栏目列表
您现在的位置是:首页>>新闻资讯>>田中要闻>>文章内容
指点迷津•共享经验•收获成长 ——记参加2016年首届省级高中课程基地培训活动
发布时间:2016-05-19   点击:   来源:   录入者:团委

五月,温和而不疏淡,热烈却不拘束,天空悠静,草木欣然。2016年5月13日下午至17日,我校德育处方圆副主任和政治组储昭奇老师来到美丽的南通,参加由省教育厅组织、基教所承办、南通大学附属中学协办的为期4天半的首届高中课程基地培训活动。
  13日下午,在进行了简短的开幕仪式后,学员们认真聆听了省教育厅基教处马斌处长关于“课程基地建设永远在路上”的专题报告。马处长从课程基地的内涵要求、建设内容、实践效果、深化发展和行政推进五个方面对省高中质量提升特色建设工程暨普通高中课程基地建设项目作了深入而全面的剖析,给各高中校课程基地建设指明了方向,指点了迷津。
  14日全天,全体与会人员共同聆听了来自10所高中的优秀项目经验介绍。他们有的是关于数学、生物、地理的学科基地,有的是关于汉画像石人文教育、雨花石文化等的人文类基地,还有关于智能机器人和体育与健康等科技体育类基地,还有来自天一中学的STS综合创新类基地。这些优秀项目学校的精彩交流与介绍,让现场的人都受益匪浅,尤其是南通大学教育科学研究院丁院长的精彩点评,更是直击各校基地建设的亮点,同时从实施路径、实施内容和实施评价等方面,为各校课程基地建设活动的下一步有效开展拓展了思路。
  15日,由50个基地项目负责人分成七组逐一进行项目汇报,再由专家诊断和评估,本小组的其他成员进行质疑和研讨。各汇报人对申报的项目如数家珍,充满情感和自豪;专家的点评抓住要害,中肯到位;小组人员认真记录,用心思考。我校德育处方圆副主任介绍的“‘田家炳文化’德育课程基地2015年项目实施情况汇报”,内容紧紧围绕省课程基地申报时对基地建设的“六个要求”,从“项目实施进展情况”和“面临问题与进一步实施打算”两方面进行了阐述,内容全面、思路清晰、形式新颖,得到该组主持和点评专家王彦明博士(江苏省教科院基础教育研究所科研人员)的高度认可,更珍贵的是同时得到了王博士及全体小组成员学校的诸多宝贵建议,为我校“田家炳文化”德育课程基地工作的深入有效开展打开了通道。
  16日全天,在认真聆听了由南通大学附属中学三位领导关于“附中数理基地”、“高中创客教育”和“星火创客空间”的讲座后,全体学员兴致勃勃地参观了该校的两大基地,并且现场观摩了6节课堂教学展示课和6节社团活动展示课。通过一天的学习参观体验,使全体学员深刻地感受到了通大附中通过生活体验、实验探究、科研分析、理性思考等途径,培养学生的创新思维,激发学生科学研究的兴趣,从而提升了学生的动手实践和全面综合能力,实现学校“教与学”模式转变取得的巨大实效。
  17日上午,由省基教所倪娟副所长和省教研室董洪亮副主任给学员做的两个讲座更是高屋建瓴,从理论和实践两个层面阐述了课程基地建设的意义和课程基地建设在推动江苏教育教学改革、实现教育现代化、建设特色高中、推进教育资源共享、实现教育公平、面向全体学生实施“做中学”等方面的引领和示范作用。
    本次培训活动,通过专家的精彩报告,让我们更加明晰我校课程基地建设的方向;同行的交流让我校共享了各校的成功经验,碰撞出了智慧的火花;个人的思考,让我们有所收获,有所成长!我校将在“田家炳文化”德育课程基地建设的路上充分领会和践行杜威的建构主义理论,在“行为经验才是根本”的理念引领下,在经验化与教育价值、学校课程、教学方式及学校环境四个方面勇敢实践、大胆探索,从而促进学校在课程基地建设中真正实现学生的主体性,实现学生在“经验”和“实践”中成长,实现知与行的完美统一。(文:方圆)























 

附件:
    关闭窗口
    打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