尊敬的各位老师、同学们:
大家早上好!今天我在国旗下讲话的题目是《铭记英雄史诗,续写时代华章》。
每年的10月25日,是抗美援朝纪念日。75 年前,一群最可爱的人跨过鸭绿江,用热血与生命捍卫了国家主权,谱写了 “保家卫国、气壮山河” 的英雄史诗;今天,我们回望那段峥嵘岁月,不仅是为了缅怀先烈,更是为了从历史中汲取力量,让英雄精神在青春的土壤里生根发芽。
还记得吗?1950 年寒冬,志愿军战士穿着单衣踏过冰封的江面,在长津湖的雪地里化作 “冰雕”,却始终保持着冲锋的姿态;黄继光用胸膛堵住敌人的枪眼,邱少云在烈火中严守纪律,他们用年轻的生命诠释了 “什么是家国大义”。75 年过去,硝烟早已散尽,但这些英雄的名字,早已刻进了中华民族的精神丰碑 —— 他们教会我们:哪有什么岁月静好,不过是有人曾为我们负重前行;哪有什么天生强大,不过是有人愿为信仰拼尽全力。
作为田家炳先生创办精神的传承者,我们更该读懂这份 “牺牲与担当” 的重量。田家炳先生一生节俭,却将全部家产捐建多所学校,他说 “中国的希望在教育,教育的希望在青年”。这份 “以己之力报家国” 的情怀,与志愿军战士 “舍生忘死护家国” 的精神,本质上是同一种信仰 —— 那就是对祖国的赤诚,对民族的责任。同学们,当我们在课堂上汲取知识时,当我们在操场奔跑时,当我们在田家炳先生的铜像前驻足时,不妨问问自己:我们该如何接过这份 “精神接力棒”?
或许有人会说,和平年代不需要我们上战场。但请记住,英雄精神从不是只有 “轰轰烈烈” 一种模样。在书桌前攻克一道难题,是对 “精益求精” 的传承;在校园里帮助同学,是对 “团结互助” 的践行;在生活中节约每一度电、每一粒粮,是对 “艰苦奋斗” 的延续;当国家需要时,敢于挺身而出、担当责任,更是对 “家国大义” 的坚守。
同学们,让我们从今天起,把英雄的故事装进心里,把家国的责任扛在肩上,成长为有理想、有本领、有担当的青年 —— 让五星红旗下的誓言,化作未来报国的行动;让抗美援朝的精神,成为我们永远的精神灯塔!
我的演讲到此结束,谢谢大家!