栏目列表
您现在的位置是:首页>>新闻资讯>>田中要闻>>文章内容
创新教学方式,构建三力课堂
发布时间:2021-05-08   点击:   来源:原创   录入者:冯鹏

为准确把握数学高考备考方向,科学实施数学复习策略,有效落实复习目标,57日,在全新教材背景下,常州市高中数学备课组长研讨会暨新课程培训在常州市田家炳高级中学隆重举行,各辖区高中数学教研员、各学校教学骨干以及备课组长汇聚一堂参与研讨,展开对新高考背景下教学教研策略的探讨研究。

上午,田高中庞燕老师首先开设研究课《回归分析》,她从生活中的相关实例与数学学习中两个变量的关系分类出发,介绍了回归分析方法,并通过图表直观地让学生感受回归分析、解决实际问题的基本步骤,最终严格地推导出线性回归方程。短短四十五分钟,充满了思维的碰撞,给听课老师带来一节精彩的课例。

庞燕.jpg


下午,张加红副校长和盛茜老师分别开设的研究课《球的体积与表面积》和《祖暅原理与柱体、锥体、球体体积》从不同的角度对新高考理念下的立体几何教学进行了探索。盛老师的课利用多媒体,从“类比与猜想”、“推理与验证”、“探究与发现”、“迁移与运用”四个环节准确设问,放手让学生探究,最后通过师生合作探究得出祖暅原理的结论以及相关体积公式。课堂气氛活跃,师生交流和谐,创新与创意相结合,让学生在主动探索中获取成功的喜悦。


张校长选取了三个数学史料,再现球的体积和表面积公式的历史发现过程,在故事讲述中渗透数学文化,在公式推导中感悟数学本质;为提升学生的直观想象和数学运算素养,本节课特别应用GeoGebra软件开发了独特的课程资源,如阿基米德的圆柱容球形象逼真,让学生对圆柱与其内切球的体积与表面积之比有了清晰的认知;又如正方体的面切球、棱切球、外接球的动态演示,则让立体到截面的转化水到渠成。如果说卡瓦列里方法、开普勒方法的融入让数学公式的推导有了历史厚度的话,那么师生的高水平融洽互动则为数学课堂赋予了智慧深度。

微信图片_20210511160616.jpg


三位教师虽然开设内容不同,但都注重对学生数学思维的培养,注重学习和研究过程,她们精彩的课堂展现了思维之趣、数学之美,给与会老师留下深刻印象。这也是田高中教研组建设“大教研”理念和“一纲多本”三力课堂行动研究的一个缩影,展现了我校教师较强的教学研究意识和精湛的教学艺术。


此外,全体参会教师还进行了主题学习研讨,活动由常州市高中数学教研员顾俊老师主持。常州市第一中学正高级教师袁守义老师和田高中张加红副校长分别带来两堂精彩的报告。袁老师结合新高三教学中一些教学感受与思考,从自身教学感受出发,交流了二轮教学中的常见问题以及注意事项,分享了宝贵经验。张校长则以“基于数学史料教学设计的思路探索”为主题,从苏教版与人教版的立体几何内容的对比剖析入手,强调教师的教学设计是对教材内容进行教学法再加工的过程,并具体就数学文化的渗透提出在章引言的引入中渗透、在知识的学习过程中渗透、在例习题的探究过程中渗透这样行之有效的三条策略。教科院数学教研员顾俊老师分析了本次苏锡常镇二模试卷,结合试卷中的具体题目,深入浅出地分析了二模卷的意义和作用,同时也明确后阶段的高三复习方向和具体操作,为后期各校的备考提供了有意义的参考。本次活动加强了校级之间的经验交流,提升了数学教师对新课程新高考的认识,满满的干货让参会老师们受益匪浅,全体老师将一如既往的积极探索课堂,潜心研究高考,有效落实目标。


张加红讲座1.png


顾俊2.png




 



 


 


附件:
    关闭窗口
    打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