呢?他们是不理会罢了!辛弃疾的满腔热情,只落个“却将万字平戎策,换得东家种树书”的悲凉处境。(自嘲:“君恩重,且教种芙蓉。”,像极了宋仁宗说柳永;“且去千斟低唱,何要浮名。”

南宋并不缺少人,而是缺少锐利进取匡复汉室的忠臣良将罢了。他们只知苟且偷安,有谁来擦拭词人失意的泪水,有谁来理会词人的心绪呢?

4.至此,辛弃疾功业未就报国无门悲愤知音难觅无人赏识愁苦,通过这4小句得到了淋漓尽致地展现。我们可以想见,“登临意”中的“”就是“壮岁旌旗拥万夫,锦襜突骑渡江初”的梦想;“”就是手持吴钩驰骋疆场,杀敌报国,光复中原的抱负。“无人会”就是光复中原的抱负无人知晓,无人理解的悲哀;“无人会”就是“知音少,弦断有谁听”的无奈。

【全班齐读上片动作句】

板书:英雄泪——(无人会)英雄意

 

2.下片:(借典抒情)

Q:让词人悲、愤的是“无人会,登临意”,那么到底他有怎样一番“登临意”呢?词人有没有直接表白?没有,而是通过一系列的典故,这也是辛词的一大特色。词人用到了哪些典故?作者想借这些历史人物和事件,表达什么感情?

典故                                                         态度

    张翰 ——   莼鲈之思  乐于归隐                        休说,耻于归隐

    许汜 ——   求田问舍  钻营私利                        羞见,为国忘私

    刘备 ——   雄才大略                                      才气,渴望建功

桓温 ——   木犹如此  时光流逝                       可惜,时不我待

1.莼鲈之思(“莼羹鲈脍”)

1)“休说鲈鱼堪鲙,尽西风季鹰归未?”(不要说鲈鱼如何鲜美,可以切碎煮熟品尝,秋风吹遍大地,张季鹰回到故乡没有?)

西晋齐王司马冏执政时,张翰(字季鹰)为大司马东曹掾。他预知司马冏将败,又因秋风起,想念故乡苏州的莼菜鲈鱼脍的美味,便弃官回家。不久司马冏果然被杀。事见《晋书•张翰传》。后来这个故事就被用来表示思乡之情。今有成语“莼鲈之思”或“莼羹鲈脍”。

——借张翰来自比,不过却是反用其意。张翰为了回家乡享受鲈鱼美味,辞官归隐,丝毫没有为官者应有的“济苍生,安黎元”的抱负。既表明自己很难忘怀时事、弃官还乡。还写了有家难归的乡思,并抒发了对金人、南宋朝廷的激愤,收到了一石三鸟的效果。一个休于归隐的辛弃疾)

2.求田问舍

2)“求田问舍,怕应羞见,刘郎才气。”(求田问舍的许汜,恐怕会羞于见到雄才大略的刘备。)

《三国志•魏书•陈登传》载,三国时,许汜对刘备说,陈元龙(陈登字元龙)很无礼,他自己睡大床,却让我这个客人睡下床。刘备说,今天下大乱,帝王失所,正应忧国忘家,你却求田问舍,没有大志,元龙实在不屑与你说话;若是我,我会自己睡到百尺楼上,让你睡到地上!

——“求田问舍,怕应羞见,刘郎才气。” 刘郎在这里泛指有大志的人,这个典故用在这里是说他既不学为吃鲈鱼而还乡的张季鹰,也不学求田问舍的许汜,“怕应羞见”中的“怕应”二字是词人为许汜设想,表示怀疑:你这样的小人,有何颜面去见刘备那样的英雄人物?表达了对英雄的追慕,折射出了辛弃疾的雄心壮志。(一个羞于谋私的辛弃疾;一个追慕刘郎才气、渴望建功立业的辛弃疾)

3.树犹如此

3)“可惜流年,忧愁风雨,树犹如此!”

(可惜年华如水般流去,我为这风雨飘摇中的祖国而忧愁,光阴虚度,连树木都这样老大了。)

《世说新语•言语》载,东晋时桓温北伐,途经金城(丹阳郡江乘县),见当年手植柳树已有十围之粗,感慨地说:“木犹如此,人何以堪!”于是抚树落泪。

——流年,即年光如流;风雨,指国家在风雨飘摇之中。“树犹如此”指感叹时光流逝,对国事飘摇,时光流逝,北伐无期,恢复中原的夙愿不能实现的忧惧。(一个感叹时光流逝、期盼朝廷有所作为的辛弃疾)

小结:每一个典故,都在向我们诉说辛弃疾拳拳报国之心。他并没有将自己的“登临意”直说,而是借用典故,借典抒情。心志的表白并不能解脱心灵的寂寞,相反倒增加了一份的凄苦。于是他想到了古人,并借以表达自己的情感。词人用典意在对比,前两个是反例,后两个是正例,正反对比表达了词人的“登临意”。可见,辛弃疾可谓是用典高手。

Q:登临意的“意”到底有哪些内涵?(由此我们可见其登临之意是:)

对江山沦陷的愁恨、对北方故乡的思念、对壮志难酬的悲愤、对缺少知音的感慨、对乐于归隐的不屑、对谋取私利的羞耻、对时光流逝的可惜、对国家前途的忧愁……板书:英雄泪:英雄之悲+英雄之愤)

4)“倩何人唤取,红巾翠袖,搵英雄泪?”

(请什么人唤得那穿红着绿的温情女子,来揩拭英雄流下的眼泪呢?)

师:为何作者会“看了”吴钩,“拍遍”栏杆,正是因为“无人会”其“登临意”,因而只能流下热泪。

Q:为何要唤取“红巾翠袖”来帮他搵泪?

【明确】铁汉也柔情,柔情满满衬托英雄铁胆。

可是,这样一个辛弃疾为什么只能在这里揾泪,不上战场杀敌呢?(补充时代背景

师:难怪辛弃疾这样一个大男人都要揾英雄泪了。看来“男儿有泪不轻弹,只是未到伤心处。”啊!可见他内心又悲又苦又气又愤,到了极点!

怪不得他要自嘲自己的姓氏了!辛弃疾,辛弃疾,名字里都写满辛酸、辛苦啊!所以他在诗里自嘲自己的姓氏:“烈日秋霜,忠肝义胆,千载家谱。得姓何年,细参辛字,一笑君听取。艰辛做就,悲辛滋味,总是辛酸辛苦。更十分,向人辛辣,椒桂捣残堪吐。世间应有,芳甘浓美,不到吾家门户。”

艰辛、悲辛、辛酸、辛苦、辛辣,可谓五味杂陈、五内俱焚!

 

(五)升华主旨

1.通过刚刚的分析,辛弃疾在同学们的心中的形象更加丰满了。让我们再回到最初的话题,这样一个辛酸、辛苦,壮志未酬、一生在失意中度过的辛弃疾,你还觉得他是英雄吗?他的人生有没有更好的选择?同学们肯定在心中为他作了许多美好的设想,可辛弃疾却偏偏选择了四十年苦苦地坚守,那么,对于这样的辛弃疾,你还觉得他是英雄吗?我想通过今天解读,你们对“英雄”一词已经有了更加深刻的认识和理解了!(反思:从最开始对“英雄”一词的印象式解读、泛泛而谈的解读,到学过这首诗之后的更加具体、丰满、有血有肉的英雄形象,这是一种升华。)

2.课件展示材料:

1)“千古兴亡多少事,惟一难忘是英雄。没有辛弃疾这样的词人,文化人的历史或许就是一种软骨病的历史。掬起英雄泪,让我们都来尝尝其中的辛酸和那段被蹂躏的历史……”                            ——梁衡《把栏杆拍遍》

2)鲁迅《中国人失掉自信力了吗》:“我们从古以来,就有埋头苦干的人,有拼命硬干的人,有为民请命的人,有舍身求法的人,……这就是中国的脊梁!这就是中国的英雄!

(六)总结

师:今天,你们读到了一个满目雄浑苍凉秋色的辛弃疾,一个满耳断鸿哀鸣的辛弃疾,一个把吴钩看了、栏杆拍遍的辛弃疾,一个无人会其登临意的寂寞的辛弃疾;也读出了耻于归隐、耻于谋利的辛弃疾,一个追慕英雄、渴望建功立业的辛弃疾,一个感叹时光流逝的辛弃疾,更读到了一个洒下热泪的辛弃疾,一个悲剧英雄辛弃疾!

辛弃疾的一生,是在矛盾中苦苦挣扎的一生,也是执着坚守的一生。从从辛弃疾南归到去世的四十年间,朝廷怕他、烦他、忌他,对他时弃时用,用而又疑。国有危难时,招来用几天;时局稍稳,又弃他一边去。就像一块铁,时而被烧红捶打,时而又被扔到冷水中去淬火。

可是他呢?不学季鹰归隐,不学许汜谋私,始终怀着一颗忠心、一腔壮志在等待。哪怕泪流满面也始终不改一颗赤诚忠心,艾青曾说“为什么我的眼中常含泪水,因为我对这土地爱得深沉!”,这样的辛弃疾也许才是真正值得我们崇敬的英雄吧!

然而作为后人的我们也许应该感到庆幸。也正因为他英雄之意无人指,英雄之泪无人看,所以他使寄之于词。无法奔走沙场、血溅战袍,那就泪洒纸笺把他满腔雄心壮志化作杜鹃啼血式的悲愤长歌,为历史留下了一声声悲壮的呼喊、遗憾的叹气和无奈的自嘲。我们分明能从词中品味出他英雄人格的悲壮追求。他的词不是用墨写成的,而是用刀刻成的,是蘸着血和泪涂抹而成的。)

【最后让我们边拍着栏杆边齐声诵读这首浸染着英雄血泪的《水龙吟》,来搵一搵英雄之泪,向这位流着眼泪的英雄辛弃疾致敬!读到“遍”时拍桌子】

 

补充:郭沫若题写的对联:

铁板铜琶,继东坡,高唱大江东去;

美芹悲黍,冀南宋,莫随鸿雁南飞。

上联说辛弃疾词风豪放。“铁板铜琶”一词,本是前人评价苏东坡词风的话,而继承苏轼把词的豪放风格发扬光大,使它蔚然成为一大宗派的是辛弃疾。下联的内涵主要是说辛弃疾的黍离之悲、爱国情怀。

 

(七)教学反思

诗词要怎么上?这个问题一直困扰着我。这篇《水龙吟·登建康赏心亭》我尝试以“英雄”这个词为切入点,通过反复诵读的方式,以“我读出了一个怎样的辛弃疾”为贯穿文本的主要问题,意在让学生在进行“我”这个形象探讨的同时,体会词人内心复杂的情感,深味其悲与愤,从而加深学生对“英雄”形象的理解。并且,在对上下片的赏析中,体会词人“以文为词”的写作特色。

这是一次新的尝试,就教学效果而言,我自认为这种教学设计还是可以让学生有话可说的。学生的确能在抓朗读断句、轻重音的同时,关注词句,关注内涵,关注形象,关注情感,也的确能产生对“英雄”一词更为中国式的深入解读。但是在具体操作上,很对环节还不够成熟,希望在以后不断地磨练中获得进步。

 

附件:
    关闭窗口
    打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