随着我国疫情防控阻击战取得阶段性成果,复工复学潮不断到来,人员流动量明显增多,人和人之间的近距离接触很难避免,人身健康还会受到疫情带来的挑战。除了勤洗手、戴口罩、少聚集等防护措施外,随身佩戴中药香囊也是一种很好的防疫选择。
为弘扬中华民族优秀传统文化、提升教职工防疫意识和手段、丰富教职工文化生活,4月17日下午,我校妇联、工会在校党委的指导下组织了主题为“中医文化知识讲座,手工制作防疫香囊”的田园讲堂活动,特邀吾行文化、中国香囊文化传承人魏锋老师来校开设中医药知识讲座并教授手工抗疫香囊制作技巧。本次活动由校党委杭佳楣书记主持。
魏老师首先为我们介绍了香囊的发展历史。戴香包,香包又叫香袋、香囊、荷包等,有用五色丝线缠成的,有用碎布缝成的,内装香料,佩在胸前,香气扑鼻。这些随身携带的袋囊,内容物几经变化,从吸汗的蚌粉、驱邪的灵符、铜钱,到辟虫的雄黄粉,再到今天各种针对性的中药配方,不断满足人们的各种需求。
随后,魏老师及工作人员现场分发制作香囊的原材料,大家开始根据不同的布料特点缝制香囊,一边缝着香囊,一边交流着经验。大家穿针引线,一会儿功夫,一个个囊袋、一串串流苏就缝制成型了。大家把具有中药功效的艾叶、丁香、白芷、川芎、藿香等草药装入囊袋中,一个个立体饱满又精致的香囊就完成啦。
本次活动不仅吸引了广大女教师的积极参与,我校男教师也是热情十足,做起手工活来毫不逊色。
《黄帝内经》有言:“上医治未病,中医治欲病,下医治已病。”中药香囊不仅有装饰作用,而且可以祛瘟防疫,有着芳香化浊、行气通窍、祛湿解毒的功效。小小的香囊,承载的是厚重的文化积淀。我们期望通过更多的活动将中华文化发扬光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