栏目列表
您现在的位置是:首页>>辅助栏目>>栏目备份>>国际理解>>学科渗透>>文章内容
国际理解视域下的家国情怀
发布时间:2019-02-17   点击:   来源:原创   录入者:赵娟

国际理解视域下的家国情怀

历史组  赵娟

摘要:

立德树人是历史课程的根本任务,家国情怀是学习和探究历史应具有的人文追求,国际理解的本质是对人类文明的尊重、共识和共享,在全球化背景下,历史教学对家国情怀的理解和实施应渗透国际理解理念,为培养现代公民做出贡献。

关键词:家国情怀  国际理解  历史教学

 

教育部制定的《普通高中历史课程标准(2017 年版)》(以下简称新课标)正式提出历史学科核心素养五要素,成为新一轮课程改革的指导和方向。历史课程必须以学生核心素养的培养和提升为目标和抓手,使学生形成具有历史学科特征的正确价值观念、必备品格与关键能力。家国情怀是历史学科核心素养五要素体系中的信念体系,决定着学生的思想取向和行为选择。部分同仁认为家国情怀素养就是培养学生的爱国主义,甚至认为在世界史教学中很难落实该素养,笔者不敢苟同。家国情怀当然是要爱家爱国,但并不是封闭的,更不是排外的,是可以和国际理解有机融合的。

一、家国情怀与国际理解的内涵及其关系

新课标提出:“家国情怀是学习和探究历史应具有的人文追求,体现了对国家富强、人民幸福的情感,以及对国家的高度认同感、归属感、责任感和使命感。”[1]家国情怀是一个人对国家和民族乃至整个人类社会发展所表现出来的深情大爱,充满人文情怀和家国使命。

国际理解指向不同种族、不同宗教信仰、不同地区国家的人们之间的相互了解、宽容与合作,以便共同认识和处理全球社会存在的重大共同问题。国际理解强调的是一种共存和共生的意识,具体到教育活动中,它要求培养学生尊重他人,理解世界的多元性,学会共处、学会合作,具有国际责任感和全球意识。国际理解教育就内涵来讲,包含教育学生对本民族文化传统的认识与弘扬,对不同文化的尊重与理解,国际交流与沟通技能的培养与训练以及“世界公民”视野与胸怀的培养等方面。

家国情怀与国际理解看似互相对立,但从人才培养目标的层面来讲却是辩证统一的。家国情怀的培养不是闭门造车,更不是夜郎自大,应该立足于国际化的大环境,承认世界文化的差异性,增进对不同文化的认同,取精弃糟,实现本民族文化的更新与发展;国际理解要建立在对本民族国家认同的基础之上,不仅要理解国际文化,更要理解、传承、弘扬、创新中华文明,推动中华文明进一步走向世界。从这个角度看家国情怀与国际理解是一个整体,相互融合,互相促进,认清两者关联,才能做到既不保守封闭、盲目排外(甚或仇外),也不数典忘祖、迷失自我。

二、高中历史教学中的家国情怀和国际理解

核心素养是天际星辰,仰望之而思索方向;课堂教学是通天的云梯,抓住了,才能掬一捧璀璨。历史教学贯通古今中外,启发人智又感动人心,能够实现家国情怀和国际理解理念的平稳落地。

1、根植中国历史,传承民族精神,对接当代未来。

中华民族历史厚重,中华民族自强不息的精神孕育了博大精深的中华文明,创造了卓然于世界的无穷财富。现行高中历史教材以模块和专题的形式涵盖了自古至今中华历史的重大事件、重要人物、发展脉络等,学生可以从史籍书林中学习到丰富的治国理政经验,感受到中国先民筚路蓝缕、以启山林的开拓精神和居安思危、修身治国的责任理想,体会到中华民族曾经经历过的辉煌、阵痛、蜕变与腾飞,对国家的过去和现在形成正确的认知,历史积淀而成的中华气韵,渗透于高中历史教学的章节之间,让人易感知,易受之。

古代中国,无愧于世界文明古国称号。通过政治史模块的学习学生会捕捉到古人的政治智慧及对他国的影响:伏尔泰等西方诸国思想家对我国的科举选官赞不绝口,对西方文官制度的出现产生了直接影响,《大英百科全书》就曾指出:“在历史上,最早的考试制度出现于中国。它用考试来选拔行政官员,并对已经进入仕途的官员实行定期考核。”[2]通过经济史模块的学习学生能够认识到我国的茶叶、生丝、瓷器成为千百年来闪耀于世界的国家名片,会体会到宋朝汴京街头的熙来攘往、城市生活的光怪陆离、市民生活的丰富惬意,以至令外国史学家都心向神往。通过文化史的学习,学生浸润在古代先哲的思想中,感受先辈“为天地立心、为生民立命、为往圣继绝学、为万世开太平”的担当道义,了解到孔子、孟子、朱熹等人的思想蜚声海外,更容易理解如今孔子学院遍布全球的历史渊源;通过文化史的学习,学生更加清楚了四大发明对于推动世界转型的杠杆作用,自豪之感油然而生。

近代中国,多灾多难而又自强不息。民族内外交困、国家岌岌可危之际,国人从未放弃过抗争,从地主阶级的洋务自救、新政探试,到资产阶级的公车上书、维新自强、实业救国、民主共和以及民主科学的奔走呼号,再到无产阶级抛头洒血地摸索和奋斗,仁人志士前赴后继、不屈不挠,这就是可敬可爱可叹的中国人,这就是自强不息的中国精神,这就是中华儿女对自己民族深重的责任和深沉的爱,所有这些,学生都可以通过学习去理解,体会,感悟。

现代中国,如凤凰涅槃,在曲折中实现腾飞。1949年一穷二白之际,中国人民凭借逢山开路、遇水架桥的拼搏和坚毅建起了一座座工厂,修筑了一条条铁路,突破了一项项尖端科技,凭借实事求是、自我创新的智慧创造了中国特色的政治财富;60、70年代国家发展遭遇瓶颈之际,智慧的中国人又拿出壮士断腕、革故鼎新的决心,凭借一贯的吃苦耐劳、开拓创新品质制造了一个又一个奇迹,实现了从富起来到强起来的飞跃,实现了中华民族伟大复兴。

中国从一个频遭外来侵略、人民困于水火之中的孱弱国家发展成为富强民主文明的具有国际影响力的强国,中华复兴之路的理想和探索,寄托着无数仁人志士的夙愿和期盼,凝聚着亿万人民的奋斗和牺牲,凝结着千百年间积淀而成的中华文化和精神命脉,对于今天的我们、未来的他们,都是一笔无价财富。

2、比较中西历史,尊重文化差异,增进文化认同。

除了从本民族历史中汲取养分外,在高中历史教学中,我们可以引导学生通过中外对比认识不同文明,在文化比较甚至文化冲突中形成理性认知和正确的价值观念。

学习古希腊的民主政治后,很多同学为古希腊人的智慧而赞叹和折服,同时有部分同学对古代中国的君主专制产生了质疑和否定,潜意识里有了“中国政治文化自古以来就不如西方”的念头。这种情况下,我们可以通过引导学生思考、对比,达到纠偏的效果:古希腊的民主政治是海洋文明中各要素合力的产儿,多山多岛临海的自然环境、不断发展的商品经济、商品交换过程中日渐形成的公平公正的理念和相对宽松的社会氛围,都是古希腊民主政治形成的酵母;中国的君主专制制度是大河文明的产物,大块的平原、便利的灌溉造就了古代中国辉煌灿烂的农耕经济,小农经济一家一户的分散性、自给自足的封闭性、安土重迁的保守性以及儒家思想三纲五常、存天理灭人欲的祖训约束,都成为专制制度形成和不断强化的土壤。中西政治,孰优孰劣?国情不同,不能妄断。古代西方民主有它的进步性,但奴隶制的民主是少数人的民主,也是“过于泛滥”的民主,跟今天的民主存在本质不同;古代中国的专制有诸多问题,但对于祖国统一、文明传承、农业发展又起着不可估量的作用,放眼今天,无论东方还是西方的政治,无不是民主和集权的结合体。通过对比分析,学生就会理解不同历史环境中不同文明存在的合理性,在理解中形成对民族文化的认同。

回看历史长河,在其流淌过程中的某些关键节点,中国并没能顺流而下,甚至出现了“断流”。16世纪以后的几百年间,欧洲人文主义复兴,大航海时代来临,资产阶级政权建立,资本主义从萌芽逐渐确立对世界的统治,成为历史发展洪流中的弄潮儿。反观这一时期的中国,君主专制成为社会发展的桎梏,资本主义萌芽步履维艰,早期启蒙思想如昙花一现,中外交流急剧萎缩,中国落后了!成为任人宰割的对象!但正是这种落后与无助,激发了国人忧国忧民、求变自救的意识和对民族复兴的期盼,促使国人的家国情怀无形中被强化、被巩固。今天的中国已发展成为不输于欧美的世界强国,这是每个中国人的自豪,但今天中国的发展仍面临重重困难,“天下兴亡,匹夫有责”的家国情怀应该根植于每个中国人的内心,并为之而努力。

3、追寻历史价值,关注个体精神,培育现代公民。

人除了社会人的身份之外,还是个独立的个体,现代社会的重要标志就是每一个成员都有自己独立的人格和不可侵犯的权利,家国情怀不仅是心中有家有国有民族,还要有自己,有个人。家国情怀的精髓在于将个人追求与国家命运相统一,个人情感体验与国家社会宏大主题可以实现水乳交融。

历史上将个人追求与家国命运紧紧相连的人物比比皆是。在亲身经历了官场的黑暗腐败后,明朝李贽“不以孔子之是非为是非”、“穿衣吃饭即是人伦物理”的呐喊声中,包含着对人性解放的诉求、个体精神的追求,也表达了对社会现状的忧虑和恨“国”不成钢的愤怒;在天主神权和封建王朝专制强权之下,伏尔泰吟出了“我不同意你说的每一个字,但我誓死捍卫你说话的权利”的赞诗,这是对个体精神的无限尊崇,也是对落后文明的无情痛斥,启蒙思想家们对自由、平等、民主、权利的追求创造了法国传扬世界的现代文化,推动国家在民主富强道路上大步前行;近代中国,面对满目疮痍的窘境,众多知识分子极力宣扬自由、人权,包含着对个体生命存生和境遇的反思、抗争,体现了对个体精神的追寻与坚守,也渗透着建构现代民族国家的殷殷期望和勇敢探索……无论何时,许许多多的人在成就自我的同时也见证和影响着民族国家前进的轨迹,就像在2018年《开学第一课》中纪实摄影家解海龙先生所说:“我很幸运,自己能够用个人的梦想,去见证改革的发展、时代的变迁。我很自豪,因为我在追寻自己梦想的同时,也用镜头助力孩子们的上学梦。”人作为一种社会存在,不应该丧失本我意识,一个人如果缺失自我,何来情怀,又谈何爱家,爱国,爱社会。

我们的教育在一次次改革中前行,育人理念从最初应试的短期功利性逐渐指向立德树人生命铸造的发展性意义。历史教育要帮助学生在历史学习中塑造正确的个体精神,培养自由精神,增强权利观念;同时历史教育也要引导学生关注个体之外的社会国家,培养参与意识、责任意识以及监督与规则意识,努力构建一种关心个体精神和家国进程的人生理想,不做“顺民”,不做“暴民”,不做冷眼旁观之民,做现代公民。有现代公民,才有现代中国。

三、结语

《普通高中历史课程标准(2017年版)解读》里有这样一段话:“……在社会多极化、经济全球化、社会信息化和文化多样化不断发展的21世纪,在中国已经和世界密切联系成一个息息相关的整体的时代,具有强烈的国际意识和国际视野,树立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的意识,应该是家国情怀的应有之意。”[3]家国情怀教育不应该是“中国已经天下第一了”的盲目教育,我们要在进步中寻找自信,在差距中提升动力;家国情怀教育要关注历史细节,用事实感化人心,而非空洞说教;家国情怀教育要深化对中华民族多元一体发展趋势的认识,认同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以及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同时也要了解世界历史的多样性,理解和尊重世界各国各地区的文化传统,拓展国际视野,增强跨文化理解能力,形成开放的世界意识。

 

 

参考文献:

[1] 徐蓝,朱汉国《普通高中历史课程标准(2017年版)解读》[M]高等教育出版社  2018

[2]刘培军《尊重差异 平等对待 寻求共赢——析“国际理解教育”理念对我国各民族学校文化教育启示》[J]《贵州民族研究》2007,04

[3] 刘晓雄《发展国际理解教育建设和谐世界》[J]《东岳论丛》2006,12

[4]梁宁森《科举制:英国文官制度的起源》[J]《学术交流》2007.05

[5]赵亚夫《历史·文化·理解——从国际理解的视角看学校历史教育的新问题》[J]《课程与教学》2008,09

[6] 吕成祯,钟蓉戎《大学生家国情怀与国际视野的培养路径——基于竺可桢人才培养理念的启示》[J]《内蒙古师范大学学报(教育科学版)》2016,05



[1] 《普通高中历史课程标准(2017年版)》  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部  人民教育出版社  2018  P5

 

[2] 《科举制:英国文官制度的起源》  梁宁森  《学术交流》  2007.5

[3] 《普通高中历史课程标准(2017年版)解读》  徐蓝 朱汉国  高等教育出版社  2018  P63


附件:
    关闭窗口
    打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