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去年4月开展“世界读书日·田园耕读”全员阅读系列活动以来,学生阅读热情高涨,校园内书香氛围浓厚。
本周,来自高一(12)班的俞苏洋同学将和大家分享他的阅读体会。
他推荐的书目《瓦尔登湖》
这本书以自然、社会、个人心灵的关系为主线,描述了作者2年多的离群索居生活,从繁华都市到极度孤寂,梭罗刻意追求精神的享受和自然的治愈,最终找到心灵上的自由与新的价值观念。在《瓦尔登湖》中,他通过自己的亲身经历探究了人生的答案,并向读者深情的揭示了人与自然之间的关联,以及现代社会中我们对待生活的态度。《瓦尔登湖》提倡简朴生活,这与当时流行的消费主义观念截然不同,受到了一些个人主义者和生态保护主义者的追捧,后来也成为了反全球化和低碳生活的代表,并影响了美国社会文化的发展。
在书中,梭罗把自己的经历娓娓道来,他告别城市嘈杂的生活,来到瓦尔登湖畔的森林深处,住在一个小木屋中,度过了2年多的时间,他在这里过着简朴的生活,种植果树、锯木、盖房,甚至用潜艇划艇的方式去城镇采购必需品。在这里,他得到了真正的自由。沐浴在大自然之中,诗意的栖居,感受那无穷尽的宁静和安详,牺牲日常生活的便利而增加了精神上的独立与自由。因此,他在这本书中呼吁人们回归自然,享受最原始的生命体验。
瓦尔登湖有种神奇的魔力,能让我们立刻安静下来,走进那个隐居的世界,静静感受微风、湖水、鸟鸣,让人暂时忘掉现实世界的压力和烦恼,让我们明白我们该追求的生活,该开拓的思想,不是充满功利欲望虚情假意的,我们的人生也该是旷野而非轨道。我们应当在自然中寻求到心灵的安放之所,寻求人生的真理与生命的意义,不从众、不媚俗、不自怜自欺,尽可能从容地度过这一生。
对那些过度追求物质生活但是精神匮乏的人,他说,“灵魂所需要的必需品,没有一件需要钱去买,一个人能抛下的东西越多,他就越富有。”如果我们能够用书里的极简主义去对待生活,明白不是只有花钱才能换来理想的生活,舍弃一些无意义的、使人过度内耗的社交关系,人生或许会更加轻松自在。我们不应该去过别人想过的人生,而是应该去过自己想要的人生,去抵达那个属于我们自己的瓦尔登湖。如书中所说,“你应该成为自己探索自己内心世界的哥伦布,去开拓新的航道,不是贸易航道,而是新的思想航道。”
潘涵老师点评:
《瓦尔登湖》是美国作家梭罗独居瓦尔登湖生活的记录,描绘了他两年多时间内所见、所闻、所思。这是一本安静的书,美丽的书。更是一本让人在阅读时能忘记俗世一切烦躁事物而沉浸在其中的书。在这本书中,我们可以领悟“人可以活得很简单,很从容,不必为那些物质财富丧失了人是万物之灵的崇高地位”的道理。唯有沉静的人在沉静的时空中方可与这高尚的思想共鸣。俞苏洋同学带着一颗纯净的心,和梭罗漫步在瓦尔登湖畔,倾听大自然的声音,去探寻世间的种种美好。在简洁却不失优美的文字中,俞苏洋同学领会了梭罗水晶般的思想,寻得一处静谧,享受一份清欢。心若安暖,定能不惧岁月漫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