常州市田家炳高级中学
校级小课题中期评估表
学 科 分 类 物 理
课 题 名 称 高中物理新授课中微视频教学的研究初探
课 题 负 责 人 周颖洁
负责人所在教研组 物理教研组
填 表 日 期 2015年3月10号
拟 结 题 时 间 2015年7月
常州市田家炳高级中学教师发展处制
2015年3月
一、课题组成员(不超过8人)研究概述
姓 名 |
主 要 成 果 |
周颖洁 |
2015年1月论文《浅析微视频教学模式下物理进阶作业的设计》发表在《常州教师教育》 ; 微视频制作模块:《运动的描述》 |
黄艳 |
任教实验班高一(1)班,对比班级高一(2)班; 制作微视频模块:《牛顿运动定律》 |
朱丹丹 |
任教实验班高一(6)班,对比班级高一(10)班; 制作微视频模块:《牛顿运动定律》 |
张敏 |
微视频制作模块:《相互作用》 |
王易 |
微视频制作模块:《运动的描述》 |
冯刚 |
微视频制作模块:《匀变速直线运动》 |
许敬茹 |
指导,提供微视频制作的PPT素材等 |
|
|
|
|
|
|
二、课题研究进展情况(研究什么问题;怎样开展研究的;问题解决的程度如何。限2000字以内)
一、问题的提出 微视频教学的最初来源是慕课。慕课是对英文缩略词MOOCs的音译,是大规模开放在线课程(Massive Open Online Courses)的英文缩写,大规模、开放、在线、课程便是其中最鲜明的四个特点。因此,慕课是一种全新的视频教学模式,而微视频是慕课的重要载体。学生课前学习微视频,完成进阶作业;根据学生微视频和作业完成情况,教师在课堂上有针对性地帮助学生完成知识的巩固和强化、梳理总结、拓展深化或创造探究等,这就是“翻转课堂”教学模式。 作为重要载体的教学微视频,是指围绕某一知识点展开教学,将一节原本45分钟的课录制成几小节活泼、易懂易学的微课程的视频短片。它的特点是内容广泛,生动活泼,更能引起学生兴趣,便于保存和检索,视频形态多样,可通过手机、MP4、ipad、电脑等多种视频终端摄录或播放。 这种学习模式对于微视频课程的开发提出了更高的要求,教师不仅要设计长度合适、内容科学、贴近学生情况的微视频,还要完成录制及后期修改等任务,并设计合理的配套作业。更要考虑如何利用微视频充分调动学生的学习主动性,以让学生更好地掌握教学内容,培养自学能力,更大限度地激发自主学习的内驱力,引导学生获取知识,习得能力,体验到学习的乐趣和成功的快乐。 微视频是一个新生事物,它悄悄点燃了在线学习的星星之火,它正在对传统的教学模式产生强大的冲击,它在推广过程中一方面改变了学生的学习和教师的教学,另一方面也在不断完善自己,以适应我国的教育国情。微视频在实行过程中势必会出现很多阻碍,也可能会遇到操作上的困难,对微视频在实际教学中应用的研究,可以对微视频的施行起到积极地推动作用。 二、研究内容 常州市目前已有不少学校的老师对微视频教学展开了积极的研究和探索,然而都处于零星状态,要开发成一门成熟的课程,还需要很长的路要走。 近年来,我校的翻转课堂教学在校长室的大力支持下,开展得如火如荼。物理作为翻转课堂实施的实验学科,是我校翻转课堂的主力军和先锋。全组教师积极参与微视频制作,已经摸索了一套有自己特色的制作和教学方法。 PPT的设计与制作 PPT的设计与制作是微视频录制的保障。结合传统课堂的PPT材料,为微视频量身定做修改成为一个精而短的素材。一般来说,一次微视频需要10到15张PPT。 微视频的录制 应用Camtasia studio 8录屏软件,可以随意进行剪辑,以控制时长和质量。 配套作业的设计 一个微视频对应一个知识点或一段实验教学,完成一段特定的任务,根据每天的任务,配套作业分为前测和后测,实时制定。 实时反馈并修订 考虑到微视频使用的可延续性,在实际教学中应及时反馈问题,并提出整改措施,为以后的应用提供更好的经验。 三、研究方法 1. 行动研究法:对课题情景和过程进行全程追踪,在教学实践中分析、优化、改进课题实验方案。 2. 文献资料法。以国内外公开发表的有关的论文为参考,认真仔细阅读,通过比较、分析、综合,结合我校实际情况,不断改善教学。 3. 调查研究法。在教育理论的指导下,运用实验班和普通班对比,对微视频教学现状进行科学分析,进行亲历实践,并搜集具体教学案例,获得第一手资料,增强课题研究的针对性。 4. 案例分析法:通过案例分析来指导开展探究教学。 四、初步成效 一个学期下来我们一共利用了数十个微视频,进行了六章内容的学习。鉴于我们微视频的制作尚处于初级阶段,目前只涉及到新课内容的讲解,因此我们在实验班并未全盘实施翻转课堂教学模式,就课时来说,采用率约占一半。为了更好地监控翻转课堂实施效果,我们在每一章新的内容授课之前,会结合高一学生的知识基础出一份“前情测试”,实验班和普通班同时做并批分,了解两班学生的基础差异;学习结束之后还会做一份“学后测试”,比较两种不同授课方式下学生掌握知识的差异。 几个月下来也逐渐形成了我们的翻转课堂教学模式,即:学生提前一天观看微视频自学,并完成自主学习学案→教师批阅学案,总结学生的疑惑→以解惑为主线实施课堂教学→适当拓展,提升学生解决问题的能力→进行巩固训练,及时检测学生掌握情况。 学生在感悟中写到:翻转课堂调整了课堂内外的时间,模式新颖,相对于传统的教学课堂来说,我们多了一个在课余时间了解将要学习的内容或有关基础知识的环节,这使得上课时的效率提高,让问题能够扩展,并在基础之上更深入,这显然比灌输知识来得更加轻松自如且妙趣横生。课上的讨论环节和师生互动环节也可以让问题更清晰,分析更透彻,提高了目标性,使我收获颇丰。课上适当的习题也增加了知识的熟练度,这样,课后的负担也不至于过重。
|
三、取得的阶段成果(包括出版、发表的成果、已产生的实践反映及专家、行政领导的评价等。已发表的论文,请注明发表的时间及刊物) 周颖洁 论文《浅析微视频教学模式下物理进阶作业的设计》发表在《常州教师教育》2015年1月; 黄艳公开课《力的合成》 ,听课人员:市教育局领导、教科院研究院、兄弟学校相关领导; 朱丹丹公开课《圆周运动》 ,听课人员:华东师范大学 截止目前,完成人教版教材必修一和必修二两本书的微视频录制三十多个,完成了六章的教学。两个实验班实施翻转课堂教学一个多学期。 《常州晚报》专门对我校翻转课堂进行了报道。
|
四、课题研究中存在的问题或不足
1、在一个多学期的课题研究中,我们为微视频的有效课堂教学做出了不少有益的探索,得到了很多宝贵的经验,但没有形成文字以论文等形式记录下来。 2、每次制作的视频是教师根据以往经验,决定难度和强度,缺乏统一有效的指导,个人色彩过于浓烈,使每个版块的微视频风格差异非常巨大,无形中给学生的理解增加了负担。 3、由于教学条件的限制,住宿班的学生是统一在教室中观看微视频,和看电影类似,对于微视频中出现的不太明白的地方,不能拖回去循环播放,使得微视频的有效性大大下降。 4、没有及时有效对使用后的微视频做出修改。 5、教师参与的热情和主动性不够,阻碍了课题研究的纵深发展。
|
五、下阶段研究计划及确保最终成果的主要措施
本学期继续以实验班教学为依托,精选精做微视频,加强前测和后测,加强对学生的动态追踪和访问,及时有效做好记录工作。 1、课题组教师及时记录录制和教学中产生的智慧和火花,积极撰写论文和反思。多学习上海等翻转课堂先行地区形成的宝贵经验,争取形成一套完善的适合我校学生的教学模式。 2、避免微视频制作碎片化,使之具有学科系统性和连贯性,对微视频制作的格式、时间以及难度提出大致框架,使所有微视频能够有效衔接。 3、改善观看条件,同时将微视频传到班级群空间,学生回家之后可以下载观看,针对自己不明白的地方,反复思考揣摩,尽最大可能发挥微视频的功效。
|
六、评估小组意见
|
||||
七
评 估 小 组 成 员
|
职务职称 |
姓 名 |
所在教研组 |
签 名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八、教师发展处评估意见
公章 负责人签字(盖章) 年 月 日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