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布时间:2010-02-26
点击:
来源:
录入者:高二(2)班 沈楠
今天的天气并不是阳光明媚,清风轻拂。沉沉的乌云伴着闷热的风,断断续续下的小雨丝毫不能使沉重的空气变得清新。就是在这样一个不是特别好的环境下,田家炳实验中学的操场上密密麻麻地坐着两千多名学生和家长,以及全校一百多名教师。我们共同等待着大型演讲《让生命充满爱》的开始。主讲人是著名演讲家邹越教授。
与其说这是一场面向全校师生和家长的演讲,还不如说是一次没有负担和压力的谈话。邹教授从谈话的一开始就坦诚而又尖锐地指出了当前中学生普遍存在的问题——不自信,不勇敢,怕失面子,怕吃苦,对于未来没有明确的目标。当他问道有谁敢举手上主席台讲话时,台下一片安静,只有几只手稀稀拉拉地举了起来。在两千多人目光的注视之下拿着话筒讲话时需要一定勇气的,不是两个人面对面聊天。这些举手的同学无疑是成功的,是能在关键时刻把握机遇,表现自己、展现自己的个性的。面对考试的压力,许多同学已经麻木得忘记了个性。当今社会面临着激烈而残酷的竞争,如何在全国几百万考生中、脱颖而出,看的就是一个人的个性与人格魅力。
也许没有举手的同学会说,不举手是因为低调,是谦让,没有必要要在那么多人面前]表现自己。这正是传统的家庭教育与社会教育的误区。“机不可失,时不再来”,面对机遇,而选择低调,是笨,是傻,这样的人一生只会碌碌无为。纵观古今中外,有多少人因为抓住机遇而成就人生?能力是其次,最重要的是是否有自信,有勇气,是你是否能在全校面前笃定而自信地喊出“我的高考目标是南京大学”“请大家为我爸爸的到来鼓掌”……
我十分认同邹越教授对于“成功的人生”的诠释。他说:一个成功的人就是做一个被更多人尊敬的人。一个人最可悲的,不是失败的时候没有朋友来给予安慰和帮助,而是成功的时候没有朋友来分享。“在家靠父母,出门靠朋友”,我认为这样的人不是慵懒、无能,而是聪明、智慧。再有学问、再有成就的人,如果只是孤单一人,那也是空洞而没有意义的。朋友是什么?是志同道合,是同甘共苦,更是一种资源。或许有人会说,用“资源”来形容朋友是对友情的亵渎。当你走上社会,面临各种各样的困难与挑战,遍及四海的朋友来帮助你、为你提供便利时,说是“资源”,又有何不妥呢?
演讲结束后,我们对邹越教授进行了简单的采访。我问了邹教授“青少年最应该具备什么素质”,他笑了笑,反问我“什么是‘素质’”。我不知如何作答,这是一个可意会而不可言传的词语。见我们说不上来,他说:“‘素’是朴素,‘质’是品质。将好的品质比作素菜的话,那么我们就要多吃素菜,少吃荤菜;练就好的品质,摒弃不好的品质。这就是我的答案。”我不禁想为他鼓掌,多么简单而又深刻的回答,却为我们指引了前进的方向。
除了探讨当今高校学生的教育问题之外,邹越教授更是饱含深情地讲述了“感恩”,在现场帮助我们打通心灵的高墙,勇敢地对老师、对父母表达我们的爱,对天空充满壮志豪情地高喊“为中华之崛起而读书”,许下我们“吃得苦中苦,方为人上人”的诺言。尽管天空不作美地下起了雨,但雨浇灭不了我们的爱。隔着雨衣,我们与父母心灵的距离却是前所未有的靠近。我们紧紧地相拥在一起,感受着彼此爱的温度,聆听着内心的感动。
雨中,一个个五彩缤纷的身影,不是阻挡了彼此的厚厚的雨衣,而是心灵的花园里盛开的花朵,散发着感动与感悟的芬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