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学校举办的 以“科技点燃梦想,创新引领未来”为主题的2024学年科技节中,物理教研组积极开展学生活动,在高一年级举办了学生实验创新大赛。本次比赛旨在激发学生对物理学科的探究热情,培养学生的创新思维和实践能力,为田高中学子搭建一个展示才华、交流思想的平台。
高一年级的同学们踊跃报名,积极参与,集思广益,上交了大量优秀作品。经过评委们认真评审,高一(2)班的马承昊同学、高一(5)班的曹文欣小组、高一(16)班的刘翔小组的作品获得一等奖。
作品名称 | 姓名 | 班级 | 奖项 |
探究多普勒效应的现象 | 马承昊 | 高一 2 班 | 一 |
研究自由落体运动的加速度 | 曹文欣、龚皓灿、桂天峻 | 高一5班 | 一 |
测定擦黑板方式对师生粉笔尘吸入量的影响 | 刘翔、赵珂、钱贻 | 高一16 班 | 一 |
平抛运动物体在水平方向运动规律 | 陈芃辉、朱林锐、丰天祥 | 高一5班 | 二 |
自制电磁炮探究电磁感应与动量守恒的综合应用 | 恽鑫雨 | 高一10班 | 二 |
气象瓶 | 吴沛泽 | 高一7班 | 二 |
探究不同形状及颜色的瓶子灯对光的折射效果强弱 | 贾晗震、马志远 | 高一4 班 | 二 |
探究弹力与弹簧伸长量的关系 | 卢家雯 | 高一6班 | 三 |
探究楞次定律生活中的现象 | 莫鑫 | 高一10班 | 三 |
探究液体热胀冷缩与气体热胀冷缩的对比 | 仲可元、刘思言、施可欣 | 高一4 班 | 三 |
迷幻万花筒 | 胡珂欣、路诗林、陈雅馨 | 高一6班 | 三 |
用吸管和饮料瓶制作简易饮水机 | 唐嘉艺、胡怡、黄熙圆 | 高一5班 | 三 |
利用强磁体和超低温导体探究牛顿第二定律 | 朱卓晔、邵思庆 | 高一11 班 | 三 |
生活中的磁悬浮 | 许悠然、郭荣丽、赵欣阅 | 高一6班 | 三 |
这次活动进一步提升了学生对物理实验的兴趣,通过动手实验,在做中学,将学过的知识与生活实际相结合,进一步加深了对于这些知识点的理解与运用,提升了物理思维能力、团结协作能力和创新能力。
参赛心得体会
我们小组积极主动报名参加了这次物理实验竞赛,并将目光锁定在我们已经学习过的“自由落体”课题上。从最初的构思到实验拍摄,再到最终呈现的作品,每一个环节我们都精益求精,明确分工,紧密合作。我们将书本中常见的实验模型进行了创新,采用乒乓球替代传统的实验模型,通过塞入硬币的方式调整物体的重量。同时,运用摄像机的逐帧拍摄技术,让物体下落过程更加清晰可见。这次实验的创新不仅增强了我们的动手能力,也使我们对物理更加充满兴趣。
——高一(5)班 曹文欣
本次我们小组完成的实验是《测试擦黑板方式对师生粉笔尘吸入量的影响》。
我们的灵感来自校园生活中,我们每天能看到刚擦完黑板后的同学的袖口会有许多粉笔尘残留;老师们上课时为了节省时间用手擦错字后的手;拍黑板擦的同学周围的白烟。于是我们想到了去利用这次物理实验来测一测粉笔尘对我们的影响,并实践证明出哪种方式最能够大大减小其影响。
物理实验中通过亲手操作,我能够看到想法在现实中的体现,这种体验是书本上无法获得的。我学会了如何仔细观察现象,记录数据,并分析结果。这个过程锻炼了我的观察力和分析能力,让我变得更加细心和耐心。很多物理实验需要团队合作完成。在这个过程中,我学会了如何与他人沟通和协作,这对于未来的学习和工作都是非常宝贵的。既提升了我们的动手能力,又增进了我们彼此间的友谊与默契,同时能为了大家的身体健康做出一份保障,我们也感到十分的荣幸。此次实验为我们崭新的高中生活增添了趣味性,让我们真切而直观地感受到了实验其本身的作用——“实践出真知”。
——高一(16)班 赵柯
汽车经过身边时,站在路边的我们听到的鸣笛的音调会产生变化,这就是多普勒效应。为了研究这种规律,我设计了本次实验。实验中,通过仪器的制作、步骤的设计以及误差的分析,我深刻感受到理论知识固然重要,但只有通过实际操作才能真正掌握这些知识。以后我会更加努力学习物理知识,希望能有更多的机会设计出更加精彩的实验。
——高一(2)班 马承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