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学校开展“世界读书日·田园耕读”全员阅读系列活动以来,学生阅读热情高涨,校园内书香氛围浓厚。
本周,来自高二(2)班的刘诗瑶同学将和大家分享她的阅读体会。
她推荐的书目《百年孤独》
“过去都是假的,回忆是一条没有尽头的路。”
家族中的第一个人将被绑在树上,家族中的最后一个人正被蚂蚁吃掉——这是羊皮卷上早早为布恩迪亚家族写好的命运剧本。这世代相传的长卷里,一半写尽热闹,一半诉尽可悲,而一切的底色,皆是永恒的孤独与历史的轮回。
当偶然间看到叔本华所说的“要么庸俗,要么孤独”时,我突然想问问因发疯而被绑在树下的何塞•阿尔卡蒂奥•布恩迪亚:“你可曾因痴狂地追求过科学而后悔?”作为马孔多的创始人,他无疑是智慧的,热热闹闹地带着亲朋建立了这样一个逐渐繁华的小镇,最后却因与马孔多保守狭隘的精神世界格格不入,深陷于自己编织的热闹而瑰丽的梦境里,直至孤独地死去。他的一生似是波澜壮阔,却堪堪诠释了在无情的历史面前,命运的一半是闹剧,而另一半则是悲剧。
其实,孤独的又何止何塞•阿尔卡蒂奥•布恩迪亚?奥雷里亚诺上校的妻子因横祸而死去,他再无法体会到“爱”,只得不断地熔铸小金鱼;阿玛兰妲的余生于悔恨和孤独中终日缝制殓衣,缝了拆,拆了缝,直到生命的尽头;阿尔卡蒂奥四处诉说香蕉园大屠杀的真相,反被世人误解为神智不清;奥雷里亚诺•布恩迪亚潜心研究羊皮卷,后来竟无法自拔地爱上了自己的小姨;而咬着手指执着地不愿死去的雷贝卡,终究难逃葬身蚁腹,为轮回的历史落下了结尾。正如三木清所说:“孤独不是在山上而是在街上,不在一个人里面而在许多人中间。”他们每一个人,都像极了囿于孤独之笼的困兽,尽管他们的人生于爱恨中交织,看似轰轰烈烈,也难逃所谓的命中注定。繁盛了百年的布恩迪亚家族,最后毁于一旦;繁荣了百年的小镇马孔多,最后被飓风吹散。家族的盛衰,记忆的磨灭,爱恨的枷锁,落后的精神世界……一切的一切,造就了一个“百年孤独”的世界。
“有些苦痛无法言说,有些做法无可奈何。”布恩迪亚家族的悲壮,其实就是拉丁美洲被殖民时期黑暗历史的浓缩。所以马尔克斯的每一个字都宛若泣血,我想,他大抵是为拉美人民的悲戚和无能为力而悲啼。
也许,历史不带感情地演进,碾碎了个体的命运。
但我以为,那是忘记历史又耐不住寂寞的代价:马孔多的乱伦和遗忘是如此;拉美的血泪亦是如此。
而铭记历史又直面孤独的人,将让生命迸发出更多光彩,定不会困于历史的轮回,为命运所支配。
刘美足老师点评:
《百年孤独》这本世界名著,可谓名气斐然,它的出名之处,个人认为,一是在于它的惊世开篇,二是奇在它的魔幻与超然,三是把人性的孤独放在了明面。这是一个孤独的时代,一个孤独的城市,一个孤独的大家庭。在过去的百年里跌跌撞撞,从贫穷到发家,再到衰落,一切都如此重复。一个家庭近百年后只剩下孤独。马尔克斯用这本书来描述非洲丰富多彩的文化内涵。除了难以背诵英雄的名字外,这本书也是一部非常好的魔幻小说集。一步一步,一点一滴,生活中的孤独,心中的孤独都是针对孤独的。如何让孤独的生命焕发生命的光彩?马孔多的创始人做出了回答,爱制作小金鱼的奥雷里亚诺上校做出了回答,一代又一代的马孔多人做出了回答。刘诗瑶同学从这本名著中读懂了生活的真谛,更明白了人生的真谛:直面孤独,焕发生命光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