编号:
常州市田家炳高级中学
教育科研小课题研究申报表
课题名称:黑箱法建模在高中生物新授课中的研究
课题负责人: 董妤
申报教研组: 生物
常州市田家炳高级中学教师发展处
二O一六年九月
一、课题名称及主要参加者的基本情况
课题名称 | 黑箱法建模在高中生物新授课中的研究 | ||||
研究起止日期 | 2016年9月至2017年7月 | ||||
所在教研组 | 生物 | 申报时间 | 2016年9月 | ||
课题负责人 | 董妤 | 职 称 | 中学一级 | 任教学科 | 生物 |
课题组成员 | 徐业义 | 中学高级 | 生物 | ||
徐力 | 中学高级 | 生物 | |||
徐红梅 | 中学一级 | 生物 | |||
蒋纯 | 中学一级 | 生物 | |||
崔荣荣 | 中学一级 | 生物 | |||
二、课题设计论证
课题研究的背景、目的及意义 | 黑箱法:控制论创始人维纳在《模型在科学中的作用》中指出“所有科学问题都是作为‵闭盒(Closed box)′问题开始的,若干可供选择的结构被密闭在‵闭盒′中,研究它的唯一途径是利用闭盒的输入和输出”。这里的“闭盒”即为黑箱。黑箱即不知的区域或系统,人们把全知的系统和区域称为“白箱”,介于黑箱和白箱之间或部分可察黑箱称为“灰箱”。 我们只能在不直接影响原有客体黑箱内部结构、 要素和机制的前提下通过观察黑箱中“输入”、“输出”的变量,得出关于黑箱内部情况的推理,寻找、发现其内部规律,实现对黑箱的控制。这种研究方法叫做黑箱法,黑箱方法是信息分析方法和模型方法相结合产生的一种方法。 黑箱法建模:本课题研究中涉及的中学阶段的许多生物模型,学生在学习之前并不了解其内部结构或机制,因此可以将之视为“黑箱”,在教学中教师引导学生在分析相应的控制条件和结果的基础上,探究构建合理的生物学模型,形成严谨的思维方式。利用黑想法建模不仅能激发学生学习的浓厚兴趣,培养学生分析、解决问题的能力,而且对于落实课程标准倡导的“提高每个高中学生的生物科学素养”的理念有着明显的独特作用。利用黑箱法建立模型,还能为学生提供感知和体验科学方法的平台,有效促进学生对生物学模型的认知,是学生学习科学概念、完善认知结构的有效途径。 在高中生物教学领域,黑箱法建模的应用具有承前启后的重要作用,不论是从理论层面还是实践教学过程层面,在高中生物教学中使用黑箱法建模都有不容忽视的意义。 建构主义认为学生是信息加工的主体,是意义的主动建构者,而不是外界刺激的被动接受者和被灌输的对象。教师是学生意义建构的帮助者、促进者,而不是知识的传授者与灌输者。新课程所倡导的学习方式是自主、合作、探究。利用黑箱建模是建构主义学习理论在教学中的应用途径之一,它给了学生主动构建知识的机会,实现了学习中的自主、合作、探究。 课程改革已经推行了不少年,但是高中课堂的变化仍然较小,注重知识传授的倾向广泛存在,学生很难形成积极主动地学习态度;而且目前过于强调接受学习,死记硬背,机械训练的现状变化不大,而倡导学生主动参与,乐于探究,勤于动手,培养学生搜集处理信息的能力,获取新知识的能力、分析解决问题的能力以及交流与合作的能力的培养上举步维艰。因此运用黑箱法建模可以引导学生进行分析和探究,不仅有助于发挥学生学习的主动性,使他们积极参与到知识的建构过程中,同时也有利于学生加深对生物学知识和原理的理解和认识,对培养其逻辑思维能力与问题分析能力具有十分积极的影响。高中生物旨在培养学生的生物科学素养,促进学生科学思维水平的发展也是教学的重要任务。 真正的感悟均来源于实践,学生在认真研究模型制作的过程中,不断遭遇困难,不断反思,不断改进,产生对科学方法的深层次的体会,对知识的高层次的把握,也有效提升了自身的知识发展。 黑箱法建模在实施过程中有很大的灵活性,可以根据实际的需要开展。如针对高中生物不少试题分析,我们可以把问题转化为一个黑箱,根据题干中的输入信息,和所给出的输出信息反复比对,建立起黑箱内部结构或功能的模型,从而化解问题。实际教学中更是可以灵活利用课本教材形成黑箱素材,培养学生的思维能力,揭示生命系统的组成和结构、功能。 这方面的研究对于教师来说也是个挑战,中小学老师都还没有进行过该方面研究的。通过研究教师可以积累一批对于指导探究性教学很有意义的案例,如密码子中碱基数目的推断过程的研究、细胞成份与结果的研究过程、DNA复制过程的研究、DNA结构的研究、植物光合作用过程的研究、胃的消化过程的研究等。通过归纳,我们发现,构建黑箱进行探究性教学,可以从科学史教学、联系生活、实验设计、学生实验等方面进行。
|
课题研究的内容 (拟解决的主要问题) | 1. 研究有关建构主义学习理论、黑箱方法理论、模型建构的文献,学习相关优秀成果,加深对黑箱法建模在探究性学习中作用的全方位认识。 2.通过对相关文献的广泛收集与整理,系统地梳理出黑箱法建模在高中生物探究性学习中应用的已有成果。 3.通过调查法、访谈法了解高中生物课堂教学中制作、使用模型的现状。包括教师对黑箱法建模的认识、对建模在探究性学习中应用的理解,并分析原因。 4.黑箱法建模在高中生物探究性学习中应用的价值研究。从该方法的作用机理出发,力图揭示出它在学生进行探究性学习过程中发挥促进作用的条件,以及相关的限制作用发挥的影响性因素。 5.对高中生物三本必修本内容分析再结合课堂教学实践寻找出高中生物学科中的大量“黑箱”,通过学生在探究性学习中的建模活动,作归纳总结和理性思考,进而形成一套可推广的课程资源。 6.黑箱法建模在高中生物探究性学习中应用的策略研究,解决在学生自主探究活动中何时用,怎么用,时间控制等具体问题。 7.黑箱法建模在高中生物探究性学习中应用的评价研究。探索出一套切实可行的评价机制,判断黑箱法建模在探究性学习中是否有促进作用,是否合理,如何依据评价的结果来调整教学行为等。
|
三、课题研究步骤、进程
序号 | 研究步骤(起止时间) | 进 程 | 承 担 人 |
1 | 2016年9月-2016年10月 | ①关于黑箱建模的学习研究 ②关于黑箱建模案例的好的改进方案的收集与研究 | 董妤 |
2 | 2016年11月-2017年4月 | 高中生物黑箱建模的个案研究 | 全组教师每人分配一个案例研究 |
3 | 2017年5月-2017年7月 | ①总结优秀的个案设计,整理成文投稿生物专业期刊 ②整理归纳为后续部分习题教学提供指导建议 | 所有成员 |
四、审核意见
教师发展处审核意见 |
负责人签名: 2016 年 9 月 10 日 |
学校审核意见 |
负责人签名: 2016 年 9 月 10 日 |
说明:
1.申报的小课题切入口要小,要立足教育教学实际,贴近学科教学,研究教育教学中的真问题,要有实效性和创新性;课题名称表述要准确、规范、简洁、科学;研究周期一般为1学年。
2、小课题以个人独立研究为主,也可合作研究,最多不超过8人,原则上一人只能参与一项课题的研究。
3、小课题由教师发展处审核,经学校批准后才能立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