尊敬的各位老师、亲爱的同学们:
大家好!
今天我国旗下演讲的题目是《以勤俭节约,传中华美德》。
秋风飒爽,送给我们一个丰收的季节;稻海茫茫,让我们一起享受丰收的喜悦。明天,10月31日,是个特殊的日子——世界勤俭日。勤俭是什么?顾名思义,勤于劳作而生活俭朴。社会要进步,国家要发展,这一切都离不开消耗,但这一切,更离不开勤俭。勤俭,是中华民族的优良传统,勤俭,是一种操守,更是一种品行,一种素养,一种美德。
2023年7月12日,联合国粮食及农业组织、国际农业发展基金、联合国儿童基金会、世界卫生组织和世界粮食计划署五家联合国机构共同发布2023年《世界粮食安全和营养状况》的报告。在报告中指出,新冠疫情延宕反复,气候变化以及冲突频发,使得2022年全球饥饿人口达7.83亿人,比2019年新增1.22多亿人。数据分析,中国人在餐桌上浪费的粮食一年高达2000亿元,被倒掉的食物相当于2亿多人一年的口粮。
面对这样的数据,不禁令人触目惊心,那作为中学生的我们能做些什么呢?
我们从小就学习过“谁知盘中餐,粒粒皆辛苦”,也都知道中国的耕地养育着十四亿人口。但在学校食堂中,仍有大量的剩饭剩菜,他们都被无情地扔进了垃圾桶中,你是否想过,这是背朝烈日的农民们日日夜夜的辛勤耕耘所换来的不易成果。
“一粥一饭,当思来之不易;一丝一缕,恒念物力维艰”。伟大领袖毛泽东掷地有声的一句话:“浪费是极大的犯罪。”指引着几代人艰苦创业、自力更生。也许有人会问:我能做什么?答案很简单:从我做起,从小事做起!
勤俭节约,从我做起,就要从思想上崇尚俭朴。以勤俭节约为荣,铺张浪费为耻,抛弃“浪费点没什么”的思想。“千里之堤,溃于蚁穴”,有些看似点滴的浪费,就像“蚁穴”一样,侵蚀着坚固的根基。
勤俭节约,从我做起,就要在作风上艰苦朴质。在残酷的竞争中,我们是学习者,奋斗者,而不是享乐者,逍遥者,我们要把艰苦奋斗当成战胜困难的助推器,把勤俭节约当成战胜困难的传家宝。
“历览前贤国与家,成由勤俭败由奢”。让我们行动起来,让勤俭成为我们的习惯,让勤俭之花在田中绽放。
我的发言到此结束,谢谢大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