栏目列表
您现在的位置是:首页>>文化德育>>德育活动>>文章内容
与墨香结缘
发布时间:2024-11-27   点击:   来源:原创   录入者:叶予轻

  书法教育是传承中华民族优秀文化、培养爱国情怀的重要途径,是提高学生汉字书写能力、培养审美情趣、陶冶情操、提高文化修养、促进全面发展的重要举措。一直以来,我校高度重视书法教育,并取得了优异的成绩,一些同学在全国、省、市级书法大赛中获奖,其中纪开晨和王嘉铭同学是比较突出的两位。

  纪开晨同学书法作品入选江苏省第八届中小学生艺术展演活动现场展示,并荣获省二等奖。中小学生艺术展演活动每三年举办一届,是江苏省教育系统规格最高、规模最大、影响最广的学生美育展示平台。书法类中学甲组共评出特等奖5个,一等奖11个,二等奖20个。

  在高中学习阶段纪开晨同学还获得过2023年常州市学校学生艺术展演绘画、书法、摄影比赛一等奖,2024年常州市学校学生艺术展演绘画、书法、摄影比赛特等奖,常州市青少年书法现场展示活动一等奖,首届全国“田家炳杯”校园经典诵写大赛“绣笔雕墨”汉字书写大赛优秀奖,江苏省“七彩语文杯”书法作品一等奖。

图片1.png

  静心习字书写成长

  ——纪开晨学习书法点滴

  小学的时候得到书法老师的启蒙,与墨香结缘,一直坚持到现在,享受着毛笔字给我带来的乐趣和内心的宁静。写字是一种态度,从字中能够看到自己的学习状态;写字是一种思维,学会从局部到整体,由点到面的思考问题,解决问题;写字是一种品质,甘于平淡,养成独处的品质;写字是一种精神,没有捷径可循,需要自己坚持不懈。通过书法的学习,转变我的思维方式,改变我的学习态度,提高我的学习能力,促进我的学习进步。在学习书法的过程,也收获点点成绩,体验到成功的快乐,增强了学习的自信心。


  王嘉铭同学在首届全国“田家炳杯”校园经典诵写讲大赛决赛中喜获全国一等奖。此次大赛含“华文今诵”经典诵读、“绣笔雕墨”汉字书写和“鉴古析新”诗词讲解三个分赛项。大赛自今年4月启动以来,全国共有87所中小学校及陕西师范大学大学部共9086名学生组成的6667支队伍参加线上复赛,覆盖21个省(自治区、直辖市)。大赛“绣笔雕墨”汉字书写赛项中学组共评出特等奖1个,一等奖3个,二等奖6个。

图片2.png

  “书”山有路勤为径

  ——王嘉铭书法学习体会

  我叫王嘉铭,现就读于常州市田家炳高级中学,是一名高二学生,现在在父母支持下已决定走书法高考的道路。我从很小起就接触了书法,第一本碑帖是幼儿园大班时的《张迁碑》,也就是那时候开始,我就喜欢上了书法。刚开始写着只是因为写字本身的乐趣,纯粹兴趣使然,对书法的依恋也没有到后来的深度,至于立志为其奋斗终生,那或许是初中之后的事了。

  我是从隶书学起,先学《张迁》、《曹全》、过渡到早期楷书的《金刚经》、然后学颜《勤礼碑》、虞世南《孔庙碑》、智永《真书千字文》、褚《阴符经》、《雁塔》,再学行书,《集王羲之圣教序》、米芾《蜀素帖》、《苕溪诗帖》也有所涉猎。草书初学二王尺牍,诸如《丧乱帖》、《姨母帖》等。进了高中,一日翻书忽见皇象《急就章》,顿觉眼前一亮。此种与今草有很大不同的草书,独字成章,随心所欲不逾矩,使我第一眼便爱上了。之后便学了皇象《急就章》、《文武帖》之流的早期章草,并尝试临摹、创作。而后我继续研读陆机《平复帖》一类的章草作品,感觉又与皇象有大不同,更为自然质朴的气息流转字里行间,尤为记忆深刻的是《平复帖》里的一“病”字,结体自然有趣,甚至可以说颇有童心,便也尝试习之,日久也有几分领悟。目前我对魏碑,北碑,摩崖造像一类钻研极少,又日日听得郑文公“真书第一”的美誉,《瘗鹤铭》“大字结密而无间”的苏轼评价,不觉心痒难耐,故而定下决心,不日便前往攀登其峰,势要在其高山上建起自己的一座茅屋。

  奖状虽不是我学书的根本或直接动力,但也起到了莫大的鼓励作用。我自初中斩获自己的首个奖项,是全国青少年墨彩杯的软硬笔双一等奖,而后在纪念辛亥革命全国青少年书法大赛中获得软硬笔双一等奖。第一个省级的一等奖反倒是在高中了,我高一时获得了江苏省七彩语文杯书法比赛一等奖。那次比赛我刚开始自己钻研章草,便颇有些“自大”的直接上手创了一副章草作品《永遇乐·京口北固亭怀古》。而后,经过莫老师和自己的修修改改,最后终稿交掉,自己都感觉有些魔幻,更没想到自己任性使然而写的一副作品竟获得了评委的青睐,进了决赛,而后现场重写此作品,竟是拿了个一等奖,这着实是令我大大吃惊了一番,而后哂笑一二,便也更加坚定了学习章草这条路。再之后,前不久的高一暑假,我凭借一副章草作品《登岳阳楼》获得了全国田家炳杯书法大赛一等奖,也是这么长时间努力的最新果实了。

  我的书法学习之路,有两位老师给了我极大的帮助。一位是常老师,一位是莫老师。常老师是我的书法启蒙老师,我在常老师家学书法至少也有十年光景了,他软笔硬笔兼教,其字已神莹内敛我偶得其中一二便需咀嚼琢磨半天了。莫老师是高一时我的美术老师。莫老师从美学角度解读书法章法、落款、印章位置等对我有很大的启发。在莫老师的指导下,我的章法逐渐脱离死板的“条格式”,有了主观意识下的起伏变化,高低辗转,而不像以前无意义的乱写一通,靠功力与笔力强行挽回章法上的瑕疵。

  “‘书’山有路勤为径”,愿我在接下来的书法学习之路上“行且益坚,不坠青云之志”,追逐远方的理想。

附件:
    关闭窗口
    打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