栏目列表
[原创]问题情境创设例谈
发布时间:2017-05-27   点击:   来源:原创   录入者:课题研究

 问题情境创设例谈

常州市田家炳高级中学  胡叶    2012-9月发表于《语数外学习》

   语文,对人的一生,究竟有多么重要?是不是仅仅是一门语言学科,仅仅是高考的一门应试科目,我想凡是有识之士都会有清晰的认识。但是,在高考的压力下,在语文教师有意或无奈的选择中,机械训练、死记硬背、生搬硬套的功利课堂随处可见,导致学生对语文课缺乏兴趣,对语文学习缺乏动力,一片死气沉沉。教育,只有关注生命的发展,才称得上真正的教育,语文课堂应该是充盈着生命力、生机勃发的生命课堂。反观我们的课堂之所以出现上面所说的情况,笔者认为主要还是教师对语文教学的理解太狭隘,功利性太强,没有把语文教学的三维目标作为一个整体,没有把语文教学的视角投向人的生命发展的内核。

教学的核心是效益:笔者认为凡是能够有效促进学生知识、智力、情感、创造力、思维和实践能力等方面发展的教学才是有效教学,高效益的语文教学绝不仅仅是提升学生的应试能力。所以,在课堂上应该充分发挥语文教育的唤醒功能,激活学生在阅读文本时沉睡的生命意识。

其实,在语文教学中可以创设多种问题情境来激活学生思维的方法。

其一,营造情境,激活情感。以《赤壁赋》的教学为例。文中主、客在赤壁产生情感思绪的触发点是泛舟夜游所见的赤壁美景,以及由赤壁地名所引起的历史故事,而最关键的还是赤壁美景的理解,学生只有理解了作者笔下景物的特点,才会对第四节作者所写的人生虚无、人生短暂、人类渺小等人生体悟有所体会。如果我们老师不引导学生去关注,去探究,那么,学生是很难体会到作者笔下赤壁之景究竟美在哪里的。

怎样去体会景物之美呢?笔者设计了一个“美景再现”的探究环节。因为苏轼的文笔太凝练了,所以我们需要去用我们能理解的语言描绘一下苏轼泛舟赤壁究竟看到了怎样的美景。整个操作流程是这样的:

首先,要求学生围绕“泛舟夜游  赤壁之下  清风徐来   水波不兴”16个字来展开想象,描绘出作者眼见之景。

然后,交流同学们想象的美景,挑选出最好的作品大家交流。

出示学生优秀作品:

解缆放舟,出于江上,顿觉眼前一宽。晚霞已经流失了最后一道光彩,东边已经陷入青黑,西边还泛着白蒙蒙的亮色。茫茫大江,波平如镜,仿佛从天而来,又从天而去,赤壁之下,波流浸灌,与海相若。独立舟头,清风拂体,那是怎样的一种感觉啊!!!

在把作者粗线条勾勒的景物再现以后,然后引导学生思考:面对眼前之景,我们会产生怎样的感觉?从课堂实际教学的效果来看,学生在理解了景物的特征之后对苏轼在文中流露出来的生命渺小、自然永恒等思想就会有更深的体悟。

再如《始终眷恋着祖国》一文,如何让学生深入理解钱学森的爱国情怀成为理解课文的关键,而且很容易蜻蜓点水、浅尝辄止。如果这样的问题情境:“钱学森在国外多年,而且已经功成名就,为了回国更是受到许多不公正的待遇,如果你是钱学森,在经历这些事情时,会有什么样的想法?”学生在思考时必须要更进一步熟悉课文中有关钱学森的经历介绍,同时还要学会换位思考,这样样一来,学生的阅读理解的习惯得到培养,而且也能对钱老的爱国情怀有更深的体悟,而不仅仅是停留在口号上。

其二,创设两难问题情境,激活体验。譬如在《明天不封阳台》教学中设计这样一个情境:作者说明天不封阳台,事实上绝大多数人还是选择封阳台,那么到底要不要封阳台?学生可以就封阳台的利与弊进行交流,教师在适当的时机总结现代人生存的困惑。只有在充分思考交流的基础上,学生对于这篇文章中流露出来的现代城市生活远离自然、狭隘逼仄的生活的反思。

《品质》塑造了一位宁可饿死也要做最好的靴子的底层劳动者的形象,展现底层人物的人格坚守与人性光辉,但是现代社会的孩子却并不能理解这种行为。教师可以引导学生思考:“在格拉斯这种情况下,到底要不要做最好的靴子,如果是你面临这种情况,你会怎么做?”

学生通过对这样的问题的思考可以更深地刻感悟格拉斯的人格魅力,在领悟格拉斯品格的基础上也能对学生自己的人格产生影响,同时还能调动学生的生活经验,帮助格拉斯想办法来走出困境。

其三,引发几种观点交锋,激活思想。以《史记·刺客列传》为例,荆轲为什么要刺秦?对于原因的理解有很多,课上引导学生展开争论。究竟是出于侠义精神,还是想当英雄名垂千古,还是其它原因?经过激烈讨论,学生对于人物的思想品质会有更深的理解。新课标提出“要珍视学生的独特感受、体验和理解”,作为教师,要赋予学生解读作品的自由和时间,不要总是机械照搬,只有创设情境,给予学生思考的空间,才能真正激活学生的思维,使学生的思维能力、生命体悟都得到升华。

 

课堂是促进生命成长的地方。语文教学应该是鲜活生命体的多边互动,要让课堂成为学生进行语文实践的地方,而不是教师挥洒唾沫的地方;要让学生尽可能多地进行有效的思考与交流,而不是死记硬背、题海训练。只有激活学生的思维火花,才能真正提高学生语文学习的兴趣;只有唤醒学生的生命意识,才能提升学生的语文素养,才是真正有效的语文教学。说到底。语文教学就是凭借语言的魅力来激活情感,引发思维,催生感悟,拓宽视野,提升学生的生命的意义和质量。

 问题情境创设例谈

常州市田家炳高级中学  胡叶    2012-9月发表于《语数外学习》

   语文,对人的一生,究竟有多么重要?是不是仅仅是一门语言学科,仅仅是高考的一门应试科目,我想凡是有识之士都会有清晰的认识。但是,在高考的压力下,在语文教师有意或无奈的选择中,机械训练、死记硬背、生搬硬套的功利课堂随处可见,导致学生对语文课缺乏兴趣,对语文学习缺乏动力,一片死气沉沉。教育,只有关注生命的发展,才称得上真正的教育,语文课堂应该是充盈着生命力、生机勃发的生命课堂。反观我们的课堂之所以出现上面所说的情况,笔者认为主要还是教师对语文教学的理解太狭隘,功利性太强,没有把语文教学的三维目标作为一个整体,没有把语文教学的视角投向人的生命发展的内核。

教学的核心是效益:笔者认为凡是能够有效促进学生知识、智力、情感、创造力、思维和实践能力等方面发展的教学才是有效教学,高效益的语文教学绝不仅仅是提升学生的应试能力。所以,在课堂上应该充分发挥语文教育的唤醒功能,激活学生在阅读文本时沉睡的生命意识。

其实,在语文教学中可以创设多种问题情境来激活学生思维的方法。

其一,营造情境,激活情感。以《赤壁赋》的教学为例。文中主、客在赤壁产生情感思绪的触发点是泛舟夜游所见的赤壁美景,以及由赤壁地名所引起的历史故事,而最关键的还是赤壁美景的理解,学生只有理解了作者笔下景物的特点,才会对第四节作者所写的人生虚无、人生短暂、人类渺小等人生体悟有所体会。如果我们老师不引导学生去关注,去探究,那么,学生是很难体会到作者笔下赤壁之景究竟美在哪里的。

怎样去体会景物之美呢?笔者设计了一个“美景再现”的探究环节。因为苏轼的文笔太凝练了,所以我们需要去用我们能理解的语言描绘一下苏轼泛舟赤壁究竟看到了怎样的美景。整个操作流程是这样的:

首先,要求学生围绕“泛舟夜游  赤壁之下  清风徐来   水波不兴”16个字来展开想象,描绘出作者眼见之景。

然后,交流同学们想象的美景,挑选出最好的作品大家交流。

出示学生优秀作品:

解缆放舟,出于江上,顿觉眼前一宽。晚霞已经流失了最后一道光彩,东边已经陷入青黑,西边还泛着白蒙蒙的亮色。茫茫大江,波平如镜,仿佛从天而来,又从天而去,赤壁之下,波流浸灌,与海相若。独立舟头,清风拂体,那是怎样的一种感觉啊!!!

在把作者粗线条勾勒的景物再现以后,然后引导学生思考:面对眼前之景,我们会产生怎样的感觉?从课堂实际教学的效果来看,学生在理解了景物的特征之后对苏轼在文中流露出来的生命渺小、自然永恒等思想就会有更深的体悟。

再如《始终眷恋着祖国》一文,如何让学生深入理解钱学森的爱国情怀成为理解课文的关键,而且很容易蜻蜓点水、浅尝辄止。如果这样的问题情境:“钱学森在国外多年,而且已经功成名就,为了回国更是受到许多不公正的待遇,如果你是钱学森,在经历这些事情时,会有什么样的想法?”学生在思考时必须要更进一步熟悉课文中有关钱学森的经历介绍,同时还要学会换位思考,这样样一来,学生的阅读理解的习惯得到培养,而且也能对钱老的爱国情怀有更深的体悟,而不仅仅是停留在口号上。

其二,创设两难问题情境,激活体验。譬如在《明天不封阳台》教学中设计这样一个情境:作者说明天不封阳台,事实上绝大多数人还是选择封阳台,那么到底要不要封阳台?学生可以就封阳台的利与弊进行交流,教师在适当的时机总结现代人生存的困惑。只有在充分思考交流的基础上,学生对于这篇文章中流露出来的现代城市生活远离自然、狭隘逼仄的生活的反思。

《品质》塑造了一位宁可饿死也要做最好的靴子的底层劳动者的形象,展现底层人物的人格坚守与人性光辉,但是现代社会的孩子却并不能理解这种行为。教师可以引导学生思考:“在格拉斯这种情况下,到底要不要做最好的靴子,如果是你面临这种情况,你会怎么做?”

学生通过对这样的问题的思考可以更深地刻感悟格拉斯的人格魅力,在领悟格拉斯品格的基础上也能对学生自己的人格产生影响,同时还能调动学生的生活经验,帮助格拉斯想办法来走出困境。

其三,引发几种观点交锋,激活思想。以《史记·刺客列传》为例,荆轲为什么要刺秦?对于原因的理解有很多,课上引导学生展开争论。究竟是出于侠义精神,还是想当英雄名垂千古,还是其它原因?经过激烈讨论,学生对于人物的思想品质会有更深的理解。新课标提出“要珍视学生的独特感受、体验和理解”,作为教师,要赋予学生解读作品的自由和时间,不要总是机械照搬,只有创设情境,给予学生思考的空间,才能真正激活学生的思维,使学生的思维能力、生命体悟都得到升华。

 

课堂是促进生命成长的地方。语文教学应该是鲜活生命体的多边互动,要让课堂成为学生进行语文实践的地方,而不是教师挥洒唾沫的地方;要让学生尽可能多地进行有效的思考与交流,而不是死记硬背、题海训练。只有激活学生的思维火花,才能真正提高学生语文学习的兴趣;只有唤醒学生的生命意识,才能提升学生的语文素养,才是真正有效的语文教学。说到底。语文教学就是凭借语言的魅力来激活情感,引发思维,催生感悟,拓宽视野,提升学生的生命的意义和质量。

 问题情境创设例谈

常州市田家炳高级中学  胡叶    2012-9月发表于《语数外学习》

   语文,对人的一生,究竟有多么重要?是不是仅仅是一门语言学科,仅仅是高考的一门应试科目,我想凡是有识之士都会有清晰的认识。但是,在高考的压力下,在语文教师有意或无奈的选择中,机械训练、死记硬背、生搬硬套的功利课堂随处可见,导致学生对语文课缺乏兴趣,对语文学习缺乏动力,一片死气沉沉。教育,只有关注生命的发展,才称得上真正的教育,语文课堂应该是充盈着生命力、生机勃发的生命课堂。反观我们的课堂之所以出现上面所说的情况,笔者认为主要还是教师对语文教学的理解太狭隘,功利性太强,没有把语文教学的三维目标作为一个整体,没有把语文教学的视角投向人的生命发展的内核。

教学的核心是效益:笔者认为凡是能够有效促进学生知识、智力、情感、创造力、思维和实践能力等方面发展的教学才是有效教学,高效益的语文教学绝不仅仅是提升学生的应试能力。所以,在课堂上应该充分发挥语文教育的唤醒功能,激活学生在阅读文本时沉睡的生命意识。

其实,在语文教学中可以创设多种问题情境来激活学生思维的方法。

其一,营造情境,激活情感。以《赤壁赋》的教学为例。文中主、客在赤壁产生情感思绪的触发点是泛舟夜游所见的赤壁美景,以及由赤壁地名所引起的历史故事,而最关键的还是赤壁美景的理解,学生只有理解了作者笔下景物的特点,才会对第四节作者所写的人生虚无、人生短暂、人类渺小等人生体悟有所体会。如果我们老师不引导学生去关注,去探究,那么,学生是很难体会到作者笔下赤壁之景究竟美在哪里的。

怎样去体会景物之美呢?笔者设计了一个“美景再现”的探究环节。因为苏轼的文笔太凝练了,所以我们需要去用我们能理解的语言描绘一下苏轼泛舟赤壁究竟看到了怎样的美景。整个操作流程是这样的:

首先,要求学生围绕“泛舟夜游  赤壁之下  清风徐来   水波不兴”16个字来展开想象,描绘出作者眼见之景。

然后,交流同学们想象的美景,挑选出最好的作品大家交流。

出示学生优秀作品:

解缆放舟,出于江上,顿觉眼前一宽。晚霞已经流失了最后一道光彩,东边已经陷入青黑,西边还泛着白蒙蒙的亮色。茫茫大江,波平如镜,仿佛从天而来,又从天而去,赤壁之下,波流浸灌,与海相若。独立舟头,清风拂体,那是怎样的一种感觉啊!!!

在把作者粗线条勾勒的景物再现以后,然后引导学生思考:面对眼前之景,我们会产生怎样的感觉?从课堂实际教学的效果来看,学生在理解了景物的特征之后对苏轼在文中流露出来的生命渺小、自然永恒等思想就会有更深的体悟。

再如《始终眷恋着祖国》一文,如何让学生深入理解钱学森的爱国情怀成为理解课文的关键,而且很容易蜻蜓点水、浅尝辄止。如果这样的问题情境:“钱学森在国外多年,而且已经功成名就,为了回国更是受到许多不公正的待遇,如果你是钱学森,在经历这些事情时,会有什么样的想法?”学生在思考时必须要更进一步熟悉课文中有关钱学森的经历介绍,同时还要学会换位思考,这样样一来,学生的阅读理解的习惯得到培养,而且也能对钱老的爱国情怀有更深的体悟,而不仅仅是停留在口号上。

其二,创设两难问题情境,激活体验。譬如在《明天不封阳台》教学中设计这样一个情境:作者说明天不封阳台,事实上绝大多数人还是选择封阳台,那么到底要不要封阳台?学生可以就封阳台的利与弊进行交流,教师在适当的时机总结现代人生存的困惑。只有在充分思考交流的基础上,学生对于这篇文章中流露出来的现代城市生活远离自然、狭隘逼仄的生活的反思。

《品质》塑造了一位宁可饿死也要做最好的靴子的底层劳动者的形象,展现底层人物的人格坚守与人性光辉,但是现代社会的孩子却并不能理解这种行为。教师可以引导学生思考:“在格拉斯这种情况下,到底要不要做最好的靴子,如果是你面临这种情况,你会怎么做?”

学生通过对这样的问题的思考可以更深地刻感悟格拉斯的人格魅力,在领悟格拉斯品格的基础上也能对学生自己的人格产生影响,同时还能调动学生的生活经验,帮助格拉斯想办法来走出困境。

其三,引发几种观点交锋,激活思想。以《史记·刺客列传》为例,荆轲为什么要刺秦?对于原因的理解有很多,课上引导学生展开争论。究竟是出于侠义精神,还是想当英雄名垂千古,还是其它原因?经过激烈讨论,学生对于人物的思想品质会有更深的理解。新课标提出“要珍视学生的独特感受、体验和理解”,作为教师,要赋予学生解读作品的自由和时间,不要总是机械照搬,只有创设情境,给予学生思考的空间,才能真正激活学生的思维,使学生的思维能力、生命体悟都得到升华。

 

课堂是促进生命成长的地方。语文教学应该是鲜活生命体的多边互动,要让课堂成为学生进行语文实践的地方,而不是教师挥洒唾沫的地方;要让学生尽可能多地进行有效的思考与交流,而不是死记硬背、题海训练。只有激活学生的思维火花,才能真正提高学生语文学习的兴趣;只有唤醒学生的生命意识,才能提升学生的语文素养,才是真正有效的语文教学。说到底。语文教学就是凭借语言的魅力来激活情感,引发思维,催生感悟,拓宽视野,提升学生的生命的意义和质量。

 问题情境创设例谈

常州市田家炳高级中学  胡叶    2012-9月发表于《语数外学习》

   语文,对人的一生,究竟有多么重要?是不是仅仅是一门语言学科,仅仅是高考的一门应试科目,我想凡是有识之士都会有清晰的认识。但是,在高考的压力下,在语文教师有意或无奈的选择中,机械训练、死记硬背、生搬硬套的功利课堂随处可见,导致学生对语文课缺乏兴趣,对语文学习缺乏动力,一片死气沉沉。教育,只有关注生命的发展,才称得上真正的教育,语文课堂应该是充盈着生命力、生机勃发的生命课堂。反观我们的课堂之所以出现上面所说的情况,笔者认为主要还是教师对语文教学的理解太狭隘,功利性太强,没有把语文教学的三维目标作为一个整体,没有把语文教学的视角投向人的生命发展的内核。

教学的核心是效益:笔者认为凡是能够有效促进学生知识、智力、情感、创造力、思维和实践能力等方面发展的教学才是有效教学,高效益的语文教学绝不仅仅是提升学生的应试能力。所以,在课堂上应该充分发挥语文教育的唤醒功能,激活学生在阅读文本时沉睡的生命意识。

其实,在语文教学中可以创设多种问题情境来激活学生思维的方法。

其一,营造情境,激活情感。以《赤壁赋》的教学为例。文中主、客在赤壁产生情感思绪的触发点是泛舟夜游所见的赤壁美景,以及由赤壁地名所引起的历史故事,而最关键的还是赤壁美景的理解,学生只有理解了作者笔下景物的特点,才会对第四节作者所写的人生虚无、人生短暂、人类渺小等人生体悟有所体会。如果我们老师不引导学生去关注,去探究,那么,学生是很难体会到作者笔下赤壁之景究竟美在哪里的。

怎样去体会景物之美呢?笔者设计了一个“美景再现”的探究环节。因为苏轼的文笔太凝练了,所以我们需要去用我们能理解的语言描绘一下苏轼泛舟赤壁究竟看到了怎样的美景。整个操作流程是这样的:

首先,要求学生围绕“泛舟夜游  赤壁之下  清风徐来   水波不兴”16个字来展开想象,描绘出作者眼见之景。

然后,交流同学们想象的美景,挑选出最好的作品大家交流。

出示学生优秀作品:

解缆放舟,出于江上,顿觉眼前一宽。晚霞已经流失了最后一道光彩,东边已经陷入青黑,西边还泛着白蒙蒙的亮色。茫茫大江,波平如镜,仿佛从天而来,又从天而去,赤壁之下,波流浸灌,与海相若。独立舟头,清风拂体,那是怎样的一种感觉啊!!!

在把作者粗线条勾勒的景物再现以后,然后引导学生思考:面对眼前之景,我们会产生怎样的感觉?从课堂实际教学的效果来看,学生在理解了景物的特征之后对苏轼在文中流露出来的生命渺小、自然永恒等思想就会有更深的体悟。

再如《始终眷恋着祖国》一文,如何让学生深入理解钱学森的爱国情怀成为理解课文的关键,而且很容易蜻蜓点水、浅尝辄止。如果这样的问题情境:“钱学森在国外多年,而且已经功成名就,为了回国更是受到许多不公正的待遇,如果你是钱学森,在经历这些事情时,会有什么样的想法?”学生在思考时必须要更进一步熟悉课文中有关钱学森的经历介绍,同时还要学会换位思考,这样样一来,学生的阅读理解的习惯得到培养,而且也能对钱老的爱国情怀有更深的体悟,而不仅仅是停留在口号上。

其二,创设两难问题情境,激活体验。譬如在《明天不封阳台》教学中设计这样一个情境:作者说明天不封阳台,事实上绝大多数人还是选择封阳台,那么到底要不要封阳台?学生可以就封阳台的利与弊进行交流,教师在适当的时机总结现代人生存的困惑。只有在充分思考交流的基础上,学生对于这篇文章中流露出来的现代城市生活远离自然、狭隘逼仄的生活的反思。

《品质》塑造了一位宁可饿死也要做最好的靴子的底层劳动者的形象,展现底层人物的人格坚守与人性光辉,但是现代社会的孩子却并不能理解这种行为。教师可以引导学生思考:“在格拉斯这种情况下,到底要不要做最好的靴子,如果是你面临这种情况,你会怎么做?”

学生通过对这样的问题的思考可以更深地刻感悟格拉斯的人格魅力,在领悟格拉斯品格的基础上也能对学生自己的人格产生影响,同时还能调动学生的生活经验,帮助格拉斯想办法来走出困境。

其三,引发几种观点交锋,激活思想。以《史记·刺客列传》为例,荆轲为什么要刺秦?对于原因的理解有很多,课上引导学生展开争论。究竟是出于侠义精神,还是想当英雄名垂千古,还是其它原因?经过激烈讨论,学生对于人物的思想品质会有更深的理解。新课标提出“要珍视学生的独特感受、体验和理解”,作为教师,要赋予学生解读作品的自由和时间,不要总是机械照搬,只有创设情境,给予学生思考的空间,才能真正激活学生的思维,使学生的思维能力、生命体悟都得到升华。

 

课堂是促进生命成长的地方。语文教学应该是鲜活生命体的多边互动,要让课堂成为学生进行语文实践的地方,而不是教师挥洒唾沫的地方;要让学生尽可能多地进行有效的思考与交流,而不是死记硬背、题海训练。只有激活学生的思维火花,才能真正提高学生语文学习的兴趣;只有唤醒学生的生命意识,才能提升学生的语文素养,才是真正有效的语文教学。说到底。语文教学就是凭借语言的魅力来激活情感,引发思维,催生感悟,拓宽视野,提升学生的生命的意义和质量。

 

附件:
    关闭窗口
    打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