栏目列表
您现在的位置是:首页>>师生风采>>田园学子>>文章内容
田园耕读:世界读书日系列活动:践文化苦旅,寻求索之路
发布时间:2024-05-30   点击:   来源:原创   录入者:徐娇


自去年4月开展“世界读书日·田园耕读”全员阅读系列活动以来,学生阅读热情高涨,校园内书香氛围浓厚。

本周,来自高一(8)班的李泽毓同学将和大家分享他的阅读体会。

他推荐的书目《文化苦旅》

有人说中国散文的天空,星光璀璨。而文化苦旅是条银河。其中每一颗星星都有深不可测的力量。

    余光中曾评价这本书的作者余秋雨道:“中国散文,在朱自清和钱钟书之后,出了余秋雨。”而文化苦旅就是余秋雨在创作生涯中,堪称浓墨重彩的一笔。他通过对国内外的文化绘制了一幅生动的画面。那一年,余秋雨正值不惑之年,高位任命的他却依然放弃了他的工作,选择踏上这一场文化苦旅。文化之旅为什么是苦的呢?余秋雨先生认为苦的是创作,苦的是人生。读完这本书后,我认为苦的不是路途上的劳累,而是人精神文化的苦,是炮火下,无知下,懦弱下,文化丢失,残缺,埋藏,暗淡无味的苦。

    余秋雨说:“总有人在路边问我:读万卷书,行万里路。二者之间关系如何?我回答:没有二者,路就是书看这本书时总是为我们文化的遭遇感到愤怒,伤心与无奈。敦煌埋藏的宝藏被洗劫一空,可你能怪王道士吗?历史下的劫难是他一个小小的道士能化解的吗?可浇筑了几代人的心血,还是因为时代而遭受难以想象的惨重粉饰,这种损失不仅是物质上的,更有蕴藏其中的中华文明其精神。《酒公墓》看得更令人心碎,时代的洪流下难以坚守自我。想以逻辑救国的张先生因为懂得了逻辑,所以退出了逻辑,才合乎那个时代的逻辑,然而这些故事只是这本书的一小部分,这本书分成四个部分,如梦起点,中国之旅,世界之旅,人生之旅,正如文中所说:“世界真正温熙的美色,都熨帖着大陆。潜伏在深谷,从《道士塔》开篇至《这里真安静》收尾。有蕴含美的宗教的莫高窟和对民族屈辱历史感叹的道士塔;“十年憔悴到秦京,谁料翻为岭外行”的柳宗元与刘侯祠;郦道元笔下的“两岸连山,略无阙处,层岩叠嶂,隐天蔽日。”的三峡;大漠黄沙中的婉约灵动的精灵——月牙湾的沙漠隐泉;不一样的历史,不一样的烟火,不一样的情怀的五城记——开封、南京、成都、兰州、广州。

    文化的路途太苦了,他在时间的尺度上缓慢行走,到某个历史方位上可能会大放异彩,也可能会蒙受阴霾,也许会迷失方向止步不前,更可能是被剜下血肉,疼痛不止。

    再小的个子也能给沙漠留下长长的身影,再小的人物也能历史吐出重重的叹息。

郭嘉任老师点评:

李泽毓同学平日里在班内成绩优秀,语文学习上热爱阅读,积极思考,能有独到的见解与思考。在这本书中,作者对文化进行了深入的思考和探讨。他认为,文化不仅仅是一种传统和习俗,更是一种精神和信仰。在面对文化的传承和发展时,我们应该注重保留和发扬文化的精髓,同时也要关注文化的创新和进步。不同国家和地区的文化都有其独特的魅力和价值,我们应该尊重和欣赏这些文化的差异性和多样性,并积极促进文化的交流和融合。通过多元文化的交流和沟通,学生可以更加深入地了解不同文化和历史背景,有助于促进学生自身素养和综合素质的提高。


附件:
    关闭窗口
    打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