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双减”背景下,研究性学习既是高中生的一门必修课,更是培养学生探究能力、社会实践能力、科学创新能力的重要途径。经过两个多月的小组合作探究,高一年级本学年的研究性学习顺利结题。6月11日下午,经教师专家评选出来的优秀课题项目组,在炳星楼一楼报告厅面向全体高一学生汇报展示,引起同学们广泛关注。
优秀小组的研究方向涵盖面很广,既有关注常州市的环境保护、历史文化传承的,也有关心高中生的心理健康、手机使用的;既有关心社会上的养犬问题、游戏文化的,也有结合课堂所学探究物理原理的。同学们在研究中采用的方法也丰富多样,除了常规的文献研究、问卷调查之外,不少同学能利用课余时间实地探访常州的老城厢、室外景点,或者通过亲手实践验证科学道理。每一份报告都凝聚了学生参加理论研究和实践探究的汗水,每一个课题都闪现着小小科学家们的智慧火花。
展评最后,在指导学生研究性学习领域具有丰富经验的储昭奇老师,点评了同学们的研究成果。他充分肯定了同学们在选题中展现出的创新性和在研究过程中发扬的科学精神、探究精神和团队协作精神,希望同学们继续培养科学探究态度,形成科学思维方式,养成科学伦理道德,不断追求“真、善、美”的境界。
展评并不是研究性学习的终点,而是对同学们社会实践和科学创新能力的一次潜能激发。在今后的学习中,同学们将进一步加强研究,关注社会现实,在研究实际问题中提升自己的科学素养和道德修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