栏目列表
您现在的位置是:首页>>新闻资讯>>田中要闻>>文章内容
“爱”在这一刻无限升华
发布时间:2010-02-26   点击:   来源:   录入者:潘梦君

   “爱”不是名词,而是动词,“爱”需要我们用实际行动来表达。当五星红旗高高飘扬,四千人豪情满怀地高唱国歌的时候;当一排排学生涌向前排,紧紧拥抱自己的班主任老师的时候;当一位位家长主动走上前去,向自己孩子的老师致敬的时候;当一位位学生主动跪下,久久凝望父母脸上日渐苍老的容颜的时候;当学生们紧握父母双手,深深地向他们鞠躬致意的时候,“爱”的真正含义在这一刻无限升华……。这感人的一幕幕在常州市田家炳实验中学的操场上激情上演。

225,常州市田家炳实验中学有幸邀请到中国时代之声荣誉团长、首席演讲家邹越教授亲临现场,为4000名学生、家长和老师作了题为《让生命充满爱》的大型校园激情演讲。

在演讲过程中,邹越教授用一个个鲜活的事例和充满激情的声音,讲述着最简单最平实的道理:如何热爱祖国,如何尊敬师长,爱自己的父母,热爱自己的生命。“像是一场顿悟,明白原来自己是如此幸福。”活动中,邹越教授用感人至深的事例和声情并茂的讲演,组织台上台下有效互动,使师生和家长获得了“爱祖国、爱老师、爱父母、爱自己”的情操教育。台下师生相拥,母子(女)、父子(女)相拥垂泪的场面让人动容。

就在孩子们双手举向天空,大声告诉父母:爸爸!您辛苦了,我爱你妈!您辛苦了,我爱你......”的高潮时分,老天似乎也听到了孩子们真切的话语,留下了幸福的泪水。演讲活动并未因此受到任何影响,邹越教授依旧冒雨进行演讲,他的精神感动了在场的每一位观众。一位孩子的家长为老师送伞,老师谢绝了,他用更饱含激情的演讲感染着每一位聆听者。

  一位高一的学生表示,邹越教授的演讲让自己好像一下子长大了不少,感觉多了一份责任,学会了如何感恩。

  一位高三学生的家长告诉记者,听了邹越教授的演讲,通过今天和老师的零距离接触,真正体会到了老师育人的不易,平时对自己孩子的班主任总有着这样和那样的不理解,此刻都在握手和拥抱中一一化解,孩子的教育需要学校、社会、家长三方共同努力才能真正实现共赢。同时,今天的演讲也教育了现场的每一位家长要学会感恩。

演讲结束后,学生代表向邹越教授献花,学校严玉林校长上台发表感言,并聘请邹越老师为学校的德育顾问。常州电视台、电台、南京晨报、常州日报、常州晚报、教育时空和教育网站等媒体记者亲临活动现场并全程参与。活动结束后,田中学生记者团的学生分别采访了邹越教授、严玉林校长、家长代表、老师和同学。

此次“传承中华美德 培育民族精神”大型校园演讲活动是常州市田家炳实验中学文化建设的又一重大举措,也是该校文化德育的又一主题活动——“让生命充满爱”的重要内容,旨在进一步升华学生“爱”的情感,充分释放“爱”的力量,培育学生感恩之心,报国之情,自强之志,进而达到提高素质、和谐发展的目的,同时也吹响了227高三百日誓师的号角。

 

 

 

 

 

 

 

 

【学生记者采访回声】

1、校长

记者问:这个年龄段的青少年充对人生充满了幻想,您认为怎样引导他们以积极正确的心态来待人接物?

严玉林校长:这是你们这个年龄段的特点,作为老师来说,我们给予一定的理解。作为独生子女,常常会以自我为中心。为此,学校将班集体建设作为学校工作的重中之重。班级的发展其实融入了每个同学的个性,希望在积极参与班级建设的同时能逐渐淡化同学们的自私心理,从而实现班级和个体共同成长和发展的目标,也希望同学们能在各项活动中,在老师的指导下找到各自人生努力和发展的方向。

2、邹越教授

记者问:青少年最应该具备什么素质?

邹越教授:什么是素质?“素”是朴素,“质”是品质。将好的品质比作素菜的话,那么我们就要多吃素菜,少吃荤菜;练就好的品质,摒弃不好的品质。这就是我的答案。

3、家长

记者问:听了老师的演讲,给您印象最深刻的是什么?

家长答:整场下来都很感动,老师有些话是讲到我们心里去了,天底下哪个父母不疼自己的孩子!只是我们有时候不太会表达,经常会被误解,老师的这场演讲说的就是我们想对孩子说的又一直没有说出口的。

4、教师

记者问:您认为作为一个学生,最应该为老师着想的是什么?

方圆老师:我们的同学只要做好自己该做的就行。

记者问:通过邹老师这次演讲,您认为我们学校的学生有何特点?

方圆老师:我们学校的学生还是知道和人沟通的,能听老师的建议,做人方面还是不错的,就是有些慢热,但是我会用发展的眼光来看我们的学生,相信他们一定会取得令人自豪的成绩的。

【学生感言】

1、我们最最需要铭记的爱:

一、父母对子女之爱,是最伟大的爱。父母默默关怀,默默指引,默默祝福,却不曾有过丝毫索取;这份爱强烈、浓厚、真挚,是时间最恒久的爱。

二、老师对学生之爱,是最无私的爱。他们不求名利,不求回报;无论多辛劳,无论多艰难,老师总能奋力为教育事业拼搏,为别人的孩子努力,这是一种莫名的大爱,是世间最光明的爱。

三、中华儿女对伟大中华民族之爱,无疑是最崇高之爱。她穿越千年,存留至今。因为对国家的爱,是一股浩然之气,磅礴之气,伟岸之气,万芒不灭。因为对国家有爱,所以中华民族才能屹立不倒;所以中国才能日益强盛;所以我们所有中国人才能昂首苍穹。

——高二(4)班 魏冬冬

2邹越老师的一句话让我记忆深刻:别拿着父母的钱去给你所谓的女朋友买东西,摆阔气,那不是你的!

是的,那不是你的,不值得自豪,只是作为独生子女的我们或许真的太以自我为中心,只想着自己的享受。

但,那不是爱自己!

爱自己,是替别人着想,在关怀他人的同时获得的快乐;

爱自己,是力争上游,在他人的肯定中收获的满足。

爱自己,不是一句话,不是简单的三个字,而是我们人生路上的起跑线。

——高二(5)班 刘雨婷

3、毕淑敏曾经说过:“幸福就是拥有爱,许许多多的爱。”我想当我们学会爱祖国,爱老师,爱父母时这种幸福感会更加浓郁更加甜蜜。因为被爱是幸福的,而爱人确是倍加幸福!

——高一(10)班  刘心怡

4、 我们生在这个祖国,我们就要爱自己的祖国,做到今天我以祖国为荣,明天祖国以我为荣,为了自己的国家的荣耀奉献所有。

——高一(3)班  高振

5九○后的孩子们总是把父母当做一种“需要”,而父母们却绝没有向孩子索要过什么,当爱变成一种需求,我们真的变得冷漠而可怕。但在今天,邹老师让我们拥抱了父母,我和母亲紧紧相拥,这个拥抱包含了太多太多,是愧疚,是感谢,是一股涩涩甜甜的滋味。

——高一(3)班 单馨芸    

6、如果,对一切都充满爱,那么认真地去行动,不要将爱蒙上灰尘,爱是动词,有了行动才真实。

                                                   ——高一(2)班  陈丽娜

【教师感言】

感动之余话“文化德育”

韩旭东

你爱祖国吗?你爱父母吗?你爱老师吗?2月25午,常州田中操场上,著名演讲家邹越教授激情演讲《让生命充满爱》,深深打动了在场聆听的全校师生及学生家长的心。

邹越教授以爱祖国、爱老师、爱父母、爱生命为主题,用现实生活中的真人实事,把自己内心的体悟,演绎成一场扣人心弦、引人深思、催人奋进的肺腑演讲。这场演讲会的成功之处是摆脱了简单苍白的说教,而是结合日常生活中的一些感人细节,丝丝入扣,情理交融,引人入胜,让大家在不知不觉中顿悟,然后又被深深感动。演讲过程当中穿插的几个真情互动环节,更是画龙点睛之笔。现场听众纷纷热情响应,真情流露,场景感人。

为什么我们的同学哭了?我相信,那是同学们灵魂深处最柔弱的东西受到了震撼。同学们明白了:什么该做,什么不该做;什么是对,什么是错;什么是良师,什么是益友;什么是家长的含辛茹苦,什么是老师的苦口婆心、用心良苦。这是任何灌输、说教、强制都无法做到的。

谢邹越教授的演讲,它给我们的德育带来很多有益的启示,也让我们对德育有了更深入的思考。我们以为:震撼学生心灵是德育的最好方式。德育的目的不是限制、束缚人,而是要创造条件激活人的生命潜能,实现人的全面而和谐的发展。面对有差异的学生,我们的教育要把激励其成长贯穿始终,把那些刚性的教育融合在一个德育的“文化场”中,在“润物细无声”中达到无痕化的软渗透,在自然和真实的状态下对学生进行“真、善、美”的塑造和教化。

德育不能无土栽培,必须根植于学生的生活,必须回归学生本身。事实上,我们田中的德育正在努力实践着这样的一种回到原点的教育。多年来,田中坚持以人为本,紧紧抓住学校文化建设这个“纲”,构建了具有学校自身特点的制度激励、环境浸润、活动体验、学科融化、校本完善的文化德育框架,走出了一条优质高效的文化德育之路。我们积极整合利用名人文化、学校文化底蕴和日常教育的有效资源,借助文化的独特德育功能,通过学生对文化教育资源的有效吸收和文化教育方式的有效体验,使学生在积极的状态中得到心灵的滋润,使学校在充满文化气息的氛围中持续发展。道德的不断内化,形成了学生自主发展的强大内趋力,这正是田中获得优异的办学质量的重要原因。

教会学生做人,这是教育永恒的主题。我们坚信:随着岁月的流逝,田中的文化德育特色将会让我们感受到越来越强大的道德力量,田中学子在文化的浸润下会更有生命活力!

 

 

  

 

附件:
    关闭窗口
    打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