栏目列表
浅析“大思政”背景下高中物理情境化试题的命制
发布时间:2023-11-28   点击:   来源:原创   录入者:课题研究

浅析“大思政”背景下高中物理情境化试题的命制

冀林

(江苏省常州高级中学 江苏 常州 213000)

周颖洁

(常州市田家炳高级中学 江苏 常州 213000)

  摘要:“大思政”与物理学科课程结合是当前教育研究的热点。编制情境化试题,将试题情境与思想政治教育融合,在潜移默化中实现育人功能,是“大思政”背景下实现高中物理思政教育的有效途径。

  关键词:大思政;高中物理;情境化试题

 

1 问题的提出

2022年7月,教育部等十部门印发《全面推进“大思政课”建设的工作方案》的通知,强调“大思政”教育要强化问题意识、突出实践导向,充分调动全社会力量和资源,建设“大课堂”、搭建“大平台”、建好“大师资”,推动各类课程与思政课通力合作,教育引导学生坚定“四个自信”,成为堪当民族复兴重任的时代新人。“大思政”教育不仅仅是依靠思政老师,更要挖掘其他课程和教学方式中蕴含的思想政治教育资源,促进各类课程与思政课相互配合,打通两类课程之间的关系,使非思政课与思政课程同向同行,形成互促互进的协同效应,实现全员全程全方位育人,形成更为强大的育人合力。

高中物理学科也在不断改革教育方式,探索将思政教育融入课堂,培养学生的世界观、科学观和科学素质,例如在教学中,通过对物理学史和物理学家的介绍,使学生学习科学家的探索精神;通过对现代科技的介绍,使学生了解国家现代科学技术的发展等。课堂之外,物理学科如何进行思政教育呢?编制情境化试题是实现课外思政教育的一个有效途径。增强试题的育人功能,是当前各类考试的重要价值取向,也是考试更好地服务教育教学的重要途径。通过试题展示物理学史、人类文明、科技成果等,使学生在学习专业知识和完成题目的同时,培养家国情怀、文化自信、伟大复兴的担当,塑造正确的三观,培养科学精神,科学态度,科学审美及科学情操。

本文结合作者的教学实践,谈一谈“大思政”背景下高中物理情境化试题的命制原则、命制策略和评价方式。

 

2 “大思政”背景下高中物理情境化试题的命制原则

2.1主体性原则

“大思政”背景下高中物理情境化试题命制的最终目标是促进学生的持续学习和主动发展。学生是教育的主体,是试题的完成者和实践者。在这一原则下,教师应充分尊重学生的主体地位,要顺应学生的认知和发展,明确情境和试题都是为学生服务,要在体验和实践中促进学科核心素养,培养与熏陶学生的探究能力、实践能力、科学态度及科学情操,发展实际应用意识。

2.2渗透性原则

好的情境是富有思想深度和张力的,教师应充分挖掘各类情境资源,利用试题情境,展现丰富的思想内涵,如挖掘地方红色文化资源、校史资源、伟大建党精神、抗疫精神、科学家精神、载人航天精神、生动鲜活的实践成就、以及英雄模范的先进事迹等。将思政教育渗透到中,让材料立意隐含其间。

2.3真实性原则

真实情境不是“虚拟”情境,不是“模拟”情境,是基于真实生活和科学的情境。真实的问题情境有利于生成新问题、真问题,要解决的问题与设置的情境之间必须高度关联。设置真实的问题情境,旨在评价知识产生、提取和应用的全过程,也就是考查核心素养的过程,更易引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基于“大思政”的问题情境,要注重用“真情境”考察“真素养”,不是命题者的刻意引导或强行说教,而是将真实问题情境诉诸考生的思维,有机融入物理学科知识体系。

 

3 “大思政”背景下高中物理情境化试题的命制策略

3.1依据情境编制试题的基本要求

情境化试题维度包括材料背景、认知过程、问题解决、考察目的,要考察学生的信息检索能力、推理能力、评价和反思能力,培养学生知识应用能力,问题解决能力,将已有知识与新情境整合的能力。情境化应当基于问题和问题解决,是学科知识转化为学科素养、思想品质的重要场域。好的情境需要达到情真、境实、意远、理蕴,且四者不可分割、相辅相成。情境若过于直白,则食之无味,近于说教;若过于含蓄,则思维崎岖,近于猜谜,所以要设置隐蔽性适中的问题情境。另外,要尽量避免与学生当前阶段学习不相关的专业词汇、陌生词汇,过长的不必要信息、高密度的信息,以免造成理解障碍,削弱考查目标的实现效果,增加不必要的试题难度。 

3.2“大思政”背景下情境化试题的基本特征

试题情境与学生的生活和生产实践有着密切的联系,教师在试题中创设环境、氛围、场景等,考查学生运用相关知识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注重学生从熟悉场景到类似场景,再到陌生场景的创新迁移过程,是考查认知过程的载体。试题情境应与学生的经验和经历具有一致性。由于命题的需要,试题情境不追求时间、地点、事件、问题的完整性,而是要求通过情境实现“一核四层四翼”的评价体系。

3.3“大思政”背景下情境化试题的教育目标

情境化试题的命制应以问题为导向,关注学生个体差异和学习过程,促进学习方式和教学方式变革,培养良好的思想品德和正确的行为习惯。主动、灵活、分层的题目设计是高质量学习的关键。情境化命题不仅考查学生的外显行为、知识技能,而且考查潜在素质。好的情境中蕴含着有价值的问题,期待学生从多个视角去发现去探索。

 

4 “大思政”背景下高中物理情境化试题的评价

4.1从试题功能角度评价

试题以认知过程为主要考查目标,主要功能是检测与反馈,试题的分数反映学生的学习态度、努力程度和学习效果,因此考试是教学过程中的一个重要环节。而指向思政教育的情境化试题,保有其作为试题的功能,但其思政教育的评价方式很难量化。我们认为,“大思政”背景下,好的情境化试题应该有助于促进学生思想政治品质和学科核心素养的发展;有助于学生学习主动性的发展;命题素材具有时代特色,以核心价值为统领,坚持立德树人,注重科学性、准确性;命题思路、呈现形式灵活多样;有较好的信度和效度。

4.2从学生学习思维的角度来评价

澳大利亚学者约翰·比格斯(Biggs)教授和他的同事科利斯(Kevin F. Collis)在1982年提出SOLO分类评价理论,可以对开放性较强、主观程度高的学习任务进行评价。“大思政”背景下高中物理情境化试题可以引入SOLO评价理论对学生的学习思维进行评价。

SOLO是Structure of the Observed Learning Outcome的缩写,意思是“可观察的学习结果结构”。SOLO分类评价法是一种质性评价方法,源于皮亚杰的认知发展阶段理论,把学生的思维水平从简单到复杂、从具体到抽象分成按由低到高的次序设置了五个层次:前结构层次、单点结构层次、多点结构层次、关联结构层次和抽象拓展结构层次。SOLO分类理论的前三种思维层次属于量的积累,而后两种思维层次属于质的飞跃。

案例分析:2023年8月13日,陆地探测四号01星在西昌卫星发射中心由长征三号乙运载火箭托举升空,发射后顺利进入预定的转移轨道,是世界首颗高轨合成孔径雷达卫星,可以不受气候限制、不受光照限制,全天候、全天时地对地观测,非常适用于防灾减灾等应用场景。陆地探测四号01星作为一颗同步卫星,与地球的转动保持同步。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

A.陆地探测四号01星的发射速度大于第一宇宙速度

B.陆地探测四号01星的运行速度大于第一宇宙速度

C.陆地探测四号01星的角速度大于月亮围绕地球转动的角速度

D.陆地探测四号01星的线速度大于月亮围绕地球转动的线速度

基于SOLO分类评价法的思维结构层次:

思维层次

思维特征

思维表现

前结构层次(无结构层次)

无法从材料中提取信息点,或只能提取一个要点

对于情境较为困惑,无法将情境中的陆地探测四号01星特征与已有知识进行整合

单点结构层次

能从材料中提取信息,但思维较为局限

关注到“世界首颗”、“发射”、“同步卫星”等单点信息

多点结构层次

能从材料中提取各个信息,但无法找出信息间的关联

明确材料信息,能够区分有用信息和无关信息,但无法与选项进行结合。

关联结构层次

能提取材料信息并对材料进行分析归纳,思维清晰完整

明确材料提供的信息,分析出情境中的有用信息,与选项中信息结合,理清思路,分析出正确答案B。

抽象拓展结构层次

能够归纳问题,并上升一定的思维高度,是问题本身的意义得到拓展。

对于卫星发射和运行的特征进行总结,关注到情境中更高层次的精神价值,树立民族自豪和科技自信,获得思维提升。

SOLO分类评价法分析学生物理解题的思维特征具有局限性,无法像地理、历史、生物等学科一样,通过主观题学生答题要点判断思维层次,所以这里的评价更多是一种学生内在评价,更具有隐蔽性和主观性。

 

5 总结

    “大思政”背景下高中物理情境化试题的命制仍处于探索阶段,物理学科的思政教育功能也在不断探索中,这需要高中物理教师结合自身教学,将课程思政思想纳入到课程设计中,从而实现“大思政”育人格局,真正落实立德树人的育人目标。


附件:
    关闭窗口
    打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