你若盛开,这春光永远都在
这是一群普通的数学教师,疫情之下,他们从容应对,和光同尘。没有“伟光正”的光辉事迹,没有“高大上”美丽瞬间,只是用零零碎碎日常,絮絮叨叨的问候,来温暖学生的心灵,传递给“爱与智慧”的教育……
3月13日,突如其来的疫情让周日变得有点不一样了。我校积极响应市新冠肺炎疫情联防联控指挥部统一部署,即日起,师生居家,线下教学转为线上。高二数学备课组在第一时间按照“停课不停学、离校不离教”的原则,进一步优化完善线上教学方案。
高二数学备课组共8位教师,有6名党员,1名民盟成员。其中有5位教师还担任班主任工作,6位教师需要承担两个班级的教学任务。他们聚是一团火,散是满天星。
“家有一老,如有一宝”:郑邦锁老师,大家亲切的叫他老郑,他带领备课组成员在疫情期间研究网课教学,重点难点,系统谋划,任务协同,整体设计,井然有序。工作第二年的董陈丹老师,每天郑老师的直播间都有她的身影,每份学案都有二次备课的痕迹。研究教材、听课、刷题是她的每日必修课,线上学习也不例外。
“一个人的课堂”:一块白板、一只白板笔、一部手机、抑扬顿挫的声音、工整清晰的板书。盛茜老师开启了“一个人的课堂”模式,学生在听课时有了线下的感觉,离开课堂,盛老师身份迅速切换,立马开启主厨模式,可谓上得课堂,下得厨房呀。
“突击小组,线上一起学”:为了让学生提高线上学习的效率、促进身心健康,袁晶老师组织学生成立了线上学习突击小组,有答疑解惑,解题擂台赛,云运动直播,心情分享会……
“神器帮忙,教学管理两不误”:除了陪伴班级的大朋友,还有家里的小朋友,既是班主任,而且任教两个班,课堂与作业批改工作量不容小觑。不怕,她们有批改神器,装备齐全才是合格的“主播”。每日的“亲子时光”,是徐霜老师和符鹰老师最幸福的日常。
“疫情之下的小确幸”:吕俊老师家是最早被封控的,也是最早一批需要支援者的小区。吕老师的妻子一直在小区里做志愿者,在一个没有网课的下午,吕老师也加入了志愿者行列,一行五人组织了小区286户核酸检测,为常州防疫出一份力。
“早起核酸只是为了琳姐的课堂”:学生都亲切的叫王琳老师为“琳姐”,一位同学留言,为了早晨第一节数学课, 5:30起来去核酸检测,孩子们的信任和喜爱是她工作最大的动力。
虽然不能像在学校时随时交流教学心得,但数学组依旧坚持在云端“每周大集备,天天小集备”。他们利用腾讯会议、微信群,共同商议、统筹安排,明确教学进度和教学内容,以问题为导向,以学生为主体,多渠道交流,分层次督查,努力探索特殊时期的最佳教学方式。
窗外,樱花初绽,海棠怒放。杏花春雨,惠风和畅,满溢轻柔。都是含情期待:我们的三月都要过得足够好。
风光交于霁日,花期交于春光。疫情之下的线上教学,平凡之于我们老师,裁一段春色送给学生,不逊色于这人间花海。你若盛开,这春光就永远在。
(高二数学备课组)
勇者不孤,青春飞扬
“老师,网课效率好低,我想回学校上课。”这是疫情期间高二5班班主任胡梦婕老师收到的最多的学生留言。为了解决学生疫情居家期间的焦虑情绪,提升学生网课学习质量,保障学生健康发展,每天工作至少13个小时成为胡老师疫情期间的常态。作为青年党员教师,胡老师兢兢业业,任劳任怨,勇于进取,再大的困难也毫不退缩。她说:“只要学生健康成长,累点也是值得的”。
除备课和教学,作为班主任,稳定学生情绪成为了她的重点工作。为了更全面地了解学生的情绪动态,她在每天的疫情情况调查问卷中特别加了一栏“学生网课期间是否有家长陪同”,便于她能更多关注一些特殊家庭的同学,并根据实际情况和学生进行线上沟通,帮助学生调节情绪。此外,她每天会根据上课和作业情况,与相关学生家长进行沟通,了解学生在家里的学习情况、生活情况、娱乐情况,并引导家长全面关心孩子的发展,帮助学生克服疫情空间障碍,提升学习效率和生活质量。为了更好地构建和学生沟通的平台,她还开辟了不定期的作业问卷调查。由于是匿名问卷,学生可以畅所欲言,把自己的苦恼全说出来,于是就出现了开头的那一幕。身体才是革命的本钱,所以在第一周的线上课堂,就提出了“居家抗疫情,运动不打烊”的口号。她每天都会带着学生运动,以身作则,鼓励学生坚持运动,提高自身免疫力,用运动的方式来助力抗疫,用自己的方式带领班级同学共同打好抗疫这场硬仗!
工作中,虽然胡老师还是一位新手教师,但是备课、教学、批改作业、主题班会、线上家长会、体育课活动课,她每一样都在尽自己所能做到尽善尽美;私下里,她又是同学们最亲切的“姐姐”,时刻陪伴在大家身边,用她独特的方法为同学解疑答惑。
(高二5班班主任,高二英语组教师 胡梦婕)
同心而行,携手抗疫
你驻守消防营地,我坚守网课阵地,同心而行,携手抗疫。
“我不能回家了,要留守消防队,家里又要辛苦你了”。这是我校语文组吴珊珊老师在疫情爆发后收到的来自消防员家属的第一条消息。当然,对于吴老师而言,这也是他们家庭的常态。吴老师作为我校青年党员教师,一直兢兢业业,勤学好问,细心又爱生。疫情期间除了正常网上教学,为学生答疑解惑之外,还要兼顾家庭,照顾幼小的孩子。一边工作一边兼顾家庭也是她作为消防员妻子的生活常态。
考虑到网课的特殊性,为了增加课堂的吸引力,吴老师每节课前精心准备“每日分享”,有发生在我们身边的暖心抗疫故事,有当下社会时事热点问题讨论,有名人名事分享;点点滴滴或激励鼓励学生认真网课,或安慰疏导学生不良情绪,乐观面对疫情,或激发学生深度思维,拓展阅读面。除此之外,针对线上教学学生的提问和作业中出现的问题,吴老师也是耐心细心利用空余时间一一回复。点滴的分享,句句真言,声声关切,皆是她作为一名党员教师对党员先锋模范带头作用的最好践行。线上网课,她是那个幽默中又带着些许严厉的吴老师;线下作为家庭的支柱,她又是那个一个人风雨里来回给家里搬运生活物资的女汉子。愿疫情早日散去,愿春暖花又开之时,他们一家能够团聚;我们也可以再次相拥于芳晖田园。
(高二语文组教师 吴珊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