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学校开展“世界读书日·田园耕读”全员阅读系列活动以来,学生阅读热情高涨,校园内书香氛围浓厚。
本周,来自高二(11)班的黄梓舒同学将和大家分享她的阅读体会。
她推荐的书目:《活着》
《活着》这部作品,对我来说,不仅仅是一次阅读的经历,更是一次心灵的洗礼。余华以其独特的叙事技巧,将主人公福贵一生的坎坷与悲欢细腻地呈现在读者眼前。这不只是一个简单的故事,而是一幅幅栩栩如生的人生画卷,每一笔每一划都充满了深沉的情感和人性的探索。在阅读的过程中,我仿佛随着福贵的脚步,经历了他一生的苦与乐、悲与欢,感受到了人生的真实面貌。书中的每一个情节,每一个转折,都让我深深地沉浸其中,久久不能自拔。
这本书,更像是在讲述一种坚切与爱的力量。福贵的一生,虽然充满了苦难和挑战,
但他始终没有放弃对生活的希望和对亲人的爱。在失去儿子、妻子和女儿之后,他依然坚强地活着,照顾着瘫痪的老人。他的这种坚强和爱,让我感动不己。在他身上,我看到了人性中最美好的部分。无论生活多么艰难,爱和希望始终存在。即使是在最绝望的时刻,福贵也没有选择放弃,而是选择了坚持,这种坚持是对生活的热爱,是对亲情的执着,更是对自己承诺的坚守。
在成长的过程中,每个人都会遇到痛苦和挫折,而 《活着》就是这样一个让人深刻感受到生活艰辛与成长痛苦的故事。书中的每一个情节,都在提醒我们:生活不会一帆风顺,我们都必须学会在逆境中寻找生命的意义,学会在挫败中寻找前进的动力。福贵的故事,仿佛就是我们每个人在生活中的缩影,他的经历告诉我们,即使在最黑暗的时刻,也不能放弃希望。这种对生活的态度,让我深受触动,也让我开始反思自己的生活态度和价值观。
余华的笔触细腻而深刻,他不仅仅在讲述一个普通农民的故事,更是在探讨人性的复杂性和生命的脆弱性。福贵的故事就像是一面镜子,映射出每个人内心深处的恐惧和渴望。通过这个故事,我开始思考人生的真正意义。它不在于你拥有什么,而在于你如何面对生活的挑战和困境。
爱,作为《活着》中的核心主题,贯穿于整部作品。福贵对家人的爱,是他在苦难中坚持下去的动力。无论是在家庭生活中的相互扶持,还是在生活的艰难中的相互依靠,这种爱都是深刻而真挚的。通过福贵的故事,我更加深刻地理解了爱的力量。它不仅是一种情感的表达,更是一种生活的态度。在这个故事中,爱是一种责任,是一种对生活的承诺,是一种对未来的希望。
最后,《活着》让我意识到,人生的意义在于“活着”本身。生命中每一次的起伏、每
一个瞬间的选择,都构成了我们独特的人生经历。无论是喜悦还是悲伤,都是生命中不可或缺的一部分。这本书不仅是福贵的故事.也是每个人如何面对生活、珍惜生命的故事。在这个纷繁复杂的世界中,我们每个人都在用自己的方式“活着”。这种活着不仅仅是生理上的存在,更是心灵上的坚持和精神上的追求。
语文老师郭嘉任点评:
《活着》是余华的一部力作,它以朴实无华的语言,深刻描绘了主人公福贵跌宕起伏的一生,以及在中国社会巨大变迁中,普通民众的生存状态。它是一部感人至深的作品,能让人深刻体会到生命的坚韧与无奈、家庭与亲情的力量、时代的烙印与个人的命运以及对生命的敬畏与尊重。生命是宝贵的,每个活着的人都应珍惜自己和他人的生命!活着,因为世间还有很多值得我们去珍惜的感情!黄梓舒同学对这本书的见解,体现出扎实的基本功与对读书写作的热爱。希望她能把这份热爱播种下去,收获更大的成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