栏目列表
您现在的位置是:首页>>新闻资讯>>田中要闻>>文章内容
庆祝建校95周年师生艺术作品展之“见山学堂”
学校教工留青竹刻课程学习成果汇报展
发布时间:2020-12-28   点击:   来源:原创   录入者:杨扬

  被誉为“艺苑兰花”的留青竹刻,又名皮雕,是竹刻艺术中特殊的雕刻形式,也是国家级非遗保护项目,与梳篦、乱针绣并称为常州“三宝”。它不仅是一项工艺技艺,更饱含了龙城常州深厚的文化和艺术底蕴,蕴含了“虚怀直节、清高雅韵”的文人情操。

  留青竹刻,一般精选五年龄毛竹,锯段开片,开水煮沸,擦净竹垢,晒干久晾,至竹子呈金黄色,收藏两年后完全干透,再裁竹切割,择材画稿,镌刻成才。它包括打磨、定稿、切边、铲底、清底、上油等基本工序。作品借青筠的去留多寡,呈现出深浅浓淡的变化,表现出水墨“干、湿、浓、淡、焦”五色,题材广泛,虚实变幻,层次丰富。妙手削轻筠,匠心铸国魂,这刀尖之上的艺术,在精雕细琢中彰显傲然风骨。

  为了传承本土非遗技艺,树立跨界学习的理念,学校特聘留青竹刻非遗传承人林媛英老师为教职员工开设“见山学堂”留青竹刻学习课程,让教工们得以在教者与学者的角色转换中体悟匠心精神。

  林媛英,笔名寒江,别署老竹,号义参,留青竹刻非遗传承人、高级工艺美术师。1994年起先后师从竹刻大家范遥青、徐秉言。2006年起开始原创,成就自身独特的艺术风格。她是江苏省民间文艺最高奖“迎春花奖”获得者,我国赴国外举办留青竹刻艺术个人展第一人, 作品屡获国家级金奖、国家级报刊选载,获博物馆及个人收藏,中国文化报专访专版报道称之为“留青竹刻艺术家”。

  “见山学堂”,由杭佳楣书记命名,借用宋代禅宗大师青原行思的“见山是山,见山不是山,见山还是山”之意,喻指留青竹刻以及教育教学的多重境界。在“见山学堂”留青竹刻学习的时光里,教工学员们以刀代笔,在林媛英老师的耐心指导下不仅掌握了留青竹刻的基本工序和技艺,塑造了一件件竹刻作品,更培养了静心、专心、执着、求精等品质。在学习实践中提升了艺术修养,感悟了工艺背后饱含的人文情怀和匠心精神。留青竹刻学习课程提高了学员们的个人艺术修养,也加深了大家对教育境界的理解,见山学堂,让每位学员遇见留青竹刻,感受传统艺术之美,收获更美好的自己。

  此次“见山学堂”——学校教工留青竹刻课程学习成果汇报展展出时间为2020年12月21日-2021年元月。展览地点:学校炳星楼二楼。












附件:
    关闭窗口
    打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