栏目列表
从《赤壁赋》美景探究的教学实践
发布时间:2017-05-27   点击:   来源:原创   录入者:课题研究

 从《赤壁赋》美景探究的教学实践

浅谈中学语文阅读教学中探究点的设计

常州市田家炳实验中学   胡叶  此文发表于《语文学刊》20121

苏轼《赤壁赋》描写了月夜的美好景色和泛舟大江饮酒赋诗的舒畅心情,然后通过客人的洞箫吹奏极其幽怨的声调,引起主客之间的一场问答,文章的重点便转移到人生态度问题的论辩上,通过虚设“主客”的方式,巧妙展现了作者被贬谪后内心的矛盾冲突。此文含而不露,意在言外,深厚感情融于景物描写之中,满腔的悲愤寄寓在旷达的风貌之下。此文名声响亮,赞誉众多,然而我们在教授这样一篇流传千古的名文时,总感觉难以引导学生真正走入文本,去体会苏轼内心高扬的人生理想与现实的失落窘迫形成的巨大反差所带来的情感冲突,去体会苏子在黄州月夜寻求精神寄托的微妙情绪,去体会一代文豪在面对人生困境时发出的不屈呐喊,通常采用的介绍写作背景,疏通文言理解的障碍,或者老师直接介绍的方法,都只是隔靴搔痒,难以真正理解文本自然流淌的内在脉络。

笔者认为理解的关键就在第一小节的赤壁美景之中,只有充分探究体会到那些美景的特点才会更好地理解后文“客”的思想、“主”的哲理。

现在先来梳理一下全文的脉络。

第一段,描写夜游赤壁的情景,展现了一个诗情画意的境界:清风明月交织,露珠和水色辉映。在这澄澈、幽美的夜景中,主客秋夜荡舟,把酒诵诗。置身于如此良辰美景之中,作者油然而生“遗世”“羽化”之乐,不禁飘飘欲仙。

第二段,写作者饮酒放歌的欢乐和客人悲凉的箫声。箫声起,悲意生。哀怨,爱慕,哭泣,申诉,潜龙舞,新妇泣,六个比喻,渲染萧声的悲凉,主客触景生情,由欢乐转为悲凉,引起下文主客问答的议论。

第三段,写客人解读箫声悲凉的原因。分析起来原因有四:一、客人从眼前的明月、江水、山川,想到曹操的诗。想起世间万物,英雄豪杰,不过是过眼烟云,随着岁月的流逝而灰飞烟灭,风流散尽,从而想到人生的虚无,想到自己可能青春虚度,不禁悲从中来。二、由眼前无限开阔的茫茫大江想到人类自身“渺沧海之一粟”,如此渺小的平凡人与曹、周相比,不是更加无所作为了吗,由此而悲。三、面对逝者如斯的大江,作者还想到人生的短暂,不是更加要一事无成了吗?由此而更悲。四、渴望象神仙一样永久长存,从而有机会来建功立业,知道这种情况绝不可能,这种清醒更使自己愈悲。

第四段,写“苏子”分析,更是照应文章第一段的写景,以明月江水作比,说明世界的万物和人生,都既有变的一面,又有不变的一面。从变的角度看,天地万物就连一眨眼的工夫都不能保持不变;从不变的角度看,万物和人类都是永久不变的,用不着羡慕无穷和明月的永不增减,也用不着贪求人生长久,而应珍惜眼前拥有,保持旷达乐观的态度。

第五段,写客人转悲为喜,主客开怀畅饮,兴尽入睡。这个结尾意味深长,既照应了开头超然欲仙的快乐,又是向政敌的一种暗示:我虽然遭受迫害,贬谪黄州,但我的日子过得并不错,既不寂寞也无苦恼。这实际上是一种抗议。

我可以简单理解为:秋夜泛舟,见景生情;触景生情,主客异现;客人解释悲因;主人开释乐因;最后,主客解脱,同归于乐。其中,引发主客不同情感思绪与人生态度的触发点是泛舟夜游所见的赤壁美景,以及由赤壁地名所引起的历史故事,而最关键的还是赤壁美景的理解,学生只有理解了作者笔下景物的特点,才会对第四节作者所写的人生虚无、人生短暂、人类渺小等人生观有所体会。下面来分析景物特点。

《赤壁赋》第一段中描绘的景物按时间顺序共分两部分:月出之前与月出之后。月出之前8个字:清风徐来,水波不兴。月出之后8个字:白露横江,水光接天。如果我们老师不引导学生去关注,去探究,那么,学生是很难体会到作者笔下赤壁之景究竟美在哪里的。

怎样去体会景物之美呢?笔者设计了一个“美景再现”的探究环节。因为苏轼的文笔太凝练了,所以需要我们用学生能理解的语言描绘一下苏轼泛舟赤壁看到的美景。整个操作流程是这样的:

首先,要求学生围绕“泛舟夜游  赤壁之下  清风徐来   水波不兴 月出东山 白露横江 水光接天”7个关键词来展开想象,描绘出作者眼见之景。

然后,交流同学们想象的美景,挑选出最好的作品大家交流。

最后,引导学生思考:面对眼前之景,我们会产生怎样的感觉?

下面截选一段课堂实录来说明体会景物的重要性。

一、出示学生优秀作品:

解缆放舟,出于江上,顿觉眼前一宽。晚霞已经流失了最后一道光彩,东边已经陷入青黑,西边还泛着白蒙蒙的亮色。茫茫大江,波平如镜,仿佛从天而来,又从天而去,赤壁之下,波流浸灌,与海相若。独立舟头,清风拂体,那是怎样的一种感觉啊!!!

    二、师生探讨

师: 这位同学写的怎样?

生(齐):好!

师:好在哪里?

1:生动再现了当时当地的景色。

2:把赤壁长江的特点写出来了。

师:那么,这段景物描写所写的景物呈现了什么特点呢?

3:场面很大。

师:我觉得用词不够贴切,能否换一个书面色彩更浓的词。

4:浩荡渺远。

5:开阔浩瀚。

6:静谧安详。

师:我觉得大家分析的非常好。试想一下,我们在面对这样的景色时会产生怎样的情感?

7:我到长江边去过,给我感觉非常开阔,人的胸襟仿佛一下就扩大了,什么不开心的事都不放在心上了。

8:面对如此宽阔的大江,可能我觉得会感觉到自身的渺小。

9:如此美景,我要是在这里有一个房子,能天天享受一下,那该多好啊!

师:是啊,可惜美景不常在,人生不长存,又有多少人能有这样的机会呢。更或许当你天天处于这种美景中时,可能又会视若无睹了。人生永远处于这样的矛盾中:得到的永远不珍惜,失去了才知道可贵。所以,我们还要学会珍惜眼前拥有的美好。

师:刚才两位同学的发言,我非常赞同,而且我从文章里发现苏轼的感觉和大家是一样的。你能把苏轼面对大江时的具体想法找出来吗?

10:“于是饮酒乐甚,扣舷而歌之”他很开心。

11:“寄蜉蝣于天地,渺沧海之一粟”他感觉到自身渺小。

12:“哀吾生之须臾,羡长江之无穷”他感觉到人生的短暂。

师:关于这一条,我要补充一下,可能有的同学不懂,为什么面对滔滔江水会想到人生短暂呢?这要从孔子说起,自从孔子站在大江之上,发出了一声感叹:“逝者如斯夫,不舍昼夜”以后,一般的文人士大夫都会由滔滔江水而想起人生短暂的人生命题。因为江水可以从古流到今,而我们人生却很短暂。刚才三位同学所分析的也是苏轼面对眼前美景产生悲伤情绪的原因。继续。

13:“苟非吾之所有,虽一毫而莫取”不要贪求自己不能得到的东西,要珍惜自己的拥有。所谓知足常乐。

14:“惟江上之清风,与山间之明月,耳得之而为声,目遇之而成色,取之无禁,用之不竭,是造物者之无尽藏也,而吾与子之所共食。”把握现在,珍惜眼前,就能快乐了。

师:非常好。刚才同学讲的都是苏轼快乐的原因。还有一条:自其变者而观之,则天地曾不能以一瞬;自其不变者而观之,则物与我皆无尽也。这句话告诉我们看问题可以有两个角度,我们应该从不变的角度看问题,这样我们就不会感到人生短暂而悲伤了。譬如:苏轼的这篇文章写于700多年前了,苏轼虽然早已不在,但他留下的精神烙印只要中华文化不灭就会永久长存,所谓“人生代代无穷已,江月年年望相似”,个体生命虽然短暂,但人类的生命场合却是生生不息的。

……

总结:这节课,笔者认为学生对于文本中的苏轼的情感还是开掘地比较到位的,究其原因还在于学生对第一节描写的赤壁美景解读的比较到位。由此,引发出笔者对探究式教学中探究点的设计的思考,现在很多语文课,尤其公开课,都是为探究而探究,无疑而探,无惑而探,其实质还是穿新鞋、走老路。那么,应该怎样设计探究点呢?

笔者认为应该有以下几个原则:

其一:探究理解文本的关键点。上文的教学设计就是基于赤壁美景的理解这个关键,再如《鸟啼》,全文贯穿着作者对“生命”与“死亡”的思考,但是这种思考是建立在鸟儿面对寒冷带来的死亡的顽强之上的,只有先理解了鸟儿的形象才能理解“生命”与“死亡”的主题,撇开文章前半段的描写,而围绕“生”与“死”展开的讨论都是脱离文本的无本之木、无源之水。

其二:探究学生的困难点、疑惑点。《像山那样思考》学生理解的困难点就是“山是怎样思考的”这个问题,把这个问题探究明白了,那么,文章也就不难理解了。只有抓住学生理解的困难点、疑惑点,才会激发学生思维的火花,才会发展学生思维的能力,才会产生有“生气”的课堂。

其三:探究各科知识的交叉点。语文是一门综合性学科,教材内容涉及的知识面极为广泛。如鲁迅《社戏》中“淡黑的起伏的连山……向船尾跑去了,但我却还以为船慢”,正描述了物体相对运动的原理,《看云识天气》中包含有气象知识、《黄河颂》中涉及的史地知识。教学这类课文的这些“交叉知识”时,教师若能引导学生“跨领域学习,与其他课程相结合”,并以此拟定选题,让学生在探究中知其所以然,就能够实现“课标”所要求的“使学生在不同内容和方法的相互交叉、渗透和整合中开阔视野,提高学习效率”的目的。

其四:探究观点争论分歧处。中学语文教材的选文,大多是一些非常优秀的作品。众所周知,越优秀作品内涵就越丰富,就越耐人反复思量。如教学鲁迅《从百草园到三味书屋》的主题、《雷雨》中周朴园对于梅侍萍的怀念究竟是真情还是假意等,可针对不同的理解来要求学生反复阅读文本、搜集材料作深入探究,并得出自己的观点。

其五:探究与课文相匹配的相关内容的比较点。教学一篇课文时,可寻找一些与之相配对的阅读内容,可以是同一题材的其他作品,也可以是同一作者的其他作品,让学生进行比较阅读后,开展探究。如教学《最后一课》时,可将《四世同堂》中写祁瑞宣老师在北平沦陷后上第一堂课时的反常表现与韩麦尔先生在宣布下课时的反常进行比较,让学生在感受崇高的爱国主义情感的同时去了解同一主题下文学作品的异国同工之处。教学《孔乙己》一文,可将《阿Q正传》作为相匹配的相关文章,让学生阅读后对孔乙己和阿Q命运的相似性进行比较探究,等等。

 

附件:
    关闭窗口
    打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