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为常州市教师发展示范基地校、常州市重点培育“四有”好教师团队学校,我校始终注重学科教研组和教师队伍建设,积极推进“四有”好教师队伍建设,将“四有”好教师理念与学校“立己•立行•立人”的教师文化相结合,校本化推进教师队伍建设。本学期以来,我校学科教研组建设持续深入推进,田园沃土一片欣欣向荣。
以转型为契机,更新教研组发展理念
“三新”、“双减”教育新形势下,我校及时转变教育理念,更新教师教育教学观念,推动教育教学提质增效。
在本学期开学工作会议上,桂亚东校长提出“双减尽头是学校生活的重构”,强调在“双减”背景之下教师要进一步加强观念与行动转变,提出“常规筑基、质量为本、评价导向”等要求,希望全体教师“向课堂要效益、向研究要效益、向管理要效益”。
在新学期教研组长扩大会议上,桂亚东校长就学科教研组建设提出新的要求与期望,希望各教研组紧跟教育政策,扎根教研,落实“双减”,凝心聚气,在课程建设和课堂教学两方面做到“顶天立地”。
以文化为载体,提升教研组内涵建设
教研组文化是教研组成员共有的行为方式,是教研组成员自觉的精神和价值观念体系,建设教研组文化的核心是树立科学的教研价值观。新学期伊始,我校各教研组在学校文化统领下,提出包含学科自身的特点、教研组成员特点,符合教研组自身发展需求与愿景的学科“建设主题”和“学科宣言”,展现教研组文化风貌。各教研组围绕建设主题提出文化建设方案,明晰目标,明确举措,明细分工,促使教研组全体成员以内化的文化意识为基础,形成清晰的目标意识、敏锐的问题意识、强烈的转型意识和持久的渗透意识,推动教研组内涵建设的不断发展提升。
以活动为主线,助推教研组职能彰显
本学期,我校继续制度化、规范化推进校本教研活动,坚持常规教研定时间、定地点、定主题、定主讲人。每周固定时间开展教研活动,该段时间组内成员都不排课,确保全员参加;学校管理人员全程参与学科教研活动,敦促教研活动在“研”字上下功夫,将教研落到实处。
“三新”形势到来之际,张加红副校长结合我校校情提出并推进落实“大教研”理念,打通备课组和学科组建设,全员、全方位参与“三新”研究等重点工作。“大教研”活动的推进既有共性又有侧重,高一年级以新教材、新授课研究为研究主题,高二年级以新授课及新教材下的一轮复习为研究主题,高三年级以作业高效讲评为研究主题,教研组所有成员参与所有主题的研讨。
学期初,各教研组积极开展教研组集备研活动,邀请教研员或兄弟学校学科领域专家指导教研,针对课堂设计、作业布置、学生评价实践探索、校本课程开发开设、校本化学科课程方案等内容深入探讨,借他山之石、凭集体智慧推进教研组高质量发展和教师队伍素养提升。
打造“三力课堂”是我校推进课堂教学改革的特色项目和有效抓手。由教师发展处、课程管理处牵头,正高级教师周存军老师领衔,各教研组骨干教师积极参与的“三力课堂”工作坊,多次开展研讨活动,发挥教研组合力,从多角度探索“活力•实力•魅力”高效课堂的内涵和范式。
课堂研究重在行动研究,教研组领导下的校本研究课是我校推进课堂教学改革的重要平台。我校制定《常州市田家炳高级中学校本教研公开课实施方案》,将研究课的开设规范化、常态化,教研组组织全体成员全程参与听评课,通过备课、上课、听课、评课这些最日常化的行为切实推进研究,促进提升。
教研组是学校教育教学的基本组织,也是教师专业成长和发展的主阵地,我校创设多元平台,激发不同层级教师的发展动力。开设校内名师工作室,成立学习共同体,发挥名师热量,带动更多教师协同发展;组织青年教师评优课比赛和基本功竞赛,促进青年教师专业发展,助力学校可持续发展。各学科教研组积极组织活动和培训,营造浓郁的教研氛围,以帮助教师发展、进步为工作着力点,并通过教师的发展、进步,促进学生更好地发展、进步,进而促进学校更好地发展、进步。
提升教育质量是教育工作的永恒主题,是教育工作者的神圣使命。田高中在教研组建设和教师发展的道路上从未歇脚,今后也将进一步以文化凝聚力量,以教研引领发展,助推“田园学者”教师队伍全方位生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