栏目列表
您现在的位置是:首页>>新闻资讯>>田中要闻>>文章内容
瞭望——教室和学校之外更大的世界
发布时间:2020-10-29   点击:   来源:原创   录入者:孙祥辰、金丽

  2020年10月28日,常州市田家炳高级中学举办了第12期的田园讲堂,本次讲堂由桂亚东校长主持,邀请原江苏省天一中学校长、现任无锡南外国王国际学校中方校长沈茂德先生主讲。作为全国教书育人楷模、全国劳动模范、享受国务院政府特殊津贴专家,沈茂德先生用他自己的亲身体会与深刻感悟,为田高中一线教师作了一场题为“今天,我们如何做教师”的主题报告。

  如何做教师?这是一个永恒流传而又与时俱进的话题。从韩愈的“传道、授业、解惑”,到如今习近平总书记提出的“四有教师”的要求,教师这一职业的内涵随着社会发展而不断变迁。因此,沈校长强调指出: “如何做一位优秀的教师”,是在座老师需要用心思考的话题。

  学校应该是一个什么样的地方?为了回答这个问题,沈校长多次赴国外学校考察交流,亲身感受不同国家的教学制度与学校氛围。经过多年的潜心研究与感悟,讲座中,沈校长娓娓道来:学校应该是孩子的世界。放眼未来,一所好学校的标志应该是所有的孩子都能“眼神明亮、笑容灿烂”。这是他发自内心对于教育、对于学生的浪漫情怀。同时,沈校长也清醒认识到,中国目前的学校教育还远没有达到这一点。“人要吸取盐分,但不能直接吃盐”,教育要做到细致入微,而不能强行灌输,这便是目前学校教育的问题所在。

  纵观中国教育的发展,今天的教育正在蒙受着巨大压力。教育得到前所未有的重视,同时也受到前所未有的批评。目前,新课程改革、素质教育、特色发展、教育国际化在有序推进,作为中国教育的守望者,沈校长骄傲地表示,中国教育很伟大,中国教育也正在飞速发展、不断改革;但他并未沉浸于进步的喜悦当中,而是一针见血地指出,中国教育依然面临很多问题,尤其是学生的创新发展、多样化发展的问题。

  我们国家需要什么样的人才?是传统认为“乖巧听话”的学生吗?对此问题,沈校长用“听话扼杀创造力”这句话,来奉劝各位教师,培养学生创造力,要学会“放手一搏”,班级管理要适度而为,营造轻松和谐的班级氛围。为了培养具有创新能力的学生、为了发展不同学生的多元智能,每一位教师都要认真思考,自己的教育理念有无方向上的偏差?对学生公平的理解是否过于简单化?是否做到了因材施教?沈校长用他多年的教育经验告诉我们:教育要做的,就是给每一棵幼苗以合适的生长方式,就是帮助每一朵花在该开放的时节绽放鲜艳。

  什么是好教师?9月初,沈校长联系了一批中外杰出的教育工作者,共同研讨“教师是谁?什么样的教师才是好老师?”这一话题,总结起来,一个优秀教师应该具有这些基本资质:对孩子的爱,是从心底里长出来的真爱;面对每一个孩子,他的眼神里应该充满温情;他应该有“诲人不倦”的教育耐心……每一个老师,应该有做“好老师”的愿景,做好老师的素养:童心、爱心、耐心和做“平凡老师”的坚持。

  “一个人可以一辈子不登山,但心中一定要有一座山,它可以使你总有一个奋斗的方向,它使你任何一刻抬起头,都能看到自己的希望。”沈校长最后用自己的座右铭与我校老师共勉,只要心中有梦,只要信念依然,就完全可以充满劳绩,诗意地栖居。









附件:
    关闭窗口
    打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