植物组织培养又称植物克隆,是跨世纪的生物技术之一。采用这一技术可使植物体的器官、组织及细胞等自植物体上分离,在人工提供的科学环境条件下进行无菌培养,重新生出具有完整功能的植物个体;此等一系列的培养技术即称之为组织培养。植物组织培养开始于20世纪初,是以植物生理学为基础发展起来的一门新技术,1902年德国著名的植物学家Haberlandt提出的“植物细胞全能性”学说:细胞是在生理、发育上具有潜在全能性的功能单位,具有生命力的植物的体细胞,即使是单独状态,如果置于适当条件下,使最小单位的生命力进行分裂和增殖,个体细胞也具有发育成一个植物体的潜在能力。组织培养技术就是基于这一学说的基础上发展起来的,以细胞的全能性理论为基础,在近百年中植物细胞和组织培养技术有了迅猛的发展。目前通过组建植物组培工厂,这一技术已广泛地用于名贵珍稀植物的工厂化快速繁殖,是一项可以带来巨额利润的高新技术产业。
通过植物组织培养课程的学习,可使同学们了解植物组织培养发展简史及在我国农业中的应用,同时让同学认识到科学技术的对生产力的推动作用,激发大家学习科学文化知识的热情。掌握植物组织培养的原理和基本操作后,同学们可通过亲自动手进行植物组培苗的培养,并用克隆出的的幼苗来美化我们的生活环境,从而培养广大同学热爱自然、热爱绿色的环保意识和保护地球大家园的责任意识。教学过程中采用理论与实践相结合且以以实践为主培养同学们的动手操作能力,加深同学们对细胞、器官、植物激素等相关生物教学知识点的理解,同时通过实践让同学们认识学习知识的重要意义及与动手操作的相互关系。
植物组织培养课程内容主要由以下几部分组成:一、植物组织培养的应用及前景;二、植物组织培养的原理;三、植物组织培养的基本操作;四、植物组织培养的菌操作;植物组培苗的驯化与栽培。为提高同学们学习兴趣,本课程教学过程中采用把知识学习、动手操作、能力相结合,通过设置实际场景培养同学们的探究意识,以提高同学们解决问题的能力。通过现场观察和演示进行现场互动教学;在拓展型课程中,通过同学到讲台上来的自我介绍和与其他同学的交流,也可以培养其组织、表达、应变等综合能力;通过让学生亲自参与试验,让学生初步掌握简单科学试验的方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